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七绝三首·乒乓颂》的创作动机及始末(杂文随笔)
在肇庆市端州区有这么一群退休老人,缘于对乒乓球运动的无限热爱和对健康身体的强烈渴望,自发组织了一个旨在通过乒乓球运动来强身健体、对抗自然衰老,消除寂寞、增进友谊的群体——夕阳红乒乓球联盟。乒乓球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国球,自从容国团为我国夺得世界体育比赛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以来,我国乒乓球运动健儿一直雄霸全球。乒乓球运动集娱乐性、健身性、社交性等多种作用于一身,对身体素质要求不高,但凡能走路的人都可以参加;因此,乒乓球运动是一项老少咸宜的体育运动。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参加乒乓球运动尤为合适:既可以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对抗疾病;又可以磨炼意志,陶冶情操;还可以增进友谊,消除孤独,减少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由于乒乓球运动的诸多妙处,很多体弱多病,步履蹒跚甚至老态龙钟,即使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乒乓球的老年人也纷纷加入到“夕阳红”这支队伍中来。这群乒乓球“发烧友”在一个天生一副热心肠、被大家尊称为“强哥”的群主的带领下,不服老,不认命,在为社会、为家庭无怨无悔地默默付出,贡献余热的同时,充分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乒乓球运动。在练球和球技切磋中,球友们相帮相扶,相互鼓励,共同进退,一个个炼成了铁打的身躯,变成了生活的强者,共同演奏出一曲铿锵有力清越激昂的夕阳红乒乓球颂歌。
本人虽然还没有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却因为身体孱弱而有幸成为乒乓球联盟中的一员,并因此而获益匪浅,感受颇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我的心中萌生了这样一个愿望:把自己在乒乓球联盟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成诗篇,热情地讴歌洒满在自己周围的这一片绚丽夺目的夕阳红。只可惜囿于自己胸无点墨,文笔拙劣,一直未能如愿。
2018年新年伊始,练球归来,见社区一群棋友正在榕树下兴致勃勃地围观象棋博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好友中素有“臭棋篓子”之称的我自然不愿意错过这种机会,便忍不住奋力挤进人群中观战。一开始,红黑双方棋逢对手,旗鼓相当:两个棋友因为以前经常交手,深知对方实力,都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双方都深壁固垒,楚河汉界,相互对峙;局势就这样僵持着,谁也没能从对手那里捞着什么便宜。良久,红方突然发难,率先挑起战端,双方阵营都先后被对方撕开了一个口子。至此,局势骤变,红黑双方短兵相接,混战厮杀;直至打得难分难解,天昏地暗,以致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而此时,率先挑起战端的红方,伤亡尤为惨烈,除了两个残兵和几个只能负责保护老帅却不能过河攻城掠阵的相仕外,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灭了。可是,红方却正是依靠这两个仅剩的残兵联起手来,相互掩护,比肩作战,骁勇无比,直捣黑方老巢擒拿敌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围观者一片唏嘘,我心中却豁然开朗,灵感顿现:这棋盘上的两个残兵不正像是两个相互搀扶,勇往直前的的残腿之兵么?如同由各自缺了一条腿的“乒”和“乓”两个鸳鸯字组合成抗打耐摔的乒乓球一样,我们这些“老弱残”不也正是借助乒乓球的互练而炼成了“金刚不坏”的身躯么?我们的乒乓球联盟不也正是由一个个“老弱残”通过练球和球技切磋,相搀相扶,增进了友谊,凝聚成了一个铁打不散的组织么?我欣喜若狂,顿时萌生了作诗的冲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组拙劣的所谓诗歌,实为拙手之偶得。
其中第一首《乒乓之恋》谱写了一曲黄昏恋歌,诗歌讲述了两个因失偶而变得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老人,因为对乒乓球的共同爱好而走到了一起,在乒乓球对练和技艺切磋中产生了感情,磨合成了一对恋人,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执手相依,笑看夕阳红的故事。诗句中的“公主”是指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塑造的人物铁扇公主。之所以用“神仙扇”来比喻乒乓球拍,一是因为打乒乓球的挥拍动作看起来像扇扇子一样;二是因为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是一把可以灭火消灾的宝扇,而打乒乓球则是一项可以强身健体的运动,球友们通过扇“乒乓扇”不仅可以驱赶病魔还可以收获友谊和快乐,所以,乒乓球拍在球友们眼里简直就成了一把“神仙扇”;三是因为球友们人手一把“神仙扇”,个个都像个快乐的活神仙。我们的球友既能拥有携手同老、相伴终生的爱情,又能像神仙一般幸福快乐、潇洒而又精彩地活着,直至长命百岁。人生美满若此,夫复何求?真可谓“羡煞鸳鸯羡煞仙”呀!
