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雪】冬之雪(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雪】冬之雪(征文·散文)


作者:大荒行吟 布衣,37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76发表时间:2017-12-28 09:26:49

【流年·雪】冬之雪(征文·散文) 雪是冬季标志性的物候、气候和天候。没有下雪的冬天,总感觉还在秋天,虽然已经过了立冬,天气也已经很冷。下雪了,那重要的第一场雪,天气并不十分寒冷,但人们立马就意识到:冬天到了。
   冬天的第一场雪,常常是被盼来的。这和深秋的状况有关,深秋越燥人们盼雪的心情越重越急迫。
   深秋是令人懊恼的时节:初秋的姹紫嫣红,中秋的金黄火红,到了这个时候,都被凌厉的秋风毀了颜色和姿色。秋风那么不招人待见的把树的叶子吹光,只剩灰暗的枝条光秃秃的,扎撒的手一样伸向天空;把草吹枯伏地,叶叶皆为土灰。整个花草树木,春天最有生机的,秋来最有颜色的,如今一律都成了土灰色,蔫头蔫脑,气息奄奄。秋风更人来疯似的,把秋燥的浮土扬起来,扬到一切东西上面,让一切都蒙了尘,扬到路人的脸上身上,让一个个路人灰头土脸,不小心嘴里也进了灰尘,让人遮挡不及,咒骂在心。环境变得天灰地灰,搅得人眼灰心灰。于是人们最盼望的就是来场雪,阻一阻风疯,压压灰尘,换一换颜色,清一清世界,慰一慰情怀,提一提心绪。
   就在这时候,雪来了,而且不是三片两片的应付,而是纷纷扬扬不大不小地一阵子。这个雪就像活泼清恬的小姑娘,一个微笑,一个举手投足,一个水袖长抛的转身,就把眼前的灰蒙陈旧变成了清朗清新。从眼前到心底,让人感到好舒服。这清泠润泽滋养了人们湍飞的心意,于是,情气勃发。
   总之,初雪一来,世界人心都变样了。这薄薄的、精干清爽的一层有千军万马之力,扭转乾坤。
   初雪之后冬天正式开始了,随后最好再有几场好雪,这个冬天才越发清爽宜心,于人于农业。
   雪是冬天的标志特品,在北方人们很接受它,并很会欣赏它,为冬令的生活平添情趣。
   美丽的雪花是从天女的花篮中被一把一把抛撒出来的,带着清爽,带着清香。这香不是一般香气可比的,这是大自然的天香。雪花在空中小心奕奕、不急不徐又疏密有致的飘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保证着完整美丽的体态和清泠的神色。看雪飘是很惬意的事,在不同量度的雪飘中,于轻舞狂奔、翻卷横扫之时,体会轻的含义,柔的姿态,猛的强劲。小雪稀薄而疏影,酥酥碎碎,如霰如沙,甚至似无还有。这时对雪的感受不明显,而空气的清新是极为明显的,感觉雪前的低霾浊雾被滤去了,清除了,氧气增加了。
   小雪轻盈,大雪如泼。大雪的样子,让人一下子就用上了纷纷扬扬这个词,真个纷纷扬扬扑脸扑怀,在大雪中行走,一会儿就落了满满的一身,落便落了,爽爽的,一点儿都不拘泥。在大雪如幕如瀑,似帐似雾时在路上慢慢地走,欣赏眼前的特景:在雪花的飘漫中一切都处在半被切割、遮避之中,一栋栋楼等建筑、宽敞的街道、马路上的车辆、人行道上的树木和树下的行人,都成似清非清的模样,是朦胧,却是有别于雾气中的朦胧。而雪特大特密时,会感觉雪花成串有序的飘落,高抬头紧盯着这向下移动的雪瀑,一错眼会出现雪花没动我在上升的错觉。如站在桥上看桥下流水,看呆了,就会有流水没动桥在逆流而上的感觉一样。
   在大雪中遐想,那心情说多浪漫有多浪漫,尤其触景激灵,顿时有几句诗涌上心头,平添些些兴奋。
   赏雪是很有益健康的活动。首先,雪后没有了雾霾颗粒,连普通灰尘都被镇压下去了,空气极为清新,吸一口,就像将一支扫把送到肺里,进行一次大扫除,觉得全肺都轻松舒畅。天澄地澄,眼睛也格外明亮。踏着雪,听妙漫的轻微的酥酥声,脚印也一尘不染。而这时,环境却是清静的,这清静让人身心一下子就松驰下来,松得不留一点注意,驰得不留一点张力,是一种不需要意识的舒展。
   雪后赏雪,是北方冬季美游内容之一。雪可以宏赏也可以微赏。
   宏观赏雪,放开视野,一山一野一城一村的大欣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一场大雪后的树木、山野、城镇全罩在洁白之中,成晶色玉境。楼房都成了琼楼玉宇,树也都成了玉树琼花,山原也驰蜡象舞银蛇了。将红妆改为素裹只是其中的一个特色,而最大的一个特色是一个莽字,高远广阔雄浑。雪,尤其是大雪,从天上落下来,落到一切物体上,覆盖了厚厚松松的一层,这一覆盖弥平了许多细节,一切都改变了模样,把纤巧变成粗拙,把精薄变成浑厚,雪后的一切都那么厚厚实实、圆圆浑浑、静静默默、起起伏伏,大一统的白色,粗旷而大气。让人也跟着心怀为之宽广,身心为之清畅。冬季是四季中不可或缺的大气和凛冽,雪增冬静,雪增冬寒,雪使冬的气质更加明显,只有这样的凛冽和宁静,能让人从里到外的清醒,让人提升对苦难的理解和承受。在四季分明而冬季尤长尤酷的东北人,都有如这雪一样的性格,大气粗旷豪爽,因此诚实厚道。这不是文学的概括,是事实的总结。连带产生文化现象,如西北的花儿、秦腔一样,东北的大秧歌越在冬季越是浪越是欢。
