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有奖金”征文】最冷的夏天(小说)

精品 【荷塘“有奖金”征文】最冷的夏天(小说)


作者:文君闲 秀才,1159.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26发表时间:2017-12-29 13:54:49
摘要:等到李芳心情平复些了后,杨明和李芳带着安安的骨灰盒,带着萍萍回老家去了。他们离开东埭村的时候,和孩子们来的那天一样,烈日当空,可是李芳却觉得这是生命中最冷的夏天

【荷塘“有奖金”征文】最冷的夏天(小说)
   一
   一过五一,南义城的气温便一天天升高了。每天都是万里无云的大晴天,阳光毫无遮挡地照射下来,灼烧着整个城市。六月中旬开始,室外温度从三十五度蹭蹭地上升,直逼四十度,这城市完全成了一个大火炉。
   早上五点,南义城东埭村的天就亮了,穿着花背心小裤衩的李芳迷糊着醒了过来,感觉到身下躺着的席子热乎乎的,便挪了个位置,获得稍许的凉快。可是只过了一会儿,李芳觉得自己刚睡的位置又热得有些汗粘糊糊的了,只得又换了个位置。这样的热,看来是没法再睡着了。
   李芳睁开眼,看了看身旁只穿了条大裤衩的杨明,虽然杨明几乎全身裸露着,看来也没凉快多少,他的额头、身上冒着亮光光细微的汗珠。他眼睛紧闭着,发着轻微的鼾声。这么热,他还能睡得这么沉,睡眠质量真好。
   李芳环顾着这个十多个平方的小屋子,屋子里白石灰的墙面已经泛黄发黑了,天花板屋角处有一片很大的水渍,那一圈圈的水痕,总让李芳想起老家的水井。
   两人睡的木床靠着屋子右侧的墙壁,床的外侧挨着窗户摆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这床、桌子和椅子都是老板家淘汰的旧家具,摇摇晃晃的快要散架了。李芳让杨明用钉子加固了一下,将就着也用了三年了。桌上一头摆着台十五寸的电视机,是在南义城的电器修理铺买的旧货。本来李芳是不同意买电视机的,可是杨明说晚上李芳去厂里了,他自己无聊就只能去打牌。李芳知道东埭村里的人打牌都是要赌钱的,不想让杨明把血汗钱投到那赌博的无底洞里,李芳就一咬牙便同意买了电视机。电视机旁边零乱地放着挎包、发卡、头花、餐巾纸、两人的手机和钥匙等小物件,椅子上放着杨明的花格衬衫和沙滩裤,靠背上搭着李芳的胸罩、T恤和短裙。窗台上放着一把长柄塑料梳子和一个塑料杯子,墙上钉着个纸盒子,插着一管牙膏和两支牙刷。左侧的墙边是两个大纸箱,上面垒着一个大的编织袋包,衣服被褥之类的东西都在这些纸箱子和编织袋包里了。在靠门的地上放着一个电饭煲、一个暖水瓶和两个叠起来的塑料脸盆。墙上钉了两颗钉子,拉着根塑料绳,挂着两块毛巾。毛巾已经发旧发黄,有一条上面已经有了一个破洞。门边对着床的方向,一个立式电扇在呼呼地转着。虽然电扇已经开到最快速的档位了,可是这电扇除了搅动室内的热空气不至于让人窒息外,不能带来一丝的凉意。
   李芳觉得这小屋子就是南义城这大火炉上的一个蒸笼,自己和杨明就是蒸笼里的两只肉包子,已经快要被蒸熟了。
   李芳和杨明都是四川鹿县封余村人,两人初中毕业就离开村子去打工了,他们最初是在鹿县县城一家饭店做服务员,后来两人好上了,谈了两年恋爱,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大女儿一个小儿子。两个人在饭店打工,一个月一共才只有一千多的收入,家里的经济便显得有些紧张了,于是他们跟着老乡来到了南方的南义城打工,两个孩子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着。
   南义城是全国著名的小商品城,城市四周的村落里有许多生产小商品的加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东埭村是南义城服装加工厂最集中的村子,李芳便在东埭村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里做缝纫工。李芳之前在老家就会用家用缝纫机,再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很快就成了熟练工,掌握了厂里多种工业缝纫机的使用。她做事勤快手脚麻利,从早上八点厂子开门干到晚上十点关门,除了吃饭上厕所,她都是埋头在缝纫机前干着。每个月服装厂结账,她总是加工服装件数最多的。服装厂按件计酬金,这样,她一个月可以有近四千的收入,甚至最多的一次有五千多块。杨明在南义城的一个送水站里做送水工,有时候空了也会帮忙给服装厂装货、卸货,赚些外快钱,有时候一个月也有五千多,两人的收入比在老家的时候好多了。
   两人租住在服装厂老板家的土墙老房子里。东埭村的原住村民大多开厂或者在城里开店铺,基本都搬到城里住楼房了,村里的房子很多做了厂房,或者出租给来打工的工人。李芳的老板一家就是居住在城里的别墅里,自己家的砖墙楼房做厂房,土墙老房子就租给工人住。
   土墙老房子有三间房间,分别住了三户人家,李芳他们住的东头的一间。外面的走廊上,用砖砌三面墙,盖上石棉瓦,里面搭个水泥台子和水池,便成了简易的厨房,这样的简易厨房一家一个。居住条件虽然简陋,但是价钱便宜,只要四百块钱租金,当然,水电费要自理。
   刚来的时候,李芳还问过杨明:“为什么这里的农村一点也不像农村呢?村里的房子这么多楼房,村里的路都是水泥马路。为什么这里的农村人一点也不像农村人呢?他们不种庄稼,都是开厂开店,为什么农村和农村不一样呢?”
   杨明说:“因为他们有钱呗!”
   李芳问:“他们怎么就有钱呢?”
   杨明说:“他们开厂开店啊!”
   李芳问:“那他们开厂开店的钱哪里来的呢?”
   杨明答不上来了,只是说:“反正开厂开店就可以赚钱!”
   去除基本的生活费用和寄回老家的钱,剩余的钱李芳都存了起来。她总是想,等存够钱买些缝纫设备和一辆货车,在老家也开一个服装加工厂,可以招些老家的小姐妹们做工人,杨明管运货,这样大家都不用这么远出门打工了。
   李芳和杨明来南义城已经三年了,为了节省路费,两人都没回过老家,只是在节假日的时候,给老家打打电话,和孩子们说说话。
  