第二首《乒乓无悔》讲述的是一对年逾古稀的夫妇不畏严寒坚持冬运的故事:在冬天的一个早晨,红日虽然已经爬上了远处起起伏伏的山峦的腰身,露出了一张婴儿般红扑扑的稚脸,但是天气却依然异常的寒冷。在偌大的星湖湖面中央飘浮着一只白色的橡皮筏,橡皮筏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曳,远远望去,疑似在北国寒冬的湖面上那些飘浮着的、尚未完全融化的残余冰块。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那些习惯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成双成对飞来星湖戏水弄日、精心调和水“火”的鸳鸯们早已销声匿迹,不知躲到哪个角落越冬去了,一对年逾古稀的夫妻却在湖边的公园里快快乐乐地打乒乓球锻炼身体。诗中第一句“羸驼昂首驮红日”中的“羸驼”指代形似骆驼的山峦,远处山峦那深深凹陷着的腰身背负着刚刚升起的太阳,仿佛一匹瘦弱的骆驼昂着头负重前行,这“羸驼”象征着我们乒乓球群里那些虽然已经退休却依然为社会、为家庭默默地付出、像夕阳一样散发着余热的步履蹒跚的球友们;“红日”意指球友们肩上挑着的担子和背负着的责任,也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第二句以“老媪”指代星湖之水,是因为柔弱的湖水既像一个老妇人柔弱的身体,又像一个性情温柔的老祖母对儿孙辈的慈爱,而湖面上那些被风吹起的涟漪,既像一个老祖母慈祥的笑容,又像无情岁月刻在她脸上的皱纹;以“玉婴”指代飘浮在湖面上的“冰块”,是因为冰块如同玉石一般光滑润泽,恰似婴儿娇嫩的肌肤,而冰块是由水变成的,水和冰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故而“老媪舒怀抱玉婴”之说便顺理成章了。第三句中的“弄火鸳鸯”的“火”字指的是湖中的日影。诗中之所以会撷取形同“羸驼驮日”和神似“老媪抱婴”这样的一组意境,是因为诗中所描写的这对主人公的原型是一对退休已将近二十年、就连儿子、儿媳也接近了退休年龄的四代同堂的老人。他们为人乐观,开朗健谈。几十年来,他们一直热心参加公益活动,退休后也不改本色,在社区里经常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心系家庭,疼爱儿孙,虽然自己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却还老是抢着分担家务,照看重孙。他们常常自豪地说,他们养大了儿子,带大了孙子,现在又在照看着重孙,这一辈子太值了!前年大年三十,一家四代人正热热闹闹地围在一起吃团年饭,享用美味佳肴。突然,只听见“哐当”一声,老爷子手中的饭碗掉到地上摔碎了。“大吉利是!碎碎平安!!”老太婆连忙站起来合掌祈福道。话音刚落,大家正要跟着祈福附和“碎碎平安”,却见老爷子眼歪嘴邪的,一下子歪倒在老太太身旁,不停地抽搐着。“坏了,爷爷中风!”孙子见多识广,知道老爷子这病征定是中风无疑,便立刻打通了120叫来救护车送去第一人民医院抢救。病愈出院后,像大多数中风病人一样,老爷子留下了中风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只好瘫躺在床上听天由命。老太婆不信命,硬是把老伴从床上拉了起来,让他一只手拉着自己,一只手扶着三脚拐杖练习走路。每天一两个小时,如此天天坚持锻炼。大约过了半年,老爷子便能够丢开拐杖自己一个人一瘸一拐地独立行走了。后来,老太婆听说乒乓球运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身体恢复特别有效,便搀扶着老爷子到处去打乒乓球。社区娱乐场啦,体育馆啦,公园啦,总之,城区里只要有乒乓球台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就这样,无论严寒酷暑,只要一有空,这对老夫老妻便一定会出来打乒乓球。到现在,老爷子除了腿脚还不够利落外,身体特别结实,棒棒的,比中风之前还要好。这就是我们夕阳红乒乓球友的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虽然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经退休,但是大家并没有因此而完全卸下肩上的担子,依然为社会、为家庭在默默地付出,贡献余热。与此同时,球友们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坚持锻炼,把自己融入“乒乓球联盟”这个快乐健康的大家庭中,让自己的晚年活得有滋有味,潇潇洒洒,正在为自己的人生故事撰写一个精彩的结尾,就像那夕阳西下霞满天一般绚丽多彩,不虚此生。纵然有一天我们不得不依依离去,可当我们回顾来时路时,也定会无怨无悔!
第三首《乒乓永年》讲述了我们乒乓球群里这些“老弱残”在打乒乓球的运动中发扬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精神,一个个都从中受益,炼出了一副强壮的筋骨以求延年益寿的故事。诗句中第一句“弱水相依刚玉硬”的表面意思是指“两点水”旁加个“水”字而变成“冰”字,水是非常柔弱的东西,而冰则是像刚玉一般坚硬的东西;象征着两个孱弱的人携起手来,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一样可以变得坚不可摧,攻无不克。第二句“残兵互炼铁球坚”有两重意思:一是指由残腿的“乒”字和“乓”字组成的乒乓球像铁铸的圆球一样抗打耐摔,二是指两个腿脚不利索的孱弱的老人通过乒乓球互练炼出了一副铁打的身躯。第三、第四句采用了夸张手法,是为了表达这么一层意思:只要我们把身体炼强壮了,自然就会长命百岁;便是那个传说中掌管人间生老病死、号称“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的阎王爷亲自来“点卯”,其奈我何?
以上这些长篇累赘、啰里啰嗦的文字就是我创作《七绝三首·乒乓颂》的动机及始末。生性慵懒、懒于读书、疏于笔耕的我,惶惶然,生怕文笔拙劣,用词欠妥,以致辞不达意,白白辜负了眼前这一片绚丽灿烂的夕阳美景。附《七绝三首·乒乓颂》原文如下:
七绝三首·乒乓颂
(一)乒乓之恋
两个残兵联妙偶,鸳鸯合璧铸佳球。
借来公主神仙扇,舞动人间康乐秋。
(二)乒乓无悔
羸驼昂首驮红日,老媪舒怀抱玉婴。
弄火鸳鸯藏迹影,古稀伉俪戏残兵。
(三)乒乓永年
弱水相依刚玉硬,残兵互炼铁球坚。
阎王羞愤陈天帝,御赐吾曹度永年。
(注:三首绝句均采用平水韵,其中第一首和第三首为仄起首句不入韵,第二首为平起首句不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