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会说话的馒头(散文)
一
早晨刚睡醒,习惯地翻出朋友圈,比我勤快的人真不少。宏波老师晒出几张图片,尽是漂亮的玩偶,奇妙的是,这不是普通的玩偶,而是大家最熟悉的大馒头!“盆友”们也都好奇,点赞不已。
馒头着实让人“眼馋”,可不只是“嘴馋”。正巧早餐还没有计划,何不买上两个馒头?想好了,便V了一下宏波,问那样馒头可是真的?宏波说确是真的,就在红旗市场里,图片是他前天路过时拍的。他还特别提醒我,买的人很多,想买,一定要早点去。
红旗市场,不就在我家很近的地方吗?
我披上衣服,因为昨夜刚刚下了一场小雪,便穿上厚底防滑雪地鞋,戴上口罩,忙忙火火下了楼。
从住处到红旗市场,步行不过20分钟就到了。这是县城里一条狭长的马路市场,从西向东,连接了新民街、民族街和人民街的三条马路,长约2000余米。食品、百货、服装、日杂、珠宝、瓷器、银行、旅店、洗浴、会馆,商户淋漓,一应之所,悉数可见。早市快餐店更多,不知道宏波说的那家馒头店在哪里?
我便从新民街上的红旗市场西大门进来,随着熙攘的人群,沿街路两侧寻找。一边走一边逛着风景,不时有熟识的见面打个招呼。
乡下老家起早赶来卖冻豆腐的老于看见我,隔着两丈远就打招呼,非要往我手里塞两块冻豆腐,老于的豆腐可是行当里头等货,不光是口感好,特别是人好,凡买豆腐的,不光冲着他的豆腐,就是冲着他的人,也不好意思买别人家的。我笑着,如何能白拿人家豆腐呢?便要付钱,老于百般不允,便只好拿他一块。看着手里的豆腐,想起来了,有一次顺便买了别人家的豆腐,路过市场时,让老于碰见了。
去年下乡慰问过的贫困户孙二坨子,见到我异常地亲热,一把拉住我,问长问短。我倒是没有认出他,待他说了三五句话才想起来。孙二坨子本名叫孙煜曦,念书时,因为名字笔画多,墨水一写就浸湿一片,大家就给他起外号孙二坨子。今年开春村干部帮他在县城里租了个咸菜摊子,听说小生意做得挺滋润。印象里此人性格很木讷,不爱说话。却不想做生意一年来变化这么大。其实也不奇怪,毕竟孙二坨子也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只是因为家里困难,毕业后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孙二坨子笑问我怎么有闲情来逛早市场了,我说要买几个玩偶馒头,走了半截街,却没有找到地方。
孙二坨子咯咯地笑着说:“原来你也要买小司馒头店的玩偶馒头啊,您这时候才来,怕买不到了呢?”
“那个铺子在哪儿,他家馒头卖得那样火吗?”
“过了民族街,往前大约300米距人民街口不太远处就找到了;您走快些,或许还能买着。”
还有那么远?我挤过人流缝隙,两边的风景不再看,加紧了脚步,往人民街方向走。
二
“大爷,吃早餐进屋吧!大爷,新出锅的庆丰包子,进屋尝尝吧!”
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在我身前,伸开胳臂似拦未拦地挡住了我。
“噢,小姑娘,大爷今早不吃包子了。”我向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解释一下,便要绕过她。
却不想这小女孩竟然伸手拉住了我的衣袖,“大爷,您不认识我了吗?”
“呃?小姑娘,你认识我?”这个小女孩很漂亮,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红扑扑的脸蛋,拉着我衣袖露出来的小手胖乎乎的,看上去非常可爱。可是我哪里能认得她呢?
“大爷,您真忘了?上星期你在我家吃包子,我还少您三元钱呢。”小女孩说话不慌不忙,满脸认真相。
“呵呵,原来是你这个小精灵啊,你还记得那三元钱呢,我早都不记得了,不须记着!”