   二
   李芳推了几下杨明,把他从梦中摇醒了,她说:“南义这么热,娃儿们来会遭罪哦!”
   杨明闭着眼睛嘟囔着说:“肯定遭罪,不然就不让他们来嘛!”
   李芳说:“还是来嘛,都三年没看到他们了,想娃娃呀,你不想啊?”
   杨明翻了个身,说:“怎么不想啊,当然想了,不过夏天这边确实比老家要热很多啊!”
   李芳说:“不过,陆庆华帮我们把娃娃带来,比我们自己回去路费要省很多啊!”
   “就是。”
   “又省钱,又可以见娃娃,就是热点,没大关系吧。”李芳再一次说服着自己。
   “那我今天打电话和陆庆华确认一下。之前他说过二十号出发,就是明天。”
   李芳思考了一会儿,说:“你今天去那家老傅电器铺买个小吊扇,装在这个床上面,娃儿们睡觉的时候可以凉快点。我问过价,三十块钱。”
   “好!”
   “还要记得再买张竹席,娃儿们睡新的,旧的这张铺地上我们两个睡。新竹席买回来,记得刷几遍,不然有毛刺的。”
   “你说过几遍了。”杨明有些不耐烦了。
   李芳便安静了下来,开始憧憬着孩子们来后的生活。
   半个月前,在南义货运站跑车的老乡陆庆华弄了辆面包车,要回鹿县去把初中毕业放暑假的儿子接到南义城来玩一个月。为了赚回点油钱和过路费,陆庆华在老乡中宣传,愿意低价帮老乡带人带货。李芳一听马上找陆庆华,让他帮忙带自家的孩子。李芳家的两个孩子,老大已经八岁上二年级了,老二六岁,9月份也要上学了,还没到过大城市。搭陆庆华他们的顺风车,有人接有人送,价钱低,还不耽误自己上班,真是一件大好事。陆庆华走后,李芳就天天琢磨着孩子来的事,开心得不得了。
  
