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麻雀(家园·散文)

精品 【山水】麻雀(家园·散文)


作者:来日方长 秀才,264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62发表时间:2018-01-03 09:09:11

麻雀可能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留鸟了,不仅在我国,整个欧亚大陆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我们常见的麻雀又叫家麻雀,体长一般不超过15公分,雄鸟的顶冠和尾羽呈灰色,其耳无黑色斑块,喉部及上胸黑色较多;雌鸟色淡,胸色较浅、两侧有黑色的纵纹,上背两侧有皮黄色纵纹,尾羽无叉。麻雀喜欢在村庄屋檐下筑巢,与庄稼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他们形影不离。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食物匮乏,麻雀与人争食谷物,政府还专门出台文件,将之与苍蝇、老鼠、蚊子并列为“四害”。大文豪郭沫若曾作过一首《咒麻雀》的打油诗:“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当时曾有某县九万青少年齐出动两天之内消灭七万多只麻雀的新闻报道。后来人们发现麻雀并不“光是偷懒没事做”,它们其实很“勤勉”,一有空就到庄稼地里抓害虫吃,有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还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才给它们“平反昭雪”。
   麻雀曾伴随我的生命一道成长,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珍藏。
   祖屋原来是两进一厢的院落,后来因为失了一场大火,烧毁了前面四间瓦房和东厢房,父亲就在被毁的老屋原址上修建了围墙,还砌了一座颇有气势的门楼,后屋原来的内走廊也外移“一架梁”砌成了砖墙。这样在屋梁上的椽子与椽子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个空隙,麻雀就衔来带茎的草和细软的树枝在这些空隙里筑巢。每天早上可以看见它们成群结队“嗖嗖”地飞出去觅食,晚上听到它们“唧唧”地叫着闹着依次飞回巢穴。
   春天万物复苏,麻雀也从“性情”中苏醒。它们在天井里的腊梅枝头嬉闹,或在井台上追逐。一旦配成了对,麻雀便双宿双飞,长相厮守。雌鸟下了蛋,顾不上恢复体力,便外出觅食;雄鸟就在巢穴里孵蛋,还不时高鸣,吓得其它动物不敢入侵。此时,天井里除了散落的鸡食,再没有可吃的东西。麻雀鬼精得很,先在低空飞行、“侦察”地面情况,见没啥危险,便款款地落下来啄地上残留的细米屑儿。即使遇见一只母鸡带一群鸡雏正在吃食,它们也敢俯冲下来,啄一粒米就飞走,那身姿很有点像蜻蜓点水的样儿。胆大的麻雀见到老母鸡都不怕,一边啄食,一边观察鸡婆的动静,一旦鸡婆伸长脖子啄过来,它们就敏捷地扑打翅膀,旋即跳了起来,让过鸡婆又在其背后落了下继续啄食。
   初夏天刚亮,麻雀就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把我们从睡梦中弄醒。就听到母亲站在天井里喊道:“麻雀都知道要出去觅食了,你们两个讨债鬼还懒在床上不起?赶快起来帮助给猪喂食吧,这牛也该牵出去吃草了!”我和妹妹赶快起床,她负责烧水烫猪食、切草料,搅拌均匀了喂猪。我就从牛栏里牵出牛,骑在牛背上迎着朝霞,到田埂上去放牛。那时麻雀成了我们起床的“司号员”。有时候因为农忙,人感觉特累,想赖床多睡一会儿,便讨厌起麻雀来。
   这时的麻雀有护巢的习性,见到入侵者会玩命似地搏斗。有一次,不知一条青蛇怎么就爬上了屋梁,正在屋檐下游走。只见一只雄雀挡住了蛇的去路,急切地发出怒吼声,引得巢穴里的雏鸟也跟着叫了起来。这只雄鸟就像长坂坡前的张飞,直立着头,不时扑打翅膀,作拼命状。青蛇被这架势都吓呆了,停在那里只吐信子,足有三分钟一动不动,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调头走了。麻雀们顿时欢天喜地鸣叫起来,似在欢庆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
   到了秋天,外面到处是谷物,麻雀根本就“不招家”。它们在田间地头觅食累了,栖在树上就像花朵样儿;落在电线上如同五线谱上的音符。有时它们数十只、数百只不等,在稻草堆上打闹,一遇见人便“轰”的一声飞走了,扬起的秸秆灰弄得行人灰头土脸的。深秋时,母亲腌制萝卜干,麻雀为了增加体内的盐分,就啄食盛在大匾里的咸萝卜。偷吃萝卜也就罢了,不该落下几粒雀粪,惹母亲责怪我们没有看管好,让麻雀钻了空子。秋天的麻雀长膘了,便引得捕猎者上门。天黑风高,他们头戴矿灯,提一支乌统,一抬头,光柱正好落在屋檐下的麻雀身上,一按扳机就是一梭子,麻雀就像一只只面口袋栽了下来。看到食雀者津津有味的样子,我的心便隐隐作痛:“人啊,怎么这么残酷?!”
   过去老家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每年都要下几场大雪。厚厚的雪,清亮了河流,覆盖了村庄,演绎一个冬季的童话。这时麻雀却为食物犯愁了。父亲把天井里雪扫尽,我们在干地上玩一种叫做“斗鸡”游戏。只见小伙伴们把腿弯曲了,用手提住,另一条腿作身体的支撑,再一蹦一颠向前移动,用弯曲的膝盖去顶对手的膝盖,谁双脚落地算谁输。有一次我们正在斗鸡,就见三只麻雀随我们的跳跃节奏,一蹦一跳,在地上寻找散落的爆米花屑吃,那样子一点不怕人,但我们一伸手想捉住它,它就很敏捷地逃走了。我们几个人一合计,想出了一套逮麻雀的妙法:反扣一扇竹匾,用小木棍支撑一点;木棍上系一根细长的尼龙绳,一直逶迤至室内;在竹匾下洒一把白米,待麻雀进来啄食,我们躲在门后一拉绳子,随着竹匾“扑”一声落地,麻雀就被罩住了。再用渔网沿竹匾一侧贴紧地面拉到另一侧,麻雀就在竹匾与渔网之间的空隙里束手就擒了。
   我抓麻雀原不想伤害它,只想它与我做个伴儿。可是被抓的麻雀在鸟笼里不蹦不跳,就萎缩在一角,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给它喂米,它不吃,喂青菜叶,它也不吃,我只得央求母亲把米饭用豆油炒香了,再喂它,它还是不吃。麻雀就这样不吃不喝,直到第三天晚上,我放学回家,再一看鸟笼子,麻雀居然死了!我一阵丧气,同时又为麻雀宁愿赴死也不吃嗟来之食,让人打消豢养它们的念头,使它们同类受益,能够永远享受天空的自由而高兴。
   老家人把小男孩的“小鸡鸡”戏称作“小麻雀”,过去有些上了岁数的人喜欢拿小男孩开心。他们或拿一块饼干,或执一颗糖果在手,逗孩子玩说:“你把麻雀给我摸一下,我就给你饼干、糖吃。”我小时候害羞,任凭大人舌吐莲花,从未让他们摸过“麻雀儿”。我的表弟小灵子见到有零食吃,常常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大人身边,两腿一叉,撩起开裆裤,露出“麻雀”就让人摸。他拿到饼干、糖果,笑咯咯地跑开,放进嘴里就大嚼起来。
   小灵子这种“随和”的性格,让他的人生获利不小。中专毕业的他,先在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上班,厂领导叫他干啥他就干啥,挨了批评从来都不吭声,后来被调入区轻工局做办公室主任,再后来当副局长、局长,最后居然当上了副区长。但他“随和”渐渐地滑了边,尤其当上了区领导,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时不时将权力的“麻雀儿”让别有用心的人“摸”,最后触犯法律,身陷囹圄。
   麻雀机灵、敏捷,富有爱心。它那不畏强权、追求自由的精神令人动容。人要有羞耻感,要有敬畏心,人格、尊严和责任的“麻雀”任何时候都不能让人随便“摸”呢。

