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赏析】一幅绽放诗意的乡村风情画

精品 【赏析】一幅绽放诗意的乡村风情画 ——赏读绿雨如丝的绝品散文《村庄的印记》有感


作者:心灵飞鸿 秀才,140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78发表时间:2018-01-14 21:07:29
摘要:这个柴垛、这口老锅、这缕炊烟,既让我领略了乡村的美,复活了我脑海里与乡村有关的朴质、厚实、温暖、恬淡的记忆,更让我欣赏了一幅绽放诗意的乡村风情画。


   读《村庄的印记》,被作者独特的视角、清新的语言吸引,更被这幅绽放诗意的乡村风情画震撼。
   作者以村庄的记忆为纸张,以浓浓的乡情为笔墨,以村庄的柴垛、老锅、炊烟为感光点,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一幅既朴质又饱含诗意的乡村风情图,使恬淡、朴拙的农家生活平添了诗情画意美。
   为使画面更生动逼真,富有诗意,作者巧用比喻、拟人手法,赋予柴垛、老锅、炊烟以敦实、沉稳、飘逸的特点。把柴垛比作村庄的太阳,生动厚实的柴垛给每个家庭带来温暖。把老锅比作村庄的眼睛,见证了村庄变迁,盛放着庄稼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些新颖富有诗意的词句,赋予寻常物以人性美,人情美,使画面有了灵魂和韵味。
   四季中与柴垛有关的记忆,使得这幅画面有了细节,有了内涵。“一家一户,一门一院,柴垛们,站成了村庄的风景,小院的卫士。”这贴切的比喻,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柴垛给村庄带来的朴质之美,又抒发了对守卫家园温暖的柴垛的颂赞之情。一个“站”字,再次赋予柴垛人的性格,诗情画意,尽在其中。让我想起村口那一溜溜大大小小的柴垛,真像是村庄的哨兵呢;还有拄着拐棍儿,提着篮子,裹着小脚,颤巍巍走到柴垛旁扯麦草的老奶奶;还有小伙伴们在柴垛间,捉迷藏的情景……这些久违的记忆,也染上了浓浓的诗意,让我陪感温暖。
   老锅的不凡身世,父亲判断好锅的妙方,老锅的不浅阅历,也让画面中的这口锅有了深度、厚度,甚至有了纹理。“可见,在岁月中游走的一口锅,更像是一个农田里锄禾而归的庄稼汉,脸色黝黑,肩宽膀圆,胸膛结实。再冰冷的年月,再生硬的日子,往锅里一放,经灶火一煮,就化开了,就绵软了。”这生动贴切,别出心裁的比喻,让锅有了庄稼汉的朴实、厚重、坚韧,个性鲜明,画面鲜活逼真。读着这些文字,我眼中也出现了母亲日日做饭的那口老锅,那里也承载着我童年甜蜜、美好的记忆,眼前也浮现出父亲那黝黑的终日劳作的脸庞……记忆中的村庄更清晰、可感,萌生了去看望,描绘我心中村庄的冲动。
   人们凭着炊烟的颜色、形状就能判断出柴火的材质,饭食的种类,那该是多敏锐的洞察力啊!烟火中三奶奶、永富爷爷的笑,还有母亲贴饼子时那娴熟、干练、优美的动作,都使这画面有了质感,有了张力,有了烟火气息。“而此时,烟囱里的炊烟,缱绻在落日的余晖里。一阵轻风,炊烟像穿着薄纱的舞女,舒展变换出曼妙的舞姿。‘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村庄成了一首朦胧的小诗。”这“缱绻”活化了炊烟与落日的恩爱情谊,为这幅画面涂上了温暖浪漫富有诗意的底色。把风中的炊烟比作舞女,满含对炊烟的颂赞喜爱;把炊烟缭绕的村庄比作朦胧小诗,既贴切又空灵唯美,诗情画意尽现。是呀,炊烟是乡村的味道,对于放学后孩子、下地归来的庄稼人,那味道该是多亲切啊!妈妈的爱,女人们的温情,在这炊烟里升腾,加浓,变厚……这炊烟,这人间烟火,让我更想念天堂里的妈妈!
   在这幅风情画中,作者不只描绘了这三种有形的村庄印记,而且始终把这三者以及它们与庄稼人生活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结在一起,它们既有独立的个体美,又相互依托,共同绘出农家和谐完美的生活画面,这画面更被浓浓的乡情熏染得满是诗意。
   “外面的柴垛越高越大,老锅的经历就越厚越满,屋顶的炊烟也就越丰腴……表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生活品得有滋有味。柴垛,老锅,炊烟,庄户人家境殷实的标志。”既生动准确地描摹了这三者之间以及它们与庄户人家生活的密切关系,更点明了它们作为村庄印记的真正原因,也使画面有了史诗的情味。
   “柴垛是妻子,老锅是丈夫。柴垛的功效,柴垛的美貌,要靠老锅来体现……女人柴垛温柔体贴,老锅男人就干净利落……老锅用博大和深沉表达生活的圆满,回馈给柴垛相濡以沫的忠诚。它们同甘共苦,将庄稼人的日子酝酿得活色生香,蒸煮得鲜香味美。”这哪里是在写景状物,分明是在抒情,在描绘人物,字里行间,满是感恩颂赞之情,只有深爱这片土地的人,才会在每一个物品上寄寓庄稼人勤劳奉献的精神品质。这幅画,也才有了神韵,才有了镌刻心灵的诗情美!
   “屋顶的炊烟,是柴垛与老锅养育的子女。飘荡的炊烟,是村庄舞动的‘旗帜’,袅娜的炊烟,是村庄悠长的呼吸,携着温暖的炊烟,带着家的消息。柴垛醒了,灶火亮了,老锅开了,炊烟高了,太阳红了。”这些比喻、拟人句,既具体生动描绘了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又新颖别致,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动态美,诗意的真纯!
   “朴素清新的早晨,静谧温柔的黄昏,宁静安宁的日子,柴垛,站成了村庄的雕塑,老锅放出厚实祥和的光泽。它们的身后,一根根炊烟,如一条条缭绕的丝线,编织成拙朴富庶的家园,站在了云的上面。”如果说前面的描绘,是作者引领我们近距离欣赏这幅乡村风情画,那么这段描绘,则是作者以优美富有诗意的语言,将这些印记定格在家园的拙朴富庶中,定格在读者的脑海中,同时也是在引领我们共同描绘更美的新农村画卷!
   这个柴垛、这口老锅、这缕炊烟,既让我领略了乡村的美,复活了我脑海里与乡村有关的朴质、厚实、温暖、恬淡的记忆,更让我欣赏了一幅绽放诗意的乡村风情画。

