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力写手选拔赛】浅谈编者按(随笔)
江山文学网已经是跻身全国前十位的大型文学网站,网站一直坚持纯文学的宗旨打造民族正文学。作者在网站发表文章的时候,编辑们都会在文章的后面写上一段编者按,这是江山文学网区别于其它很多文学网站的一大特点。江山文学网一直拥有庞大的编辑团队,而且网站还会给优秀的编辑支付相应的酬劳。网站在编辑上投入那么多的人力与财力,可见对编者按非常地重视。
那么,什么是编者按呢?我个人认为,简单一点说,就是编辑把对文章的解读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解读不同于赏析文那样长篇大论,也不同于读者的留评那样片面简单,编者按有它独特的风格魅力和价值意义。
我遇到过很多的作者,他们对自己文章的编者按其实非常看重,总觉得自己的文章如果匹配上好的编者按的话,就更加的完美。但是,他们对编者按的认识往往又存在误区。第一个误区是编者按好像越长越有分量,如果编者按聊聊几句的话,作者就觉得编辑很敷衍;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有些作者认为编者按与文章能否评上精品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文章没有得到精品,他们不是从自己的作品上去找原因,而是责怪编辑的编者按写得不够好,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片面的。这样的作者往往对编辑产生意见,从而就会导致编辑对编辑工作产生压力。
当然,编者按当然不宜太短,少量的文字当然无法很好地诠释出文章的意义,但是编者按太亢长,如果没有挖出文章的内涵,也只是泛泛而谈,好比隔靴搔痒。至于文章评精,是给文章而不是给编者按评精,所以精品组是从文的优劣去审核,而不是受编者按好坏的左右。优秀的文章不会因为编者按受影响,所谓瑕不掩瑜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作者不从自己的作品质量上提高,总是幻想编辑写出精彩的编者按来吹捧得到评精组的认可,肯定是徒劳的,这也不利于自己写作水平的提升,这样的浮夸之风相信江山领导也不允许泛滥,因为这违背了江山正文学发展的初衷。所以,我觉得只有好的文章才有好的编者按。如果作者写不出“米”一样的好作品,即使编辑是巧妇,也写不出“炊”一样的好编按。
那么,当你有幸成为一名江山文学网的编辑了,怎么去审稿写编者按呢?记得我刚进晓荷社团做编辑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下手写编者按。当时,社长何叶就引导我说,写编者按就像在学校读书的时侯写读后感一样。那时候,我觉得这句话是很容易理解的,这对于初做编辑的人来说无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到今天,我做了一年多编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对写编者按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我现在觉得,读后感肯定不能等同于编者按,如果我们按照读后感来写编者按,肯定会很局限很肤浅。由于我们每一个人因为学识、修养、思想等存在差异,难免会对文章的认识理解停留在自己的主观意识上,弄不好会脱离了作品的本意,与作者表达的真正意义背道而驰了。我觉得编者按要对作品做出准确的剖析和解读,编辑必须具备基本的领悟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捕捉能力,更要有广阔的知识面,扎实的文字功底,这样对作品才有客观、公正、准确的解读,而不会过多的被自己的主观所干扰。
我觉得好的编按不只能停留在简单概括一下作品内容,也不是夸夸其谈地吹捧让读者觉得肉麻,好的编者按应该是对作品深刻的理解,准确的表述,能指出文章的立意、结构、表现手法或语言特色等等。编者按不能仅仅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是能实事求是地挖掘出作品潜在的内涵,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力求画龙点睛,把作品的亮点通过编者按呈现出来,这样可以指引读者对作品走向更深入的理解,带来更深刻的文学艺术熏陶。
那么,怎么才能写好编者按呢?