   我也喜欢雪后、特别是大雪花落后微赏雪花。在路边,在林中,细细寻找观察那些精制的雪朵。我在路边绿篱的丁香枯叶上看雪花,丁香的叶片较大,捧得住好几片雪花,而且多数都很完整完美。城市的公园大多都是微型的,林地都不大,这时候正好做微游看雪花。一朵朵地看下去,它们的姿态让你满足好奇心。在枝杈间堆雪的地方,请仔细观看,那一堆新落的蓬松的雪堆,雪花因为没有经过太多太大的拥撞挤压,尽最大可能的保持着独立形态,一层层平落着的,边缘都角花分明。有趣的是,有时会发现有立插着立在雪堆最上层,或有几朵迭罗汉一般举着一朵,而这一朵常常是绝对完美无缺的。
   小树林是一片花楸或者什么结小红果的树种,在这里看落在小红果上的雪,小果红亮亮的,雪白莹莹的,雪抱着果,果顶着雪,立马会幻想出雪中红梅开的画面。这如何不是北方无梅花地区一个红花开雪的景致。而且因为天气的原因,可以欣赏一冬。
   雪花是六角形的小冰凌,这好像在小学时就知道了的知识,但是,要亲眼看一下真实的雪花,量一下它的大小,并不在课本里。几十年的北国生活足让人有看雪知雪的经验。一场雪与一场雪的雪花大小不一样,一场雪中雪花的大小也不一样。有时雪花很小如霰乱喷,有时大片如絮张扬,而且,每年下雪量虽然较多,飘大雪花的时候并不多,我曾很用心的观察一年几场甚至十几场雪,飘大雪花的却只有二三场。飘大雪花的时候,雪片很大,落的很慢,而足可欣赏雪花的条件也较苛刻,风要小,让雪花尽量无外来干扰地靠自身的重量从容下落,才能更大限度的完整地落到地面的承体上。而有风且大的时候,雪花就呈飞扬之势,被风推推搡搡、相互跌跌撞撞,就被碰得残缺不全了。
   燕山雪花大如席,这名句美却是极夸张的,真实的肉眼能看得见的更是极美的。那晶莹剔透的正六边形,规规矩矩的,没有哪一边长点,哪一边宽点,从中心划向各角的直线上的分枝羽叉都是一个模样。但两朵雪花却没有是一样的,这朵或显凌瘦那朵或显短胖,花纹也极不一样。一样的是都非常精致漂亮。世上总有很认真的人,著名的文人梁实秋就作过探讨,他说,真实的雪花最大直径也就二三寸大小。三寸,十公分的直径,那还小么?特大吧,我没见过啊!
   雪是诗人的咏物,写雪的诗,常常不像写秋的诗那么愁肠百结,而是豪情万丈的,即使是愁苦也是悲壮的。“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坐对韦编灯动影,高歌半夜雪压庐”多么浩瀚。雪也是俗人的爱物,小孩子们的玩具。雪还没下寸把厚,屋门就关不住了,在雪地里打雪仗是八、九、十几岁男孩子们最爱,再小一点的孩子就在雪地上踩脚印,一条条如拖拉机履带样的小脚印绕了一圈又一圈。玩得疯了,直到大人干预。而雪对日子的贡献是,当年农村家家大院子都有一个大雪堆,那是天然的冰箱,藏着过年的吃食,保鲜的效果极佳。这在电影《过年》中准确地显示了。田野的雪是明春的墒,很宝贵。城里的雪也不都是废物,街道上的影响交通要扫除,在街道两旁,市区景区制造雪景,这雪还不够用的,还要人工造雪。冰雕雪塑的人物、风景、楼台,故事本就很精彩,再到晚上彩灯炫闪,那就是一个吸引游人的梦幻的世界。雪乡,冰雪大世界。惹得南方人来东北看奇景,让东北人更生故乡情。因此,冰天雪地,赏心悦目。

共 32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盼雪,初雪,雪后,咏雪,是与雪相关的冬天节拍,不可逆转,但可轮回。雪在作者的笔下,飘入我们的时空,我们仿佛亦同行赏雪。 雪,在每一个人的眼中,会有不一样的姿态。即便都是同样的六角形的小冰凌,仍会演绎出不一样的味道、衍生出不同的故事。 作者书写雪,从很多角度入手,呈现雪的千姿百态。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平淡是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7-12-28 09:28:53
  感谢老师支持流年征文,祝福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大荒行吟        2018-01-04 12:53:21
  谢谢编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