共 20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阅读这篇赏析文章,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村庄的印记》多方面的美。首先,文章引述具体的描写语言,解读了这篇散文展现出的农村生活的特质美;然后,文章从词语运用、修辞、抒情方式等角度,解读了这篇散文在语言等方面的张力效果,体现了文章具有的阅读美。文章引述得体,解读到位,是一篇值得阅读的赏析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1500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14 21:21:19
  读了这篇文章,我分享了文章中的乡村之美,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如何写乡村散文的深度思考。谢谢老师,辛苦了,期待着老师更多赏析文章的到来。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1-14 21:27:39
  乡村是我们的根,这篇描绘村庄的文字,复活了我心中村庄的记忆。感谢春雨老师的精彩编按和留评,辛苦了,奉茶!
2 楼        文友:看海听涛        2018-01-16 07:08:17
  在作者的眼中,《村庄的印记》是一幅绽发诗意的乡村风情画。而在我看来,这篇赏析佳作也是一首律动诗兴的乡村交响乐。老锅、柴垛、炊烟都被作者解读出更深沉厚重的意蕴,被再次赋予了灵动的生命,使乡村的晨暮、庄稼人的朴拙更加生动的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篇赏析语言优美,结章精巧,构思巧妙,扬抑得当。非常不错,教科书一样的赏析佳作,学习了,受益非浅!
看海听涛
回复2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1-16 11:23:59
  感谢鼓励留评!童年生活在乡村,在赏析时尽量把记忆中的乡村与作者眼中的乡村关联对接,体会其中的真情妙思。能写出这篇短文,更应感谢滋养我的山水社团和写下如此美文的作者绿雨如丝。
3 楼        文友:樱雪        2018-01-16 08:14:50
  赏析文短小精湛,道出了乡村诗一般的美,并为我们道出了赏析的关键点,非常棒,祝贺斩获精品,期待更多好文,祝老师天天开心。。。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3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1-16 11:29:45
  感谢老师留评鼓励!定当努力,多读多写。问候老师,祝福开心每天!
4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18-01-16 16:36:09
  感谢飞鸿老师耐心品读。只有对农村生活感同身受,才能写出农村题材的赏析文章。老师独到的赏析,使我的作品增色,让我领略了你独特的视角。辛苦了!
5 楼        文友:秋日枫红        2018-01-23 14:11:11
  欣赏佳作,感佩才情!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