作为一名编辑,我觉得首先要热爱这份工作。只有热爱了,才会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这样才能做好编辑工作。当一名编辑更要有一份责任心。我们都知道,文字创作本身就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在编辑手里的投稿不一定质量都很好,但是它们对于作者们而言都是呕心沥血之作,认真地对待每一篇审稿,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创作劳动的敬畏。有的作者经常会因为自己文章的错别字或标点符号等等存在的问题找到我们编辑校正,我们更要有一份耐心来处理这些繁琐的事情。
编辑文章是一个慢活,切记心浮气躁与急于求成,不能一目几行看文章,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不能很好地深入作品,囫囵吞枣半知半解写编者按更忌讳,缺少力度不说,弄不好还会跑题。对于文章,我们需慢读、细读,琢磨、再琢磨,一次没有读明白就读二次、三次,当对作品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后,再仔细构思用怎样的文字组合编者按,这样写出的编者按才中肯,逻辑清晰,流畅生动,表意准确。
那么,在我们具体面对编辑文章的时候怎么处理呢?我个人所见,觉得所有的文章按字数来划分的话,莫外乎就是长文和短文。长文因为字数多,读者读起来就非常的费时间。编辑这一类文章,以我的经验认为,梳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脉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编辑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清楚了,读者就会很快通过编者按了解到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这样对读者能迅速起到很好的导读和宣传作用。
对于短文,很多读者只要耐心一点,花一点点的时间就能阅读完。我觉得编按未必要用过多的文字去陈述文章内容,因为这些内容读者都看得到,编按最好以综合性评论性为主,编辑可以结合作品,逐步对文章进行夹叙夹议地点评,这里的叙是指借助原文的一个个亮点,议是对亮点进行一一点评。
总的来说,我认为所有的编按都万变不离其宗,它们应该由概括性介绍部分和评论性部分相辅相成。但是我觉得,编按忌讳概括性的文字拉得太长(特别是短文),而评论性的东西太少。所谓“编”,就是编辑对作品的评论,没有评论做主导,编者按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编者按应该扬长避短,忌讳公然对作者或作品进行尖酸刻薄的嘲讽与攻击,如果需要指出不足的话,编辑可以私下与作者沟通,这样是对作者的尊重,和谐的交流也有利于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当然,作为有些编辑未必就有比作者更高的文学水平和修养,有的作品编辑未必能很好地参悟,这样需要编辑有一种虚心的态度。我编辑到此类文章的时候,往往在留评里会说上一句因为自己学识有限,编者按若有不妥之处请谅解和指正的话。我觉得编辑表示出卑微未必就是坏事,这样即使自己的编者按出现欠缺的地方,相信也会得到作者的理解和谅解。记得有一次,我编辑云静水闲老师的一篇小说,在理解上我确实很费力,抓耳挠腮还是无法下笔。我就小窗找到云静老师,客气地与他交流。通过云静老师热情地阐述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后,我根据他的指点顺利地写出了编者按,可见,编辑不耻下问总会让自己受益的。其实,编辑别人的文章也是自己学习提升的过程,编文多了阅读水平自然会提高,鉴赏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自己也能在编辑文章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篇好文章配上好的编按,好比绿叶配红花,使编按与文章相得益彰,散发出文学艺术的和谐与美感。好的编者按搭建起了读者与作品的桥梁,读者可以通过编者按的解读,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好的编者按,更会让作者与编辑搭起友谊的桥梁,编辑正确地指出了作品的价值所在,就是对作者创作成果的肯定,相信也是对作者的激励。从我的编辑经历中,当我的编按得到了作者的认可时,他们会发飞笺来表达诚挚的谢意,虽然是简单朴实的话语却特别暖心;有时候,有些作者投文之前还会私下找我,要求我编辑他的文章。我知道,这是作者对我编辑能力的肯定,这让我有了一份成就感,这也敦促我在以后编辑的过程中更虚心更尽心。
编者按是江山文学网的一张名片,也是编辑的一张名片,所以写好编者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愿我们每一位编辑都虚心、尽心,努力地写出好的编者按!
2018年1月3日于老家简阳草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