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萌芽作文 >> 想起贝多芬(散文)

编辑推荐 想起贝多芬(散文)


作者:姜广平大语文中心 布衣,12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01发表时间:2017-12-30 23:39:08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首作品,因此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此时,我正聆听着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飞快的旋律一个接一个清楚地从钢琴上蹦出来,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清澈透明的雨珠,从天上急速落下来,滴落在树叶上,又顺着叶子掉在泥土里,瞬间被吸收了,紧接着,又落下无数滴雨水。渐渐地,渐渐地,这旋律慢了下来,正如雨珠,也变得小了,直到停止。
   我闭上双眼,静静地享受着,仿佛耳边只有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我看到一个棕黑色头发的少年在弹琴,他手下的钢琴键在他手指的陪伴下,变得栩栩如生。
   当然,贝多芬的心无时不充满了热情,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的经历着希望、热情、失败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魂源泉。记得有一次,我听着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低沉的音乐中,流露着贝多芬的无奈和哀伤,如泣如诉地弹出急促的旋律。它虽然和其他作品同样迷人,但是那种悲怆的伤感,情不自禁地从那时快时慢的旋律中流露出来。
   贝多芬虽然有浓郁的悲伤,但是他也写出了明朗乐观,洋溢着欢乐的《第二交响曲》。管弦乐如同一个高深莫测的老人,带着你进入了神秘的仙境,那沉稳而平缓,轻柔而连绵的音色,使你产生了一种亲切感。这时,管弦乐像一个轻巧活泼的小精灵,蹦蹦跳跳,在树丛穿梭嬉戏,带给你无限的生机。一会儿管弦乐又宛如一场隆重的仪式,有一种庄严和威信……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逝世,死时没有一位亲人在他身边,但是在他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柩,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为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
  
   姜广平大语文课程中心初一年级学员吴柳伊
   指导老师:姜广平

共 7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选取典型人物、典型境遇娓娓道来。语言精炼,准确生动。运用比喻的手法,呈现得入木三分,显露了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将贝多芬的形象一步步高大,对贝多芬的喜欢之情呼之欲出。感谢赐稿萌芽,推荐阅读,期待新的精彩!【编辑:烟花那么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烟花那么凉        2017-12-30 23:52:01
  描写得真细腻,手法娴熟。祝福学习进步,期待新的精彩!
烟花那么凉
2 楼        文友:仔江        2017-12-30 23:56:42
  看到此文,我想到了贝多芬那句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谨以此句与作者及广大文友共勉!
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仰无愧于江山,俯无愧于萌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