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大郎烧饼(随笔)
看到一家新开的店,上书阳谷正宗“武大郎烧饼”,右下角更有更人生疑的“NO.138店”就进去了。
看到这家,刚开业的,所谓的大郎烧饼,其实就是白面油饼内加肉馅,据年轻的老板,神秘秘地笑着说是祖传秘方,看了看这个略显魁梧的小伙子,感慨阳谷武大郎后代基因的优秀,好吃再来哈,今天买四赠一搞活动。
其实,在我们这儿,我以前买过各种版本的大郎烧饼数次,有像我们山东淄博的那种煎饼类的焦干的芝麻饼,薄薄的,据说在烧热的石头烙熟的;有像和成略软的发面,上面洒星星点点的芝麻,在吊炉里用木炭火烧熟,混有枣木、梨木的气息;还有的则是油饼包鸡蛋或钉子肉馅。真正的大郎烧饼,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书上无从考证,看过《水浒传》,甚至《金瓶梅》,找寻探索大郎烧饼的做法,形状,寻寻觅觅寻不到踪迹,书中称为炊饼,炊,意同烧,反正都用火把它做熟吧,大郎烧饼,只是一个名词,是一个几百年前一个从清河到阳谷用以糊口的很卑微,很辛苦的吃食,看到电视剧中,貌若就是白馒头,蒸熟的,嗐,那叫馒头不就得了,干嘛文绉绉地叫“炊”饼呢。
挺好吃的东西,又不贵,干嘛非得挂上个无从考证的祖先呢,若是“东坡肉”、“屈原鸡”也就罢了,离我们这么近的阳谷我倒真没去过,听说那儿有一个破败的木楼,名曰狮子楼,有扮矮的短腿大郎,也有穿戏装的潘金莲,有小二卖酒,据说,阳谷还为这争取非物质遗产呢。
冠名,则可能身价增加不少,就象某制造业的鞋子,冠上意大利进口类的,摇身为国际品牌,衣服也是拗口的阿迪达斯类的读不通顺的这斯那奇的,倒是我们第一夫人,穿了个我们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品牌,大概是“例外”,以其良好的品质,赢得了品牌的赞誉。
希望真的有一天,大郎烧饼不再冠名大郎,就象北关小学附近开了二十多年店的火烧店,就是我们当地的,他做这个时还是个小伙子,现在他的孩子大的在某事业单位上班,小的读大学了,远远近近的,他那儿的火烧,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皮酥里嫩,有口劲,吃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