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小米的生活随笔(随笔)
一、愤怒是一种能力
为一件事情憋屈着,难过着,在肚子里百转千回地纠结着,怎么想,似乎也应该到了忍无可忍的边缘地步了,该到了愤怒,咆哮,发火,站起来反击的时候了。
不过,这时候却忽然发觉,一个人的愤怒情绪,也和羽翼动物的振翅一样,其实是一种能力,翅膀耷拉的太久了,压抑的太久了,搁置的太久了,想要用它的时候,这才发现这种能力竟然已经渐渐丧失掉了。
手想扬起来,却扬不起来了,手扬起来了,却攥不成拳头了,或者攥成了拳头,打出去却是软绵绵的,没有爆发力了。迸发不出勇气和力量的拳头,打出去又有什么作用呢?
再多的棱角,有时候都会被有心无力的生活现实给渐渐磨平。曾经的豪情万丈,会为了某些人、某些事的不公平而感到愤怒的情怀,那些冲动,燃烧的激情——慢慢地都消逝在年轮中,在看得太多了以后,就会变得习以为常。严峻的生活中,让人感到有心无力的事情,实在是有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会了妥协,学会了面对现实,并不断地改变和调整着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
这样的改变和所谓的适应,让我们获得了暂时的平静和某种安慰。慢慢地,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情绪也就渐渐成了习惯,久而久之,沉默和冷酷就会在我们的身体里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位置。从收敛锋芒,到习惯沉默,再到冷酷薄情,最终,那个曾经激情四射的自己,那个满怀热情的自己,就再也找不见了。
而当真正需要愤怒和应该感到愤怒的时候,也就只剩下了独自承受悲哀的境况了。愤怒是一种能力,如果你还具备这样的能力,请一定要珍惜它,该用的时候也要用用它。
二、活着是一场较量
人生之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人在顺境中时,人站在高处时,会有一种优越的感觉,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难能可贵的是在华丽中还有几分朴素和淡定,俯视着别人的时候,清高中还有几分迁就和随和。身处逆境时,人在低处时,顽强和抗争更是一种生命的本能,难得的是心中不但有希望,更有一份不卑不亢的洒脱和从容。
漫漫人生路,活着,何尝不是一场较量。
顺境中是与心态的较量;逆境中更是与命运,与环境,与心境的多重较量。
快意回首,拂心莫停。身处顺境和逆境其实都是对自我精神和意志的考量。人生,正是在这种种考量中,日趋丰富和日臻完善的。
从来就没有什么完美的人生,但路在脚下,事在人为却是真的!
三、复杂的人和简单的道理
很多事情其实是怕深思熟虑的,有时候就是想得越多,越糊涂,当断不断,必留后患。
所谓道理,其实都是简单和明晰的,常常是复杂的人把简单的道理想复杂了,把简单的事情办复杂了。因为,即便是再复杂的道理和事情,总也会有其核心的理念和精髓所在,当我们从感觉上认为自己面对着的事物是多么庞杂和棘手的时候,其实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重点、核心和本质。
我想要什么,我最终想要的是什么,如果这些我们总是搞不清楚的话,糊涂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迷惑。
糊涂是一种放弃,管它什么简单、复杂,爱咋样就咋样吧,随便就好。而随便,到了一定程度上,反倒是随机应变和随遇而安了。
迷惑却是一种挣扎,是拼命想理顺复杂的、让人不解的道理、事物时,又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来,找不到主心骨,却又放不下,是一种极为纠结的心理状态。
简单的人只是有可能犯犯糊涂,常常越是复杂的人,才越是容易感到迷惑,越是容易搞不清楚简单的道理,越是容易把原本简单的道理人为的复杂化了,直至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愈是纠结愈是迷惑,痛苦和烦恼也大多由此而生吧。
四、怕
怕,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一共有三个:一个是畏惧;一个是担心;还有一个是表示大概、也许的疑惑或猜想。
无论是从食物链的生态学规律来看,还是从平常所说的“一物降一物”的人生道理来看,只要是自然界的生物,就不会有绝对的什么都不怕之说。当然也包括人。有一句话是那么说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可见,连天和地都不怕的人,也还是不敢说就什么都不怕了。
正因为这个“怕”字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只有“害怕”之意,这就使“怕”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了。就算一个人再怎么不怕,无所畏惧,但是在“担心”这一层意思上,是永远也无法完全逃脱掉的。说的再具体一点,你自己可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安危,甚至不怕生死,但是谁能说,谁敢说,自己会不怕父母、孩子的苦累和安危生死的呢,恐怕谁也不敢那么说吧。即便说出来的,一定也是出于种种无奈,万不得已,其实内心深处恐怕也是做不到的。
人,除了自己的不怕,对于与自己亲密的人和事来说,这个“怕”字其实是经常会被用上的。小到怕家人的冷暖,大到怕亲人的生死安危,都是因为关心,因为惦念,因为不舍,才会感到“怕”啊!
怕是一种畏惧,更是一种担心,有怕才有所牵挂,有怕才有所爱,有怕才更有人情味吧。
五、伤
最近看到有本书上说,每个人其实都有令人不堪的一面。也许是真的吧,因为说到这里,我的脑海中霎时就浮现出了一张习惯了化妆的脸,却还没来得及化妆的状态。突然的连我自己都感到奇怪。
好多事是这样吧,只要你自己不在意,别人其实也不会在意的,即使在意,也不会在意很久。人的本性已经决定了,通常对自己事情的关心程度远远胜于对别人事情的关心程度,所以,若背上一个在意别人看法的包袱,实在是很不值得,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人活一辈子,谁身上没几道伤呢?再深的伤口,只要还没到了致命的地步,岁月都会让它慢慢的结痂,然后那些结痂也会慢慢的脱落,直到最后只剩下了一两道疤痕。那些疤痕,在阴天下雨的时候,偶尔也许还会隐隐作痛,但那也只是一种提醒,提醒自己不要轻易忘记那些伤痛的由来而已。
真正的放下绝不是彻底的忘记,而是当你再一次想起的时候,已找不见当初的感觉了,会记住什么得由不得你,会放下什么也由不得你,要等“心”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