“那不行,不能亏顾客的!您如果觉得我家的包子好吃,就再来吃一回,一起结了;要不,您等着,我给你找钱去。”小女孩说着,转身就要进店里拿钱去。
看着小女孩可爱的样子,真有点不在她家消费就不尽人情的意思。于是,我笑着招呼小女孩,“喂,小姑娘,别急着跑,担心摔着,我再买你家几个包子,打包!”
“好,谢谢大爷!”小女孩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进了包子铺。屋里坐满了吃早餐的客人,窗口还有十几个排队等着买包子的人,小女孩的妈妈正不停地招呼着客人。
小女孩进了柜台里,拉过妈妈,兴奋地指着我说:“妈妈,那天咱们欠人家三元钱的大爷被我找到了,快给他找钱吧!我的任务也完成了!”
“哈哈,看这孩子说的!姑娘,难怪你生意做得这样好,连孩子心都这样细,而且这样讲信用!行了,不用找钱,我再买十个包子!”
“好啊,谢谢大爷!上次少您三元,这次您再交七元,我给您装十一个,赠送一个!”
“啊哟,这可不行,我还得给你一元!”
“不要了,说是送您的,就送您的,孩子的一点心意!”小女孩的妈妈一边满意地看着女儿,一边真诚地劝我不要再给钱了。这可倒是好,前天她欠我的,今天我又欠她的,这个包子铺真是其乐融融啊。
我拎着包子,转身刚要离开,想起了买馒头的事,便回头对还在向我摆手说拜拜的小女孩说:“等着,大爷买玩偶馒头去,回头也送你两个。”
“好啊,大爷,我也喜欢玩偶馒头,那家的馒头会哭!会笑!还会说话呢!”
“是吗,连庆丰包子女儿都这样夸人家馒头啊,那我可得马上去买,再见了,小姑娘!”
三
从新民街大门进来,走了大约20分钟了,才过了一半的路程,早知道那家馒头店的位置,从人民街口进来就好了,我担心真就买不到玩偶馒头。
在民族路口,正是上班早高峰,一辆路虎把一个送外卖的摩托车刮翻在雪地里地上撒了一摊子盒饭,小伙子痛苦地蹲在摩托车前,手上出了一些血,地上也有几片雪团渗着殷红。开路虎的中年妇女,一手插着腰,一手拿着手机大声骂。起初我还以为是骂受伤的小伙子,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骂她老公。
我从不喜欢围观“无聊”的事,便绕过拥挤人群车辆,朝着人民街方向继续走。此时,早市高峰期已经过去了,人流渐渐稀疏起来,走路不会碰撞。我暗忖,此时玩偶馒头也定然买不到了。刚才走得急,身上已经出了汗,索性不着急了,慢下脚步,一边走,一边观察两边商户的摆设。春节虽说还有一个月,可是商人们已经开始营造喜庆的气氛,披红挂彩。
“大姐,您拎着的是玩偶馒头吧?真漂亮啊!是在前边那家店里买的吗?”
两个五十几岁的大姐碰到一起,一边走一边招呼着。
玩偶馒头?顺着声音,一眼看见前面一位大姐手里拎着一个食品袋子,隔着透明的袋子,一个个玩偶馒头兴奋地抱在一起,好像是彼此在欢快地亲热。
“是啊,今天赶得巧,总算买到了,我外孙特喜欢这玩偶馒头!”
还能买到玩偶馒头?我可要快去!一高兴,我顾不得路滑,也忘记了快到五十岁了的年龄,居然小跑了起来,差点没把手里还拎着的包子忘了。
在距人民街口六七十米的地方,一家早餐店,新装饰的塑钢门窗玻璃上,张贴了一片大大小小的玩偶形象,不注意观察,还以为这是谁家幼儿园。可是在门口,却分明摆了五大摞竹篾蒸笼。我猜这家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玩偶馒头铺子吧。
店铺门口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女子站在蒸笼后面,看我这边望,便笑盈盈地招呼:“大叔,进店买馒头啊!”
