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雪】踏雪五台山(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雪】踏雪五台山(征文·散文)


作者:恋海如歌 布衣,30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79发表时间:2017-12-31 05:08:54

【流年·雪】踏雪五台山(征文·散文) 早春季节,我一个人从太原出发前往五台山。本想能在太行山的山间徒步穿行,艰难地翻过最后一座山峦,然后蓝天白云下的五台山就在眼前,佛经声声,香火缭绕。几多空灵圣洁的感觉。
   然而,那只是想想而已,如今,一路高速下来后,转一道弯,车就在太行山中沿着一条雪白的冰河蜿蜒前行,不一会,还没缓过神来,车一下子就直接把你拉到五台山上的台怀小镇。因为早春,天气依然寒冷,游人稀少,小镇显得异常安静。站在高处,整个小镇甚至整个五台山在黄昏的夕阳映射下,一片苍茫的金黄,唯有耳边阵阵的诵经声和寺庙里不时响起的钟声,让人感觉整个身心都像经过洗涤一样,心境恬淡而松弛。那座象征五台山标志的白塔就在不远的地方兀自矗立在黄昏的雾岚里,安详而平和,令人即刻生起一颗敬畏之心。抬头仰望,这座白塔酷似一柱巨大的香火,在这禅歌如穗、佛语惊心的圣洁之地,绕着灵鹫的神思,历经数千年而嵯峨依然……
   北国的早春,丝丝寒风一个劲地吹着,小镇上满鼻尽是香烛的气味,街道干净整洁。三三俩俩的僧尼从身旁悠闲地走过,我随意孑孓在佛曲飘扬的巷弄,小镇三步一寺五步一庙,路径每个寺庙门前,里面都有香火和烛光,给人有暖暖的家园感觉。环视四周,五台山仿佛就是佛光映照下的一朵莲花,东台、南台、西台、北台、中台五座台峰就是花瓣,台怀小镇就是花蕊,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小镇都处于中心地带。
   不知不觉,稀疏的灯火已经散落在这海拔3000多米的幽静之处,远处,暮霭下混沌一片的风景,已将这平静从容的夜幕带入历史纵深的长廊中。璀璨星空下,我在台怀的小巷中一路逶迤而行,四周峻拔的峰峦在这万法天然的禅境中显得那样雄浑与苍劲,夜幕下的五台山散发着佛的气息,宁静而悠远。
   五台山的春夜寒气袭人,酒店的玻璃窗已经结上了一层冰冻的窗花,仿佛是雕花玻璃,幽趣而生动,朦胧中可以看到旁边楼下的民居屋檐上细细的烟囱冒着淡淡的青烟,厚实的窗帘透出火红的暖意,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似乎我又回到了久远的山乡。偶有阵阵佛曲飘然而至,婉转低沉,深沉浑厚,才让人意识到这是在佛门圣地。躺在床上,窗外庙宇的殿堂的轮廓朦胧地显现在夜色中,沉寂的山岗,柔和的曲线,微亮的寒光,有一种天然的魔力,让心灵回归。此刻,无论你提携怎样肆意磅礴的思绪,你都不能不让眼睛微微闭上,让直通心灵的耳朵去感受这梦境中的禅意。
   今夜,我在北国五台山。
   ……
   “下雪了!下雪了!”恍惚中听见有人在大声说。
   我一看表,才凌晨四点多。从窗帘的缝隙向外看,白茫茫的一片。真是奇怪,昨天还是晴好的天气,今天居然下这么大的雪。索性拉开窗帘,半躺在床上,痴痴地看窗外雪花飘飞的情形。感觉北国的雪是真正飘起来的雪,悠悠扬扬,不慌不忙,大朵大朵的在天空晃悠,落下来的也是干干的雪片,面粉一样。不像南方,偶有落雪,也像下雨似的,飘不起来,也存不住。此刻,我仿佛听到了落雪的丝丝声音,可仔细一听,万籁俱静,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窗外洁白的一片,置身于此,身心有着空灵的明净,有着坦然的淡定,有着智性的平和。
   不一会,有人“吱吱”踏雪的声音让我再也躺不住了。
   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我就提着相机跟随着三三两两的人群向白塔显通寺走去。此刻,五台山被大雪覆盖,四周惟余莽莽,我们在一个停车场上转来转去,找不到路。最后只好随着模糊不清的脚印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台怀小镇上已经佛乐阵阵,经声琅琅,大白塔就在眼前,显通寺这座五台青庙的首庙,是朝山礼佛者必先拜谒的寺庙。大殿前香炉烛火正旺,青烟弥漫,人们点燃许愿的莲花灯,排成一个小小的队伍,许几个愿,燃几株香,暖意融融的寺庙里感觉不到零下七八度的寒冷。
