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四周年】常回家看看(散文)
常年道;一亩田有个场好,八十岁有妈好。记着歌词中唱到,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颗草,无论年龄大小,只要父母健在都是幸福的。对此我是深有体会,我就是那些幸福人们中的一个,我只想说,有老人的日子真好,好好珍惜,常回家看看。
——题记
妈妈一大早就打电话,不停地唠叨:“华,你别一天天的鼓捣电脑了,那身体越来越不禁折腾,蝇子踢一脚就感冒了,咋就那么不听话呢,难怪人家李子说你。整天的鼓捣,能挣多少钱呀?李子跟你发脾气,想砸了电脑,还不是心疼你么?你咋就不能让人省点心!都奔五十的人了,有点自制力行不?有本事你就别生病,生着病还鼓捣破电脑,你真是……”妈妈噼里啪啦一顿数落,我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一声不吭,我理解妈妈的苦心,其实也是心疼我。只有自己的母亲才会这样说,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着担心、疼爱,这是母爱的关怀,是任何人替代不去的。
这时老公送孩子回来了,看着我接着电话,眼睛里含着泪水,幸灾乐祸地说:“又被妈说了吧?活该,使劲说,不长记性!成天鼓捣破电脑。”我抹了把眼泪,白了他一眼。电话那边妈妈继续在说:“中午回家吃饭吧,你爸买了火锅鸡,你弟他们一家子也回来,你们姐弟俩好久没凑一起了,过来热闹热闹。”
好吧,赶紧收拾收拾,一会儿出发去妈妈家,真的是很久没和弟弟一起陪爸爸妈妈吃顿团圆饭了。车子才驶到妈妈家的那条路口,远远就看到苍老的爸爸站在家门口朝路口这边张望,看到我们过来满脸都堆着笑:“来啦,冷不?快进屋,你妈择菜、洗菜鼓捣半天了。华你去给你妈搭把手,我去买箱子露露给孩子们喝。"说着,爸爸转身就奔小卖店去了。
停好车,才迈进大门口,妈妈就迎出来了,把一双满是皱纹、干巴巴的手往围裙上蹭了蹭,接过我手里的东西,又开始唠叨:“每次都叮嘱你们来时啥也不用买,就是不听,大包小包的,是过日子的人不。感冒好了没?瞧瞧你,脸色这么难看,自己的身体自己不注意,有病了,还不是你自己难受。嘴皮子磨破了也没用,我说就跟没说一样,你也不听……”得,这老太太话匣子打开,就唠叨个没完了。母亲就这样,她对子女总有嘱咐不完的话,因为孩子是他身上掉下来的肉,她每时每刻都在为子女着想,孩子们好好的,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心事,所以妈妈的话是永远说不完的。
走进里屋,妈妈放下手里的东西,又去厢房里拿来一个装满东西的篮子,一股脑把篮子里的花生、栗子、核桃、瓜子、桔子和苹果都倒在了炕上。“吃吧,这些栗子、核桃是你老姨拿来的,前两天给你姑拿去了些,剩下的都留着等你们回来吃,我和你爸牙口不好,不爱吃这些。”就知道妈妈是在说谎,爸爸最爱吃糖炒栗子了,他们就是舍不得自己吃,都省给孩子们。“妈,我们啥也少吃不了,你们该吃就吃,不要啥都给我们留着。”我开始埋怨起妈妈,都那么大岁数了总是舍不得。
其实,说他们舍不得,只是对他们自己舍不得。记得大女儿四岁那年,腿骨被自行车砸折了,去市里医院住院,我们前脚到了医院,后脚爸爸就到了,临走给我留下一万块钱,心疼地说:“在这不比在家,别舍不得,给孩子看好病最重要。不用惦记家里。只要你们过得太太平平的,我们就放心了。”
“老远就听到你吵吵把火的,就不能好好说话,又咋了?”这时爸爸回来了。看到爸爸,我又想起来前几天姑姑告诉我妈妈摔倒了的事,又忍不住埋怨爸爸:“爸,妈妈前几天摔倒了,你咋不告诉我们,怎么不带妈妈去医院检查,有没有伤着骨头啊?”爸爸看我急赤白脸的,赶紧解释,“你先收敛收敛你的臭脾气吧,动不动火星子四溅。你妈摔倒起来,也没伤着骨头,无大碍,告诉你们干啥,去医院还不是花钱找罪受。把你们都叫来也就是到医院折腾一通,结果还是得回家养着,再说你们都忙,你妈也不想让你们担惊受怕的。我和你妈能解决的不需要你们操心,我们也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爸爸的话,让我无言以对。不管啥时候,父母总是为我们着想,我们呢,总是不关心他们,时不时对他们发脾气不说,连常回家看看都做不到,总以为给老人家几块钱或者买点东西就是孝顺了。其实老人需要的不只是你给他们的物质,更多的是一份精神上需求,人老了怕孤独,所以他们期望儿女的陪伴,哪怕是短暂的,父母也会很高兴,安享天伦是老人唯一的希冀。
妈妈每次做了换样的饭菜,都会打电话让我们回去吃,我却总是嫌回家麻烦。父母为的是啥?只是想儿女们回家看看,享受一下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现在父母都老了,他们怕冷清,希望我们多些时间在身边陪着,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些温暖与快乐,我们却连满足老人这点小小的愿望都做不到,心里真是愧得慌。
“锅开咯,可以开饭了。”老公的一句话打破了沉默,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饭桌前,火锅沸腾了,汤水咕嘟咕嘟的向上涌,里面的鸡肉是妈妈早就炖好了的,开锅就可以吃。弟弟把一盆青菜端过来,妈妈不断往锅里添料:“华爱吃豆皮,放点;国头爱吃粉条,来点;李子爱吃籽密,这个得多煮会儿……”妈妈如数家珍般地唠叨着,往不断往锅里添加着各种菜,我们从火锅里把熟了的食物往嘴里塞着,鼓起腮帮子吃着,大快朵颐。爸爸偶尔感慨两句:“好久没这么热闹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才香呢。”妈妈只是夹一些青菜吃,光顾着看着我们吃了,我问她怎么不吃块肉,她说牙不好,咬不动了。妈妈就是这样,一辈子了,只看着儿女吃好喝好,她也就开心了。
年近半百的我,为人妻也为人母,却依然肆无忌惮地享受着母爱:“妈,我想吃黄须馅饺子了。”
“妈,我想吃煎饼了。”
“妈,我的被子该拆洗了。”
听着我跟妈妈撒娇,女儿就送我白眼:“老妈,你都多大年纪了,还啥事都找姥姥做,等将来我们老了,你给我们做吗?”我只能呵呵地笑。
陪着父母吃顿饭,边吃边唠些家常,心里那叫一个踏实。说实话我都不记得上一次陪他们是什么时候了,作为女儿,不能常常回家陪伴父母一直是我心里的结。看着满头花发的父母,看着岁月在他们脸上烙下的那深深的皱纹,看着那两双粗糙的手,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好在二老身体还健壮,也不用我们操太多的心。我只在在心里默默地祈祷:愿爸爸妈妈平安健康,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孩子们带给您们的欢乐。
父母在,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
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文是好文,什么样的文能引起读者共鸣?
其实看似唠家常流水账似的文才能打动读者。
因为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都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
作者文笔细腻,读来似一股清泉缓缓从心里流过。
不错,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