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霓虹灯下,孤独的身影不再徘徊(散文)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题记
武卫离开家乡外出经商,算起来近二十个年头了。因为生意忙碌,平常很少回老家,与老同学见面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甚至很多同学自从高中毕业至今从未谋面。这不,零九年平安夜的晚上,数十位老同学在县城最豪华的国际大酒店聚会,若不是相互介绍,平时在大街上行走,就算头碰破了也不认识。一直被同学们戏称为“瘦猴”的叶广林,如今却挺起了青蛙肚;而长得肥头大耳的“猪脑”盛开怀,体重至少减了五十斤,现在身材匀称,步伐矫健,不论你从哪个方向观察,都找不到他过去走起路来像老鸭踩水的影子,据说,这是十年部队生涯锻炼的成果;最令武卫瞠目结舌的,是刘菲燕的变化,毕业的时候,她又矮又胖,今天见到却是婀娜高挑,妩媚动人,瞧那模样,看那气质,恍若是个大明星。武卫心里直犯嘀咕:刘菲燕难道整过容不成?不对呀,整容,只是改变颜面,难道还能增加身高?俗话说,女大十八变。女孩子过了二十岁,甚至结了婚,还有长身高的吗?这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变化,连人的形体都变得今非昔比了!
天有阴晴,月有圆缺,小草秋冬枯萎,来年的春天重新披上绿装。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何况人生二十年呢?二十年的磨砺,改变的不仅是形象,而且还有心理与气质。现任城建局办公室主任的夏流培,读高中时,与武卫同住一个寝室。上过晚自习,他经常不洗脸,不洗脚就往被窝里钻。不讲卫生,不修边幅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当时,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夏邋遢”。时隔二十年,再看看人家夏流培,全身上下,西装革履,皆是国际名牌,特别是那大背头,梳理的整整齐齐,喷洒的保湿啫喱水,油光可鉴,俨然是位私企老总,亦或是黑社会老大。今晚相聚一起的数十位同学,谁有他清楚、光鲜?那位见了女生脸就红的害羞的小男生董立华,现已爬到县文化局副局长的位子了。也许是工作的需要,经常与文艺界的美眉靓仔打交道的缘故,经过数年洗礼,胆子大多了,而且,还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这不,刚进酒店的时候,他双眼就直勾勾地盯上了刘菲燕。入席的时候,他拼命似的挤在刘菲燕身旁的座位上,冲着她胁肩谄笑,殷情倍至。还有那位寡言少语,不苟言笑的“老夫子”陆学梓,三两白酒下肚后,竟在酒席上眉飞色舞地讲起荤段子。事后,武卫才得知陆学梓已离异三年了。平时在单位上班,他总是默默无闻。可是,一上了酒席,他就会滔滔不绝,信口雌黄。那是压抑的爆发,寂寞的释放啊!
同学聚会,除了叙旧,就是神侃。官运亨通者,踌躇满志,神采飞扬;财运当道者,挥金如土,纸醉金迷;碌碌无为者,有的为生活疲于奔命,诅咒世道不公;有的则破罐子破摔,游戏人生,得过且过。那晚聚会的数十位同学,除了武卫外,其余的都是科班出身。也就是说,他们都在吃“皇粮”,将来退休能拿到养老金的。而武卫是个商人,一日不经营,就不会有钞票入账的。等他年老了,不能奔波了,生活的保障只得靠现在去储蓄。所以,当同学们喝得兴致正浓,聊得开心正欢的时候,武卫找了借口,离开了酒店。他心里清楚,在酒店多呆一刻,就意味着多透支他一刻的生命。因为,他已跨入不惑之年的行列,以后岁月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他而言,都是弥足珍贵。他决定紧紧抓住时间野马的缰绳,与它赛跑,将年少时错过的一切追回来。
武卫下了电梯,走出酒店,被凉风一吹,昏沉的头脑清醒了许多。今晚是平安夜,小小山城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商业区的主干道上,人如海,车如流。“香格里拉”浴场巨型霓虹灯广告,就像海浪在起伏滚动;“夜来香”KTV霓虹灯随着激越的DJ音乐在有节奏地闪烁跳跃;“月亮湾”洗脚城霓虹灯,则像几只粉红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不由得让行人驻足,想象城中的那份温馨,那份疯狂……
武卫孤单的身影在不断闪烁的霓虹灯下来回徘徊,他的思想也像脱缰的野马在草原上任意驰骋。他想走进“香格里拉”,冲冲浪,洗个桑拿,放松筋骨;他又想登上“夜来香”,大吼一声“我是来自北方的狼”;他更想步入“月亮湾”,捏捏脚,敲敲背,享受另番浪漫。可是,他突然想起自己年过四十,还有一桩未竟的事业;想起同学们的高谈阔论以及深藏他们内心深处的诸多无奈;想起夜深人静,依然守着店堂的妻子以及在她身旁做作业的尚未成年的女儿;想起住在乡下瘫痪多年的母亲以及年老体弱的父亲。想到这些,武卫心中刚刚升起的那份欲望,那份冲动,忽然安分起来。
武卫不再徘徊,而是转动孤单的身影,离开霓虹灯闪烁的地方,消失在熙熙攘攘、行色匆匆的人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