   三
   陆庆华回来这天,李芳和杨明专门请了一天的假,他们一大早就去市场买了菜和给孩子们吃的零食。家里收拾妥当,虽然时间还早,两人在家里是呆不住了,于是便早早来到村头的广场等着,在广场上遇到了另外的两个老乡,他们的孩子也是坐陆庆华的车来东埭村。
   几个人对着进村的马路翘首张望,却迟迟看不到陆庆华的车,陆庆华出发的时候打来过电话,说大概10点多到,可是现在十一点过了也没见到车影子,大家又不敢打电话,怕陆庆华在开车不方便。李芳等得着急,免不得脑子里乱想,一会想是不是车坏了,一会想是不是出车祸了,在这样的大热天,越发焦躁不安了。
   终于快到十一点半的时候,看到陆庆华的面包车远远驶来,李芳才放下了悬着的一颗心。
   李芳对着陆庆华喊着:“怎么晚了啊?急死我啦!”
   陆庆华从驾驶室下来,一边打开面包车车门,一边叫着说:“哎呀,还不是怪你儿子,在服务区大家去上厕所,他上好了就乱跑,害得我找了半天啊!”
   李芳听了赶紧道歉:“这样啊,安安真是调皮,对不住了哈,辛苦你了,中午到我家吃饭,菜都准备好了的!”
   陆庆华说:“孩子没出事我就万幸了,不过是要到你家吃饭哈,我回家做也来不及了。”另外两个老乡也喊陆庆华去他们家吃饭,陆庆华说:“还是到李芳家吧,因为我家离李芳家近些。”
   车门打开了,车上的孩子一个个跳了下来,李芳看到自己的两个孩子,激动得几乎要哭了。大女儿萍萍短发、圆脸,穿了条黄色连衣裙,背着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小儿子安安脸瘦得像猴子,黑黑的,穿着短袖短裤,背着蓝色的米老鼠书包。这些衣服和书包,都是李芳在南义城买了寄回老家的。
   李芳叫着两个孩子的名字快步走过去,两个孩子只是腼腆地看着李芳,陆庆华笑着对两个孩子说:“你们不认识你们的妈妈了吗?”
   李芳走到两个孩子身边,伸手去抱安安,安安警惕地躲了开去,李芳有些失望地说:“安安,我是妈妈啊!”安安看了李芳两眼,躲到陆庆华儿子大春的身后去了,还是不好意思和李芳亲近,毕竟李芳离开的时候他才三岁多,并不记事。
   李芳心里难过,知道离开孩子们太久了,孩子们对他们还觉得陌生,她微笑着对安安说:“书包重不重啊,给妈妈拿吧。”
   安安扭着身子不肯,萍萍说:“弟弟书包里都是玩具,不准别人碰的。”
   杨明笑道:“安安这么小气啊?”
   萍萍责怪安安道:“你的玩具还不是爸爸妈妈寄给你的,你连他们也不准碰吗?”
   安安听了姐姐的话,似乎有些恼怒,冲过去对着萍萍打了两拳,然后摆着冲锋的姿势尖叫着往前跑起来。
   李芳连忙叫着:“安安,别跑,小心摔着!”可是安安仿佛没听到一般,李芳赶紧扭头叫杨明快追上去,看着点安安。
   李芳走到萍萍身边,将萍萍的书包取下自己一只手拎着,另一只手搂住萍萍的肩膀,萍萍很乖巧地倚靠在萍萍身上。
   李芳问:“萍萍,你的书包怎么这么重啊?”
   萍萍说:“妈妈,我带了些书本,要写暑假作业的。”
   李芳听到萍萍叫妈妈,特别高兴,摸着萍萍的头夸奖道:“萍萍爱学习,真乖!”
   李芳搂着萍萍的肩膀,满带笑意地看着跑在前面的安安,安安一边跑着,一边调皮地一会儿踢踢路上的东西,一会儿去摘路边的花草。杨明在安安身边不时地提醒他小心过往的车辆,又说阳光下太热,让他走在树荫和屋檐下。
   大家一起往家走,正午的阳光很热烈,照着房屋、树木、马路,都亮晃晃地泛着白光,让人睁不开眼。
  
