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巩连喜牛棚办公(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巩连喜牛棚办公(散文)


作者:孙巨才 进士,6592.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45发表时间:2018-01-07 09:18:34

1960年冬天,巩连喜主动请缨,来到重灾区武陟县担任县委书记。当时武陟县农村处于建国以来经济上最困难的时候,浮肿病增多,非正常死亡人口到处都是,牲畜绝大多数被人杀光。为了不影响明年的春耕生产,巩连喜向全县人民发出了“保人保畜”的号召,并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做出了具体安排。
   会议过后,公社和大队干部都做了强有力的工作,“保人”目标成绩显著,“保畜”任务没法完成,饿急了眼的群众什么也不顾,害畜、杀畜的行为愈演愈烈,眼看就要到了牲畜灭绝的边缘。
   巩连喜对此心急如焚,他认为光坐在办公室里空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还是应该把办公室搬到牲口房去,在牛棚里办公,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保畜的真经。他了解到小董村有个年过花甲的老饲养员爱畜如命,保畜工作特别出色,于是就化装成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喂牲口的中年人,要到老饲养员那里登门拜师。
   那一天刚刚傍黑,小董大队15生产队的牲口房里就来了一位廋高个的饲养员。只见他头戴着一顶光露出两眼的黑毡猴帽,身穿着一件肩头露套的撅肚棉袄,腰间紧扎着一条粗粗的草绳,大腰棉裤上补丁摞补丁,双脚上趿拉着苇缨草鞋。他进门来问清了老人的姓名后,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了一个响头,声称自己饲养的两头黄牛气息奄奄,束手无策,特来拜师求救,不收下他这个徒弟就一直跪着不起来。老人念他心诚,就认下了他这个徒弟,双手把他搀了起来。这个徒弟嘴甜手勤,老伯(本地音bai)老伯喊个不停,不是喂牛就是垫圈,眼色灵巧,脚手不闲,不一会儿就干得满头大汗。老人对他啧啧称赞,笑逐颜开。老人心疼地为徒弟擦汗,叫他歇歇。徒弟把牛病的各种症状与治法问了个遍,老人知无不言,言必秘方,把个徒弟惊奇得不得了。师徒二人越说越投机,徒弟不经意间把话题转到了“保畜”上来。老人长长叹了一口气说:“人祸呀人祸,人快饿死了,连砖头瓦渣也想啃一啃,何况是好吃的牲畜哩。牲口是哑巴畜类,比人好欺负,人吃它是为了求活命。杀死一头牲口就能救活很多条人命,所以人们都在想方设法暗害和杀掉牲口了。不先让人们有粮吃保住活命,这些牲口想神法儿也难保住。”一番话说得徒弟心服口服,连连点头。徒弟问:“除了让人有保命粮之外,还有啥法儿能够保畜?”老人答道:“方法多得很,就看用不用。一是保证每头牲口要有定量饲料;二是以大队为单位集中饲养,便于饲养员互相监督,加强管理,干部进牛棚驻守,以保证牲口料不被人偷吃偷拿;三是兽医包队包畜,建立责任追究制;四是饲养员分工包畜,重奖重罚;五是组织民兵夜间保卫巡逻,以防外人偷盗牲口或暗中破坏……”师徒俩越说越热火,越讨论越细致,一直到鸡叫唤还说个不停。天刚蒙蒙亮,徒弟对老人感激不尽,直说老人帮了大忙,让他在这里取到了保畜真经,回家去抢救牲畜一定不会有问题。再三拜谢,悄然离去。
   没停两天,公社召开各村大、小队干部和全体饲养员会议,传达贯彻县委书记主持制定的红头文件《武陟县保畜工作实施细则》,那位老饲养员在会上越听越纳闷,心里说这个县委书记实在太神了,制定的文件上写的比咱饲养员心里想的还细致,真说到咱饲养员心窝里去了,文件上写的办法确实管用,保畜工作一定能够搞好。
   到了来年春天,各村保存下来的牲畜膘肥体壮,有力地保证了春耕生产。巩连喜专程来到老饲养员所在的牲口房看望自己的老师。当陪同干部告诉老人,他的徒弟就是县委书记巩连喜时,老人不由得瞪大了双眼,顿时热泪盈眶,满怀深情地说:“巩连喜书记呀,你不光是武陟县三十六万人民的救命恩人,而且也是武陟县所有牲畜的救命恩人,武陟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

共 14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叙述巩连喜为了保护各村牲畜,乔装成饲养员,向有丰富饲养经验的老人拜师学艺,积极采纳老人的建议,将牲畜集中管理,专人负责,还制定了全县保畜细则,有效地保护耕畜,保证了春耕生产,社员们也渡过特困时期,应该记住巩连喜这样的好书记。六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平很低,国家搞两弹一星,大炼钢铁,三面红旗。当时似乎时机不成熟,条件也不具备,两弹一星一举成功,中国人的腰杆一下就直起来了。这段历史值得回忆。作者抓住了要点,条理清晰,感情饱满。好文、推荐阅读!【编辑:湘西古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湘西古痴        2018-01-07 09:21:29
  文章很有可读性,感情丰富。问好作者,周末愉快。期待精彩纷呈。
回复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07 09:49:10
  感谢湘西古痴老师的辛勤编辑与热情推荐。
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07 09:56:00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现场办公,措施符合实际,这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巩连喜就是这个传统的认真实践者。现在的基层干部应该向他学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