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力派写手选拔赛】淘宝随想(随笔)
月初,进入二九,可能是年纪老了,上街穿的衣服比一般人多,比过去多,觉得负重感很难受,80多岁,好像感到人过五年就是一个阶段,自我感觉较七十多岁时有了变化。这辈子还没赶过时髦,没穿过羽绒服。在网上搜搜,看看羽绒服的功能,很不错,就有了跃跃欲试买一件的感觉。
新闻里听说过淘宝,电脑还不错,才注意到主页就有,历历在目。可能读者会哑然失笑:这么土,大家早就去逛,甚至天天逛、天天淘了。
头一次逛淘宝,凭借早在电话号码登录互联网的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了丰富上网经验的本老朽,很快就在淘宝网上找到了男士服装-冬季外衣-羽绒服的栏目,打开,在那么多照片、那么多价格、那么多服饰样式里寻找,终于相中了一款,于是就根据提示购买了一件。
头一次网购,后来孩孙们知道了,在家族群里都说这个年纪还网购真是活到老学到老,赶时髦了。儿媳还说,他们家就她会淘宝。我哈哈一笑说,大概是女士的专利吧。还告诉我,在手机下载淘宝,可以看到物流运送的记录,于是又下载了这个APP。
在淘宝网里果然看到提示四五天还在购买时“物流揽货”,觉得怎么这样慢啊,后来有了“运输中”的告知,直到第十一天才看到“物流员在派货”,上午来了物流送货员……
拿货时,不放心,当面打开看看,在他忙着给我们小区其他客户打电话的空闲间,和物流员聊天,他说这些日子大雪连绵,车子不敢开,后来开出来了也行驶很慢。我想,高速是不错,可是能由高铁甚至飞机送货就好了。当然,大概是成本的问题,消费者的运费就不能免了。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在新闻里听说过,美国有的人每天上下班都是坐飞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我们人均收入不足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可是“从物价收入比”来看物价比人家高,也就是人家的物价对比收入,就显得低多了,这大概就是成本高,物流只能是用这种“老的”运输形式了。
衣服穿了一下,上街走走,看看是不是能解决里面少穿点还能不冷。我只穿了一件羊毛衬衣套上羽绒服,走了两站路就感到要出汗了,这件衣服宣传的还真不假,四十度保温!
可是觉得穿在身上有点紧有点短。看看街上的老人们,都穿的长到屁股上的外衣,我这样穿不太随大流吧。回家对着镜子,左看看右看看,还是觉得不错,短,显得精神,和街上年轻人穿着一样。这也是我的观点。我喜欢和年轻一些的人交朋友,和年轻的红颜做知己,打扮总是在年轻十岁的年纪甚至年轻20岁的年纪上。人们还是把自己弄得年轻一些,在镜子面前照照,就有了健康长寿的乐趣啊。顿时觉得上淘宝都晚了很多年!
衣服紧身,倒是觉得不太行。于是上“我的淘宝”找商家问问能不能换宽一些的。客服来了,是“巨无霸男装官方店”,让我高兴的是,客服不厌其烦,而且一句一个“亲”字,足足聊了21分钟。这倒使我很意外,比体制内的、国企的客服可耐心多了。我问了许多问题,当然,最后谈到如何换的手续时,品牌“花花公子”的标牌早已扔进了垃圾桶,去了集中地点,没法换大一些的衣服了。人家还安慰我说,想办法网上卖出去,再来买大一些的。有个网叫“闲鱼”,可以出卖二手货去看看……惹得我哈哈大笑,真是很满意的聊天!
这个衣服不太合身使得我有了想法,互联体+的大咖们,如果知道了,会不会弄个网上试穿的,就好像能在实体店里那样,网上能照到我,能把看到的衣服穿上,感觉一下。早听孩子们说过,他们就是先到街上大商场去试衣服,然后再网上买。不过,能这样在网上试穿,那么已经冷冷清清的实体店,不是要关门了么?唉,瞎出主意,不知多少营业员要失业了。打住吧,泱泱大国,有多少人能搞高科技去就业啊,绝大部分还是打工者的水平啊,加上现在推广的机器人,那么,真不敢往下想了……
1.今天居然可以买到真货--我前年临近春节,到波司登专卖店,1400元买了一件波司登羽绒短大衣,老重,每次刚穿上身,老冷--寒风中,老是有一种上当的阴冷感觉。
2.今天居然可以当面打开验货--今天的快递,只要外包装没坏,先签字,立马启动电瓶车一溜烟……
3.6年前,亲眼看见巨无霸工厂(武汉长江二桥徐家棚过去大概3站)关门。
4.今天实体经济的大规模萧条、从业人员大规模失业,并不是有了网购,有了虚拟经济、有了机器人经济的吞噬--网购、虚拟经济、机器人经济,都是经济发达、现代化的标志--中国的今天,是虚拟与实体经济,一起完蛋!
老师好兴致,淘了宝,暖暖的;发表了作品,照样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