   四
   大家又说又笑地来到李芳他们的出租屋,李芳开了电视机和电扇,让陆庆华和三个孩子在屋里先休息,她和杨明拿了电饭锅到厨房弄午饭去了。
   厨房很狭小,进门的墙边放着个旧木柜,柜子里是碗、筷、小勺子、米桶、面条、调料等。柜子顶上一个小塑料盆,里面是满满的洗好的青菜、茄子、丝瓜,还有两个塑料袋,装的是早上买的卤菜和烤鸡,水泥台下摆着一瓶煤气罐和一个铝制汤锅。水泥台上是一个煤气灶,灶上放着一个铁锅和一个锅铲,煤气灶边挨着墙放着油、盐、酱、醋的瓶子。水泥台边的水池里,有一个不锈钢汤盆,里面也是洗好的蔬菜,是些土豆、香菇、葱、蒜等。水池边放着个破方凳,上面搁着块塑料菜板,凳子边的墙上钉着铁丝做的挂钩,挂着菜刀、汤勺。
   李芳在水池里淘米,杨明在方凳上切菜,李芳淘好米,到房间里开启电饭锅开始烧饭。她看到陆庆华父子俩和萍萍在安静地看着电视,只有安安不停地东摸一下西摸一下,安安对这个家好奇得很。呆了一段时间后,他慢慢地熟悉大胆起来,从自己的书包里面拿出个塑料奥特曼玩具,跳到床上摆弄着奥特曼做出打斗动作,嘴里还“蹦蹦”地配着音。
   李芳看安安头上已经出汗了,便走过去帮他擦汗,说:“安安,你安静地坐会嘛,看,都满脸是汗了。”
   安安任由李芳帮他擦汗,抬头看着床上方的小吊扇,犹豫了会,问李芳:“妈妈,这个电扇能用吗?”
   李芳听到安安叫妈妈,心里乐开了花,连连点头说:“能用,专门给你们新买的。”说着走到床边按下了小吊扇开关,小电扇呼呼地转起来。
   安安高兴地对萍萍说:“姐姐,妈妈说这个是专门给我们买的。”
   杨明在厨房喊了一嗓子:“李芳,你在干嘛?赶紧来做菜啊!”
   李芳舍不得地看了儿子一眼,赶紧回到厨房。这厨房本就狭小,被太阳晒了一上午,屋内都是热烘烘的空气。现在再点燃了煤气灶,红红的火焰更是让温度噌噌噌地上升。李芳卖力地翻炒着锅里的菜,抽空抹两把汗,她的连衣裙已经湿透了。她做着饭菜,总是不时地抽空去房间里看看孩子们,和他们说上两句话。
   饭菜做得差不多了,杨明从门后拿出个折叠的纸箱和一块木板,将纸板箱打开立好,再放上木板,便成了一张饭桌。

共 1246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篇让人沉痛的情感小说!小说以炎热的夏季为背景,采用顺序手法,现实与回忆穿插,讲述了一个悲痛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阶层人生活的艰辛。小说中的李芳和杨明都是四川鹿县封余村人,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三年前两人来到南义城东埭村打工,东埭村是南义城服装加工厂最集中的村子。李芳在东埭村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里做缝纫工,杨明在南义城的一个送水站里做送水工。两人个不怕吃苦,勤勤恳恳,加班加点,每月的收入也不错。为了省路费,两个人三年没有回家,只是在节假日的时候给老家打电话和孩子们说说话。这个夏天,正好有同村人回去接孩子玩,李芳和杨明便让把自己两个孩子也顺便带了来。没想到,一家人在一起幸福快乐的日子只有一个星期。小说行文流畅,描写细腻,情境生动,环境典型,人物栩栩如生,细节铺展情节,情节自然,结尾出人意料。读完这篇小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挣钱固然重要,而孩子更重要。奔波忙碌的打工者,把孩子留守在家,孩子得不到父母爱,还存在着安全隐患;把孩子接到身边,除了高昂的借读费,无暇照管,安全仍然是问题。可怜了这些孩子,让人心痛。小说也揭示了经济快速发展中,一些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值时只注重挣钱,无视生产安全,这应该引起相关职能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精彩小说,力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23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2-29 13:57:39
  小说描写现实,反映现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回复1 楼        文友:文君闲        2017-12-30 12:38:25
  谢谢红叶。撰写编按辛苦了。我接触过服装厂女工,离家打工的她们不易。16年有服装厂发生两个男孩被压死的真实事件,令人心痛。更多的也是无奈。
2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7-12-29 18:54:13
  留守的距离让亲情远各天涯!短暂快乐的温馨还没来得及品味,又是那样的沉重别离……
   问好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文君闲        2017-12-30 12:39:52
  谢谢文友品读。现实无奈,意外令所有人悲痛。
3 楼        文友:阿巧        2017-12-31 23:45:31
  祝贺老师小说获精品!精彩无限!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文君闲        2018-01-02 12:35:48
  谢谢阿巧。继续努力。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1-01 00:10:46
  祝老师精彩小说获精!问好老师。
回复4 楼        文友:文君闲        2018-01-02 12:38:33
  谢谢红叶。你的编案非常精彩,也是精品。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1-01 22:15:45
  祝贺老师精彩小说获精!新年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文君闲        2018-01-02 12:39:36
  新年快乐。继续努力。
6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1-02 18:44:28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小说情节曲折,贴近现实生活,读后令人心酸。祝老师新年快乐,佳作频频!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6 楼        文友:文君闲        2018-01-03 19:23:19
  谢谢牙牙。新年快乐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