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论成就感(随笔)
对于成就感,汉语的解释是: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但笔者过去总认为有成就感者,是在某一方面或就某件事,取得了重大的被社会和大多数人认可的举动或业绩,且有相当的粉丝或媒体跟进捧场造势,从而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自豪或骄傲。但昨天经历的一件事,让我对成就感有了颠覆性解读,主要是在“重大”两个字上。
昨天(2018年1月12日)0点10分,我正在梳理得到的腐败线索,突然,进来一条微信。我一看是一幅画(附此文后),看到后知道是一位家里资款丰盈,但她却熟视无睹,视画画为生命的画家画的画。我不懂画,但若干年前,知道她画水彩画,且大多是非常好看的牡丹花,求者趋之若鹜,我还求得一幅,因家宅较小(整宅建筑面积仅39.16平方米),珍藏至今没有装裱。但我们已有两年没见过面(她家外地有事业),只是偶尔在微信上“微”一下。这么晚了,她发我这幅画是什么意思呢?让我立即欣赏?深更半夜的,我也不是画痴,要是不立即欣赏那她不是白发了吗。正在琢磨之际,她的微信又进来了。
“张哥大才子早上好,请给我的画起个名呗,参加展览用。”三个抱拳拜托表情。这时,我才明白她可能才创作完此画,着急起名,想起了不才的我。我苦笑的想你把张哥当成“酿名斋”的起名师了吗?我可是名符其实的画盲加名盲啊!但在她的恭维之下,虚荣之心又让我内心蠢蠢欲动(我多么丑陋的内心,在此昭然若揭)。于是立即回复“画的太好了,你想要表达什么主题?”时间是0点38分。可是我等到0点43分还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于是,我凭着虚荣之胆起名二个,发微信二条。一条是“《出域》或《去机场》可以吗。过去离开西藏都是徒步或骑马,现在是坐车去机场”;另一条是“从抚顺到沈阳桃仙机场就得先坐大巴到沈阳机场”。
说心里话,我完全是在画盲的心态下起的名。对与不对,我都无法给自己一个有信心的解释。也许是人作为高级动物,对好奇有着敏感的追逐,微信发出后,我就等待她的回音。2点40分,画家的她回复微信“张哥我觉得你起的出域比较好,我就是想表达现在较高的生活水平。”终于得到了认可。于是,我高兴的把此画微信和与画家的文字微信展示给起夜后未眠的妻子看,并把我起名叫《出域》和《去机场》的界定告诉了妻子(妻子与画家也相识多年)。妻子看完画后,说还算贴边,同时,对画家的才华肯定了一番。当然,吃醋的味道也散发出来:“你不是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吗?”我则哈哈笑着回应道,这句话说的专利只属于你一个人。
画家画的名子有了,但因我确实是画盲,此画我冒蒙认为是国画,又认为是工笔,但不敢确定。于是,又有了以下微信往复:
“你画的是国画吧?”
“我指的是《出域》,对吗?”
“请回话。”
“是的张哥。”
以上所叙,就是改变我对成就感认识的,就是“小小”的一件事情也会让人们产生成就感的。
记得前不久,与一同仁谈起我掌握的违纪线索,同仁说这些线索要全部查到位,你的成就可大了。我则反驳道:“会有查实那一天的,那是不远的将来。因为我要决心似铁地用后半生,向中央纪委举报、跟踪所掌握的每条线索的查处情况。但不会有成就感的。有的是耻辱感,耻辱我党有这么多腐败分子和蛀虫”
正义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亮剑”的勇敢。你在此也许能相信,被亮的剑,“它”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