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夜的最后一章(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夜的最后一章(散文)


作者:七匠 白丁,6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38发表时间:2018-01-10 09:16:05

【丹枫】夜的最后一章(散文) 今晚,不知乘月归来的有几人,落月却真的是摇情满江树。
   四遭的虫鸣充斥在耳际两畔,却丝毫没有一点让人心生厌烦的意思来。看来,一直以来禽虫是没有什么过错的,错的却永远是我们这一边,我们心情有点不畅之际,视它们的声音为搅乱自己心情的罪魁祸首,却在自己春风得意之时,反将禽虫的聒噪视为自己的赞美之歌。
   乡间的小泥土路,因为本来的高低崎岖,在月色下泛着光,似水般流向了一旁,白天样子虽然有点不大好看,然而到了夜间却正是这些粗糙坑洼在大放着光芒。两旁的玉米如树般伸展着长长的叶径,吸收着日月的光华,这会似乎都能感觉到他们呼吸的脉搏。玉米的径杆在微风下婆娑一片,如浪般捲翻,似缎般丝滑。
   六月的盛夏,白日里的日头很是毒辣的晒倒下去一片,晒蔫了如掌的梧桐,晒爬了霸道的瓜蔓,也晒垂了草木的琼枝。到了夜间,这就好多了,人类倚床卧榻,呼声连连,万物生灵可就热闹起来了。
   玉米树挺直了杆腰,白天毒辣的日头让他们穿不得好看的衣服,夜幕的降临,他们换上了葱绿的盛装,将自己精心的打扮,多姿迎人,微风拂过,集体扭起来了细腰,莎莎一片。畔道旁麦头沉甸甸的浸透在如水的凉风里,熟麦的香味一缕缕袭来,闻着香味,似乎尝到了白花花的馒头。
   独自背着双手,踱着步子,踩着月光,很是要好。
   这会月朗星稀,正是“听取蛙声一片”的好时候,忽然想起了那句“十里蛙声出山泉”来,不可否认,青蛙的样子是不大可爱,然而蛙声却是出奇的好听,晚上他们躲藏在田野里,浅一声,深一声,演奏着大自然的交响曲。
   造物主总是这么的公平,样子不大出众的青蛙,反让历代文人雅客不吝啬自己的笔墨,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妙篇。
   诗学姚合、贾岛的赵师秀,这个“鬼才”的皇室血脉,笔端一绕,墨汁萦绕,写下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青草嫩嫩,塘水涟漪,却只有处处的蛙声陪伴。唐代的贾弇,更是了得,直接是将“蛙声作管弦”。辛弃疾这位比肩李清照女士的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更是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当然,如果说这些诗人词客对青蛙的钟爱还是偏于他的声音的话,那毛泽东的那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就不简单是对蛙声的赞誉了。
   理学大家的王阳明,更是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的概念,发挥得淋漓极致了,他的那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如果照了他老人家的意思,那今晚的一切光景,都是造物主赏赐于我得了。
   这会,盈满如盘的月亮,已经爬过了树梢,天地间立马变得更敞亮了。一切都变得更加的清晰了,反倒是青蛙的声音慢慢地压了下去。周际顿时一时的寂静,脚踩在路旁的荒草上,软绵绵、轻颠颠,竟然发出了“吱吱”的声响。
   阵阵芬芳从山坡上袭来,扭头望去,正是槐花的香味,素白的花瓣隐隐乍现,顿时觉得大地融入一片温馨的夜色中。白儿的忙碌与烦愁,瞬间觉得被这如水的凉风轻轻涤荡去了大半。

共 12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乘月归来,四遭的虫鸣充斥在耳际两畔,使他想到人在心情好的时候会感觉虫鸣像音乐一样动听,而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虫鸣就被视为搅乱自己心情的罪魁祸首。作者接下来描述乡间小路、玉米树和即将成熟的麦子,是那样的鲜活,可知作者的心情是好的。心情好就心胸旷达,浮想两篇,作者独自背着双手,踱着步子,看月朗星稀,正是“听取蛙声一片”的好时候,于是古人咏蛙的妙句纷至沓来,连毛泽东的那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也漂至脑海……全篇文字精炼,想象丰富,如诗如画,沉静之美,思索之宜,超凡脱俗,令人向往!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1-10 09:17:02
  全篇文字精炼,想象丰富,如诗如画,沉静之美,思索之宜,超凡脱俗,令人向往!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