   雪影寒光中浑圆庄重的白塔,风铃清脆,佛的威严在此深谙着天人合一的神圣与庄严。清康熙时,曾于此建立了专供朝拜五台山用的行宫一座。行宫位于今塔院寺前,规模宏伟壮丽,占地约三百亩,当地人称为“皇城”。在行宫皇城的遗址前,我在雪中漫步徘徊,好像天地间从来都没有如此安静。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久了,无论晚上还是白天,到处都是噪音,心灵难得有片刻的宁静,内心深处的倦意便无法抑制,总觉得身体沉重。此刻,感受佛地的空灵与静谧,呼吸一下洁净的空气,神清气爽,身轻如燕。皇帝都如此,更别说我们这些俗人了。就在此刻,太阳居然出来了,五台山的每一道山梁都银装熠熠,雾气在雪山上升腾,我在这明净的自然风光里经历悠远的历史底蕴,摩挲厚重的佛学禅理,内心是如此的通透温润。看烟光凝翠,明霞似锦,看雾霭浮云,山壑腾烟,确实让人站在高处而不知寒冷,处幻境而不觉飘渺。
   “兄弟,在看什么呢?去不去菩萨顶?”
   这不是昨天在餐厅吃饭,还给我送来东北酸菜的那对夫妇吗?昨晚吃饭的时候,这位大姐一边大口喝酒,一边说着人生的感悟,说工作一辈子到退休才悟出一些道理。退下来,他们决定到处走走,并计划去五大洲看看世界。
   “把老人送走,把孩子培养成人,自己也就老了。活了大半辈子,地球这边的人还不知道地球那边的人在干什么?冤不冤啊。”大姐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哥则是个憨厚的汉子,说话也不是像他夫人那样大声大气,文文雅雅娓娓道来,“前些年,单位分的福利房,我们又买了两套房子。给儿子一套,自己留一套,我们卖掉了最大的一套。准备用这些钱到处走走。”
   我们仨人结伴向菩萨顶攀登。这时候,雾渐渐散去,云层中偶尔露出湛蓝的天空像洗刷过一样。身边好像就有云彩缭绕,每一缕拂过衣襟的清风,都仿佛在耳边呢喃,告诉你曾经错过的故事都被寄存在流淌的光阴年轮里。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迷离的梦谁先醒来,谁就会先找到一个真正的自己,丢弃一个不存在的幻觉,正如诸葛亮所云,“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
   菩萨顶位于五台山的灵鹫峰上,是五台山黄庙中的首庙。它始建于北魏,到明朝,成了蒙古、藏传黄教喇嘛常住五台的场所,文殊殿内,还藏有藏传佛教徒供奉的珍品藏画。清朝时,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殿宇上的黄色琉璃瓦,山门前四柱七楼的牌楼形式都是皇室寺庙的象征。康熙皇帝先后五次到菩萨顶朝拜,乾隆皇帝六次到此。康熙皇帝还亲笔题写了“灵峰胜境”、“五台圣境”。乾隆皇帝也曾在此御笔题写碑文。身临其境,菩萨顶确实气宇轩昂,一派皇家气象,为五台诸寺之首,名不虚传。
   站在菩萨顶门口的石阶上,雪后的五个台峰清晰可见,台怀小镇在五台山的怀抱之中尽收眼底。这是一个山环水绕的秀丽山镇,据佛教史籍记载,台怀镇中心的大白塔地底下,藏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因此,信众如云,代代景仰。历代以来,朝廷和佛教信徒纷纷于台怀镇及其附近修建寺庙,使这里形成了佛教中心区。由于历史和宗教的原因,镇上居民有汉、满、蒙、藏四个民族共同守望这片圣洁之地,千百年来,他们安详而居,和睦共处。
   我漫步在雪后的五台山,这禅的世界深邃而幽静,少了旅游区熙熙攘攘游人攒动的人海现象,塔院寺、菩萨顶、显通寺、五爷庙、罗喉寺……
   每一处幽深的巷陌都有着美丽的故事和传说,每一缕香火烛光都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每一声晨钟暮鼓都会让你驻足寥廓的岁月,点燃灵性摇曳的青灯,让你沉思……
   静静凝思之际,我想世间每一道风景都是美丽的,但是最美的那道风景还是在自己的心里,禅意就是一种心灵间的美境,它归属于宁静淡泊的心。“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天四望开……”元好问在吟诵五台山的时候,何尝不是一种心境呢?那么,从北魏孝文帝在山内建立避暑胜地开始,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驾幸五台山。还有那些历朝历代皇帝、皇后遣使礼扎五台山者,他们更何尝不是一种心境的驱使呢?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足贵,唯有袈裟披最难。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这是顺治皇帝在顺治十五年写下的《赞僧诗》,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出家偈”,是其向往出家生活的写照,恳切感人。顺治皇帝说,“朕前生的确是僧,今生每常到寺,则低回不能去”。又说:“财宝妻孥,人生最贪恋放不下,朕于财宝固不在意中,即妻孥,亦觉风云聚散,没甚关情。若非皇太后一人挂念,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顺治皇帝在“出家偈”中,通过自己不情愿投生轮回的厌离之情,向我们揭示出红尘世间的无可奈何,也间接地引出一个禅理:不来不去、不喜不忧的唯一途径,就是抛却尘世。
