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捞紫泥(散文)

编辑推荐 【军警】捞紫泥(散文) ————儿时记忆


作者:王志江 童生,93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77发表时间:2018-01-12 17:59:25
摘要: 紫泥虽然是由水草等腐质物形成,但极具营养价值,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肥料,尤其是对改良沙地土壤结构和增加花生等农作物的产量具有其他肥料不可代替的作用。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如今很多传统的农村劳动,基本都消失了。临近年关,数九寒天,很多人都准备安安逸逸的过年了。记得小时候,几乎没有这么闲暇,这么轻松,这个时节正是生产队组织社员捞紫泥的时候。
   紫泥,乍一听,好像是制作泥人或瓷器的用土,其实不然,它是一种深藏于水坑和湖底的水草腐质物,因为颜色紫黑,所以家乡的人们就称它为紫泥。
   紫泥虽然是由水草等腐质物形成,但极具营养价值,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肥料,尤其是对改良沙地土壤结构和增加花生等农作物的产量具有其他肥料不可代替的作用。年关时节,寒风凌冽,冰冻三尺,生产队里已经没有什么农活了。为了来年春耕夏种储备肥料,社员们一大早就到村西五里远的大汀(废掉的水库)去捞紫泥。
   大汀紧靠韩家山背侧,据说58年为了治理沙河,省里在这里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水库,后惟恐蓄水量太大,一旦溃坝而难以保证下游生命和财产安全,不久就炸毁了。水库虽然没了,但这里却形成了面积近10公里沼泽地和几个大小不等的湖坑。
   夏秋季节库底各种野草丛生、水草萋萋,经过上游河水的猛烈冲击,日久浸泡腐烂,渐渐沉积湖(汀)底,就形成了黑褐色的紫泥了。
   因这时正值学校放寒假,我和伙伴们也都有幸参加并门睹了过挖紫泥的整不过程。记得早饭后,大家扛上铁锹、铁镐、铁钎,还有捞拎(一端长长的松木杆,一端是个网兜)等工具,三五成群,浩浩荡荡奔向西大汀,进入场地后,队长会根据年龄及体力状况,将社员们分成若干个小组,一部分有经验的人负责在冰面上凿开冰洞,一部分有力气的人负责将捞拎插入冰洞捞出紫泥,一部分老少或妇女则负责把稀沥沥的紫泥运选到平坦的土地上晾晒。整个劳动分工明确,协调有序,由于天短,日头落的早,加之离村子远,挖紫泥都是一气呵成,中午只是原地暂短休息,不回家、不吃饭,一直干到下午四点才收工,尽管一天的劳动很疲惫,但这些疲惫早被劳动中的欢歌笑语化解的一干二净。
   一坨坨紫泥,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干晾晒,再由生产队的大马车运到耕地,待到春年花开,播种时就变成绝美的有机肥料了。
  

共 8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儿时的事情,为什么会记忆深刻,那是因为,儿时的生活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且故事中还带有一些科学常识,让喜欢动脑思考的孩子们充满好奇和梦想。王老师小时候聪明绝顶,对一些儿时的记忆总是留有好感。《捞紫泥》虽不是孩子们做的事情,但大人做的事情对孩子们探求知识很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赏读推荐!感谢赐稿!问好!祝福!【编辑:林雨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8-01-12 17:59:51
  《捞紫泥》虽不是孩子们做的事情,但大人做的事情对孩子们探求知识很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赏读推荐!感谢赐稿!问好!祝福!
林雨荷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