共 26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麻雀》,最常见的留鸟,曾被定义为“四害”之一。其实,所谓的益与害在动物本身并没有概念,如蛇吃田鼠,也吃青蛙。所以,麻雀在作者笔下并不可恶,它们活泼可爱有趣,有时为了生存需要而与人“斗智斗勇”,把“麻雀战”运用到极致,意趣盎然,作者回忆这一幕幕,充满对童年的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我们也该为麻雀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家园。文章最后笔锋急转,把麻雀的意义引申到人生,很是值得深思。感谢作者,推荐共赏!【山水神韵:温柔侠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80107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柔侠心        2018-01-03 09:10:08
  欣赏老师美文,非常有趣的描写。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回复1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8-01-03 09:35:30
  谢谢老师精心编辑,敬茶,问好。
2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8-01-03 10:30:47
  学习麻雀好榜样,辛勤觅食整日忙;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昂。
3 楼        文友:沙漠之魂        2018-01-03 10:37:26
  一只只灵活可爱、气节、不驯的麻雀在作者的笔下绘成一幅麻雀趣图。不要触摸权力的“麻雀”令人深思。拜读学习并问候老师。
回复3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8-01-03 10:42:01
  老师客气了。读您的文章,启迪多多。感谢山水,感谢江山,让我受益匪浅。敬茶,问好!
4 楼        文友:gaogao高原        2018-01-03 20:01:07
  假如没有了鸟类,我们抬起头来,还能看到什么?麻雀、百灵鸟所有的鸟类,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问好来日方长老师!新年快乐!2018年吉祥!
爱好文字 喜好写作
回复4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8-01-03 20:50:45
  问高原老师好,您的小说我阅读了,受益匪浅。敬茶,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