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关于“平稳着陆”(随笔)
昨天在班上午餐,一位年轻的领导干部坐在我对面,关心地问我还有多长时间退休(他是我工作中的知己,生活中的朋友,且同名同姓)?我说下个月。他随后说太羡慕老大哥了,平稳着陆,走进属于自己的天地了。我则笑着调侃道从来就没飞起过,何谈着陆?他一听笑了,说对,你一直走在“陆地”上。如此肯定的一句话,让我想起了以下。
“着陆”,本是指飞机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因存在安全因素,能否安全降落应也就是能否“平安着陆”。引申到政治领域就是说在岗者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退休了,没有遇到任何“麻烦”,自保晚节至离开工作岗位。为什么要把一个纯物理运动名词贴上思想政治化标签,无疑是其内涵的重要性。飞机飞得再高再远,着陆时稍有差错就会机毁人亡;而一位在岗者,工作几十年,就要退休却因自己不检点,被组织“拿下”,思想政治命运毁在着陆时,可谓是功亏一篑,后悔莫及。
十八大以来,反腐重拳出击,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反腐成为舌尖上的突出话题,舆论进一步倒逼反腐的纵深推进,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不少“老虎”“苍蝇”“蚁贪”“硕鼠”被浮出水面,当然不乏隐蔽贪腐也“赤裸裸”的暴露在阳光下。反腐的高压态势,“平稳着陆”已成为不少即将退休离岗之人的最大愿望。
“平稳着陆”不是杞人忧天”。《中国纪检监察报》题为《官员退休等于“平安着陆”的美梦该醒了》的报道,给某些还做木头梦者敲响了警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少退休或退居二线的官员被调查。仅副省级及以上高官便有倪发科、郭永祥、陈柏槐、阳宝华、赵少麟等人”。退休后都被调查,让在位领导干部捏把汗。思想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掮客者以人情为名,拉拉扯扯,勾肩搭背,互通款曲,大搞权钱交易,利益输送,以企图腐蚀干部,达到“双赢”。一方面来自执纪监督的“火眼金睛”,另一方面来自“糖衣炮弹”的腐蚀。领导干部成为贪与廉之间的平衡木,加之曾经的人情之弊,让领导干部不得不祈求“平稳着陆”。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权力永远是一把双刃剑,持剑之人用的好就是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用不好就是自己刺自己的“刺客”。特别是一手能遮天的“一把手”,把公权当做私器。公心本该为民,却为己。如此的不安分,恰好撞到了反腐败“零容忍”的今天,与岗位职责背道而驰,会被百姓诟病,必然也会惶恐“平稳着陆”。
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退休享受天伦之乐无可厚非,而“平稳着陆”也是领导干部,退休之际水到渠成的事。作为在职在岗者,要想不让“平稳着陆”成为退休时的忧虑,就应该时常上紧自律“发条”,敲响慎独“警钟”,为其“平稳着陆”修建好“降落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