   然而,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看透世态炎凉而超凡脱俗,去享受那半日的清闲?
   美国人比尔•波特因为禅意的心境,一直在中国行走,寻觅禅宗,写了一本书《禅的行囊》。在被问为什么要取这样的书名时,比尔•波特说,把禅作为一种文化,那么你就是在心外求禅。如果想真正懂得禅,就必须超越这些负担,去寻求于你的内心。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段旅程。从出生开始,我们一路跋涉,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逐渐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个旅程中,有些行囊我们可以一念之间放下,有些却背负终身。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制造出来的幻象而已。
   比尔•波特说,“禅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的,不仅是冥想,行走坐卧都是禅。”
   此刻,我深一脚浅一脚行走在五台山的雪韵中,将生命囚禁在佛音中,让灵魂稍作栖息。然而,我只不过是以过客的方式到此,来去匆匆。多情的纠缠,温暖的感动只是一段短暂的禅佛光阴,在人生花开的陌上,如雪般洁净,棉柔,短促,终究会随红尘融化……
   我踏雪沐禅,头顶一片蓝天,不知怎的,席慕容的诗《禅意》在耳边娓娓有声。
   “……生命原是要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地复原/世界仍然是一个/在温柔地等待著我成熟的果园/天这样蓝/树这样绿/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
   五台山归来已有多日,沉淀的情愫让我无心用过多的笔墨去描述五台山那些宏伟的庙宇殿堂,那些雄浑的山峦和缱绻的传说。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时光的清新,太阳的笑靥,在窗外,在窗内,在五台山的山顶上,在我内心的天空里。

共 40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读过一些有关游览五台山的文章,这是最好的一篇。关于五台山我也有许多话说,因为工作关系,我多次去五台山游览,最多一年去了三次,都是用另外一种语言叙事。然而读了作者的这篇散文,我知道作者是真正的用诗心、禅心、平常心,去游览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从进山讲起,将五台山的佛光气韵,地理风貌,人文传说,历史沿革,重大事件,心绪感怀,人情事理,人生感悟,都一一叙来。文思结构一环扣一环;情节故事次第展开;感怀思考慢慢描述;写作能力非同小可,是大家之作。特别推荐!【编辑:策马南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80105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7-12-31 05:20:22
  今天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所有的心情在今天都显得平淡了,放下一切尘世的念,用一颗平常心,迎接新年的钟声吧!新年快乐!
人生如梦
回复1 楼        文友:恋海如歌        2017-12-31 14:14:34
  谢谢你精彩的点评,你过奖了,握手!
回复1 楼        文友:恋海如歌        2017-12-31 14:15:01
  新年快乐!
2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8-01-03 11:20:40
  在流年社团读到童老师的诗心游记——《踏雪五台山》,如故友重逢。感谢分享,2018,写作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恋海如歌        2018-01-10 12:43:14
  谢谢你,祝福你,有缘处处能相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