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四周年】游武汉东湖(散文)
今天是五月三十号,我们去参观了湖北博物馆,然后到湖北东湖,我对老伴说:天堂西湖都看过了,还看啥东湖。谁知东湖并不比西湖差,游人也不少,这里还有个屈原纪念馆,我是奔着屈原纪念馆去的,今天端午节,应该去祭奠一下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我们先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湖北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展示博物馆。
两千四百年前,我们祖先用智慧、血汗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古代文明。作为今人的我们,应该继承先人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向世人证明中国无愧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东湖边,馆藏文物近9千余件,大多具有地方特色。其中较珍贵的有反映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实的实物和领导人的信札、手稿以及照片、报刊;太平天国的纪年武器和城门石刻;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布告、入城证和一部分文献。在历史文物方面,最突出的是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漆器等,尤以屈家岭文化、楚国历史和古代乐器等方面的藏品最为典型,其中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和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大型成套编钟极为珍贵,出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珍视。
越王勾践剑作为建国以来湖北省出土的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其当之无愧的原因,不仅在于剑本身所具有的精美绝伦的工艺价值,还由于剑主人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显赫的经历,那便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越王勾践在忍受了三年的屈辱生活后回到越国,在大臣范蠡、文种的辅佐下,卧薪尝胆、励志图强,用艰苦的生活磨练自己的意志。每天夜里,他睡在柴堆上,意志消沉时,就尝一尝苦胆以激励自己,经过十年忍辱负重、十年韬光养晦,终于使越国由弱转强。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率精兵灭了吴国,迫使吴王夫差以剑自刎,并进而成就了越国霸业。
从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特别是他发奋图强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代代相传,脍炙人口,延续至今。这种精神经过两千多年来许许多多仁人志士的继承和发扬,升华为知耻而后勇、奋发以图强的民族精神,汇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宝库。越王勾践剑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无可辩驳地展示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是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也是武汉市一座光彩夺目的标志性建筑和对外开放的一大精品名牌景观。丰富并且有着地方特色的珍贵藏品,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显著成就,使本馆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世界上最庞大的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翘楚之作越王勾践剑、地质年代早于北京人的郧县人头骨化石等,管内展品都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具有世界意义。看了博物馆简介和导游的讲解,在博物馆匆匆转了一圈,我们就奔往武汉东湖。
武汉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据介绍其湖面约为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湾之称。东湖的湖面广阔,风景优美,东湖可被分为听涛、落雁、白马、磨山、吹笛、珞洪六个景区,但是现在对外开放的只有听涛和磨山两大景区。
进入了东湖的大门后,我们也就进入了听涛风景区,我们在东湖标志前拍照,以示我们来过东湖。我们顺着黄鹂湾慢行,这里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绿树成荫,诗情画意,游人如织。
继续往东,我们就到了听涛轩,听涛轩的周围种有翠竹、苍松,在迎湖面石砌的护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东坡居士书写的“松坡”二字的青石坡,石板上方有几株苍翠的劲松,挺立在陡峭的岩石岸边,为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韵。在听涛轩的斜对面就是水云乡。我们一路奔波,我的腿脚痛疼,走走歇歇老伴不停的给我拍照,有时我实在不想进入镜头,就扭脸作态,老伴笑骂我傻老太。
走过荷风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座三层绿瓦圆柱的楼阁,这就是听涛游览区的中心----行吟阁。它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建的,说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会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开始十分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怀王提出一些治国方针,对内实行“举贤授能”的政策,对外实行“联齐抗秦”的战略,由于实施他这一套正确的方针,使得楚国一度强盛。而后来屈原却受到了小人的排挤,被放逐到江北,在楚襄王继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远的江南。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在江南过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国家的沦亡,于农历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罗江怀石投江,以身殉国,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保留了一个民族特色十分浓郁的端午节,而现在的武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特意为他修建了这座行吟阁,行吟阁前是屈原的塑像,通高达6.8米,塑像表现了屈原昂首视天、举步欲行,吟《天问》的神态,流露出诗人被放逐后悲愤郁结的心情。
我们坐在屈原的雕塑前的石凳上小息,补充能量。越歇越累,我们互相拉起对方,拾阶而上,互相搀扶着登上行吟阁。在行吟阁里有屈原的画像以及生平简介,还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
由于行吟阁过落羽桥是一块天然的三角洲,依地势建有一个扇形的长廊,而又临近湖岸,所以取名为“濒湖画廊”。画廊后金桂夹道,可直达屈原纪念馆。
我们游览完以行吟阁为中心的行吟泽畔后,顺路往前,就是东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解放后,毛主席经常到武汉来视察,大都住在东湖风景区内,他曾在当时的听涛酒家吃过武昌鱼,1956年他的《水调歌头.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名句。
放眼远眺,碧波万倾,水面上的船上升起了硕大的氢气球,有人吊在气球上飞行,然后点水再飞起,看起来很危险。我们沿着湖边慢行,湖边的绿草地上游人铺好地毯,一家人坐下休息嘻嘻,孩子们在一旁跑来跑去。据介绍现在东湖四周已有亭、台、楼、阁和各种建筑设施70多处,可谓是亭台楼馆金碧交辉,园林花囿争芳竟艳。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被,浓郁的荆楚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是东湖风景区使游客流连忘返,我们终于走出了东湖的大门,准备下一站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