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乡下疗病的记忆【随笔】
临近新年,天还不太冷。俗话说:“数九寒天”,往年这个时候,就是不下雪也已经滴水成冰了。今年的冬天,气候有点反常,算是一个暖冬。时令已经二九了,而天气反到比一九要暖和一些。
进入冬季以来,没有下过一场雪。下午,天气最热的时候,竟然连阴哇里结的冰也渐渐融化了,仿佛到了春天,可谓数九寒天小阳春。
这种天气,最容易让人感冒。感冒一下子流行起来了。单位里的同事,好多个感冒了。医院里人满为患,感冒的病人比往年多得多。
这场流感里,我也没能辛免。元旦放假的几天,是我感冒最厉害的时候。放假的第一天,头疼、发烧,四肢酸痛,一会儿发热,一会儿发冷,一切感冒的症状都表现了出来。元月二日晚上,病魔折磨的我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整个人处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中。一年当中,我不轻易感冒。一旦感冒,症状往往很强烈,就是在服药治疗的情况下,没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是不会好起来的。
夜很深了,难以入睡。失眠的我,想起小时候乡村治病的很多事来。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七十年代,乡下的日子很苦。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时间里,父辈们都要上地干活挣工分。年底的时候,只有劳力多的人家能分到一些现金,而大部分人家的日子都过的紧巴巴的。
乡下的日子好对付。拿看病来说,不管那家有人病了,只要不是要命的大病,都不到大队的保健站或公社的卫生院去治疗。像感冒这样的小病,在乡下人的眼里根本算不上是病,能抗则抗。实在抗不过去时,就用一些土办法来治疗。这些土办法往往也有作用,很神奇,居然还能治好病。
这些神奇的治病方法,我亲眼见到或亲身经历的就有好几种。“解灸”是其中之一。童年的记忆中,我大伯是村上解灸的高手,我亲眼见过他为父亲解灸的全过程。
有一天,父亲感冒了,在土炕上盖着被子睡觉。他太难受了,让我去请大伯给他解灸。大伯到来后,让父亲坐起身,脱去衣服,露一条胳膊出来。大伯用双手交替着,从上而下在父亲的胳膊上往下捋。待捋到五到六分钟时,再在这条胳膊上从上到下用一种细麻绳用力缠绕到手腕的地方。这时,被缠绕的这条胳膊的血液都集中在手部,手上每个指头都被聚集的血液肿涨起来。大伯用一根针把父亲这只手的中指扎破。这时,被扎的手指上就会流出乌黑乌黑的血液来。大伯用手挤着放完这个指头上的乌血。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在父亲另一条胳膊上施法。这样,整个解灸的过程结束了。奇特的是,父亲的感冒不用吃药,用这种治疗方法之后,渐渐好起来了。
还有一种喝童子尿的治病方法。暂且不论此法卫生与否,不论荒诞不荒诞。在老家甘肃凉州区的乡下,70年代至80年代初,这种做法还很盛行。在医疗很普及的今天,乡下有些老年人竟然还有用这种方法治病的。
喝童子尿是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记的小时候,我的尿也曾经被别人喝过。其方法是,村庄里有人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时,就在村子里找一个五六岁以下的男孩,用喝男孩的尿治病。
当然,喝童子尿是有讲究的。必须是男孩子早晨起床后第一次的尿。接到碗里的尿是清亮的金黄色透明的液体。找一块或二块比鸽子蛋大一点的小石子,洗净后放在炉火中烧。直到石子被炉火烧的通红后,用火钳夹起烧红的石子放进盛尿的碗里,“噗”的一声,尿液顷刻间在碗里沸腾起来。待沸腾过后,取出石子,拿一个碗清除尿液中的沉淀物后,让患者乘热把处理过的童子尿喝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毛病,竟然也被神奇般地治好了。
诸如此类的千奇百怪的治病方法,在我童年的乡下老家还有好多。这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忍辱负重、土里刨食的农民,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长期与大自然、与疾病斗争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中国的中医学想必也是这样形成的吧。
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都好了。就拿看病来说,农村人也与城市居民、在职职工一样,能享受到国家的医疗保障。过去乡下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让人心酸的土法治疗疾病的历史,永远成为我童年生活中的一段抹不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