“噢,你这里卖馒头吗?”
“哈哈,对呀,要不然您看”,一边笑着一边指着蒸笼。
我也痴笑刚才这话问的离谱。眼前这个年轻女子,十分朴素,身上的白大褂和昨夜刚下过的雪一样洁白。隔着玻璃,看得见店里面摆设的也干干净净,透明整洁,虽然里面还坐着几桌吃早餐的客人。
我也笑了,问:“是你家卖玩偶馒头吗?”
“是啊,这里就是小司玩偶馒头,您要买玩偶馒头吗?”
“还有了么?”我竟然没有回答她是,还是不是。
“哎呦,大叔,真不巧,您晚了一步,玩偶馒头卖光了。”
哦!我好像是遇到多大事儿似的叹了口气,怪自己走路耽误了:“你那馒头可有样品吗?”
“您要看看样品,这倒是有,您进屋里来,看看留样柜里,是今天新放进的,准备卫生检查的。”
“怎么,你们家食品还都留样?”
“是啊,必须的!”
“好好好!”我暗自钦佩这家店主还遵守卫生制度,“我看看那玩偶馒头。”
年轻女子向店里召唤出一个更年轻的姑娘来,让她带我去看留样柜里的样品。
我问,外面那个是老板娘?姑娘说,是,不过她不喜欢别人叫她老板娘,她是我姐。
柜子里面的食物样品,有蔬菜,肉食,蛋奶,分着几个格子存放。我猜她们是把我当成哪个上级检查食品安全的领导微服私访来了,态度特别恭敬。
“您这里有玩偶馒头吗?”
“有啊,在这个食盒里。”说着,打开了里面食盒,这是一个不透明的食盒,是卫生部门专门派发的,带有存放日期的盒子。盒子上面覆着两层生态面巾纸,揭开面巾纸,下面是一个不透光的一次性食品专用餐盒。
“请领导检查,您看,还有热乎气呢,肯定是今天的食品。”姑娘的话确定了她们真的把我当做检查卫生的领导了。
我的脸涨得通红,如果不是先天的黑面孔,一定会被眼前这个姑娘看出来。我怕人家再误会,不好意思地直说:“其实我是想买你家馒头,来晚了,想先看看样品,先饱眼福,哈哈!”
“是这样啊!”姑娘也笑了,“按规定,放进留样柜里的东西,打开都是有时间要求的,不过,既然已经拿出来了,就打开看看吧。”
说着,手麻利地拆开包装盒,里面两个漂亮的玩偶倏然跳了出来,就像雪里钻出来的人参娃娃:一个小白兔,黑色的眼睛;一个小棕色的蹦蹦熊,真是太形象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玩偶。
我刚伸手要摸,姑娘笑了说,这是留样食品,不能摸的。说完,略带歉意地盖上盒子,重新放进柜子里。
我似乎没有看够,连连点头,伸出大拇指,向这家馒头店点赞!
这时,刚才外面穿白大褂的年轻店主进来,看出我的心意,微笑着说:“谢谢大叔这样喜爱我家的玩偶馒头,明天您来,我给您留着。”
我说谢谢,你家玩偶馒头多少钱一个?年轻女店主说,一元钱一个,和平常馒头一样价。
“哦?怎么不多做一些,卖的那么好,完全可以提提价啊。”
年轻女店主笑了,“馒头是用来吃的,样子再好看,也当不了摆设,谁买回家去,舍不得吃,放一天就坏了,扔了浪费。咱们总不能为了赚钱,就什么也不顾了,而且做起来又费工时。”
“你们怎么忽然想起做玩偶馒头来呢?”
“我家店铺上面就是幼儿园,我是学美术的,对这些东西喜爱,那天哄幼儿园的孩子玩,就做了一笼屉,没想到孩子们还真挺喜欢。”
“你们一天做多少个?”
“就做197个。”
“怎么不是200个?”她的话又让我感到新奇。
可是年轻女店主笑笑,没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