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急诊日记(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急诊日记(随笔)


作者:临窗听雨 童生,96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60发表时间:2018-01-16 09:59:31


   公元二零一八年的元旦刚刚过去不到一周的时间,接连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两个视频,一个是来自铁路系统的,安微某高铁站一位女乘客,拦着高铁不让发车,方法是用身体挡住列车的车门,不让关门。过程是乘务人员几次劝说无效,几次拉开她又站回车门门口。原因是她的丈夫因为没有和她同时检票进站,而被挡在了进站口外面。只见她不时的与列车人员交涉,又不时的与丈夫通电话,手机没有离开过她的右手,而她的左手不停的用力扒着车门。
   车厢里乘客们的情绪异常激动,不停的埋怨和斥责着,“你这样是要犯法的”,劝说的声音一直没有停下来,然而所有这一切,丝毫都没有出现任何效果,看上去这个女性乘客依然是那样的执著和理直气壮,对工作人员和车上的那么多乘客的愤怒根本不屑一顾。
   以上是从这个视频画面当中看到的内容,我的描述不一定能够做到那么详细,好在这个视频几乎被所有国内外智能手机用户都看到过,详细与否也就无关紧要了。而下面这则相关的文字消息也是网友们发送的,其真实性无从考证,所以我只有把原文转发到这里,从中给大家提供里面的更多信息。
   “转:堵高铁不让开车的女人住在合肥华府骏苑小区,据小区住户反映,他们一家三口坐电梯就是这样,经常为了等自己人堵着电梯门,让一电梯人等他们,并且没有任何歉意的表示,遇到过两次早上上班坐电梯,到她家那一层,她女儿把电梯门按了等她,电梯里人按关她女儿按开,一电梯人急的要命就是不让电梯下去,说她妈妈没来,然后会过好大一会她不紧不慢的来了,对一电梯的人毫无抱歉之意,一家子奇葩。看看视频,她女儿很淡定的看着她妈妈在撒泼啊,还一起挡着动车门,真是法盲,这种人只会考虑自己利益,社会主义巨婴,全世界都该围着她转才是,所以一个人她的所作所为不是一时的犯错,而是她一直就是这样的人,我们住户治不了你,看自有收拾你的时候。现在可能还觉得自己委屈的不得了呢,活该!平时享受特权习惯了!那个拦高铁的女教师,她的老公是庐阳区刑警大队的大队长,他没有买票,直接电话给高铁乘警对讲机电话上车,结果给较真的检票人员拦下了,才导致后面的五分钟,现在男方己被公安部直接通知免职接受审查,高铁的所有乘警接受调查。女方的行为导致三百趟火车时间的重新调整。这下知道为什么这个女人这么牛了”
   我是一个医务人员,长期从事医疗一线工作,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医闹”不下百次,一说医闹,气愤的情绪就不打一处来,因此,很自然的就把这件事儿和医闹联系了在一起。于是,我就把这个视频也发到了朋友圈,同时还编发了下面这段注解,“碰瓷儿,不敢扶是医闹的社会版,这个视频是医闹的高铁版,看透了这个视频中女乘客的愚昧无知丑陋行为,有利于人们了解医闹的实质和内幕,揭开医闹蒙着的“弱者,弱势群体”等等面纱,不要再利用和践踏人们的同情和善良做医闹”
   的确,这个女性乘客扒住的是高铁门,而医闹堵住的危重病人回归路。
   “医闹”这个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的词汇大全当中,我的理解,它不是一般意义的医疗纠纷,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利益冲突,医患之间是可以出现矛盾的,但只要通过协商沟通或者正常法律渠道合理解决的医患矛盾不应该放在医闹这个范畴中来。“医闹”指的是通过不正确的情绪,语言,行为等,威胁医务人员的精神身体安全和医院财物安全,污蔑医务人员的尊严人格,危害人身健康,影响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的违法行为。“医闹”与正常的医疗纠纷之间如何区分?我个人理解,以是否影响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为区分,破坏医院设施,医疗器械,会影响医疗机构正常工作,殴打医务工作者,会影响医疗秩序,大厅病房门诊办公室等公共场合大声喧闹,影响公共医疗秩序。而辱骂污蔑他人,造成精神伤害,殴打医务人员,造成身体伤害者显然都属于违法行为,应该定性医闹,不管医疗纠纷责任在谁,只要有上述违法行为就是“医闹”,它不同于正常状态下的医疗纠纷医患矛盾。
   医闹在贱卖人们的同情,出卖社会的善良,扭曲着时代的正义,挑战着法律的尊严,践踏着人类的良知与人性。
  
   二
   第二个视频就是一个关于医疗纠纷内容的。
   视频的内容是,一个大约四十五岁年纪的急诊值班医生(主任)正在工作台的电脑上埋头填写着什么,沉默不语,表情郁闷,神态气愤。而大厅里的几个家属有男有女,在奋力的嘶喊叫嚷,人们都说医疗纠纷中患者一方是弱者,可从画面当中根本看不出他们是弱者,他们可以随便大声说话,想怎么说怎么说,想怎么喊叫怎么喊叫,想砸东西就砸,想打人就打。全国当中,他们打死打伤过不少医务人员,而没有一次报道过医生打死家属的案例,你说到底谁是弱者?
   从家属的叫喊声音里听到的,说是来医院一个半小时的时候,医生因为家属不交费就不给抢救,发生车祸的十五岁的女儿死亡了,还要求医生给他退费等等。问题来了,那么重,如果真的是医院不抢救,家属怎么可能等到孩子死了才和医生交涉?一个十五岁的少女生命垂危而不给实施抢救措施,家属肯定早把医护人员打在现场了。而不交费又哪来的退费?这一个半小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和你一样不在现场,不了解真实情况。不过,我想象的情境和是和家属说的有差异的。根据工作经验推测和分析,这里面可能有很多种情况出现。
   一个半小时死亡,是押金的问题吗?一定非常危重,有没有低血压休克?一般严重外伤都有严重的内脏损伤和出血,如果外伤导致的出血
   量很多,需要输血抢救休克。还要在适合的情况下边输血边手术。血液制品由各地的中心血站负责供应配发,没有钱买不到血,没有合适的配型血源,有钱也拿不到血。不准备好血液,谁也不敢做手术,先不说这样如果死了更是没清楚,只说没有血源就做失血过多的休克手术,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是违背医疗原则的事情,也是加速死亡的事情。没有血,做了后死亡,家属百分之一万会问说你,没有血你也敢手术?没有血,休克,家属也不会签字同意手术的,医生也不敢做,做了会加快死亡。加快死亡,家属还该责怪不手术不抢救吗?一般重度外伤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形,这里绝对不仅是钱的问题,有钱也不会那么快拿到血。没钱血站肯定不给血,如果是这样,家属应该去告血站。
   都会先抢救的,没有哪个医院不抢救,只是家属认为的抢救就是手术,不手术就是不抢救。其实,扩容,升压,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和药品都会用上,假如现场有血肯定也会用。
   她应该找车祸肇事者说事儿。
   是车祸导致外伤死亡,不是医院导致死亡。
   还有一个很常见的情况是,病人来医院,或者120运送之前或者之中即已死亡,家属不承认不接受现实,不愿意放弃救治,这样的情况也会说成不给救治。或者已经生命体征很脆弱,不完整,根本不能支持手术了,甚至维持生命体征(血压呼吸心跳)都很困难,哪里还能手术?这样情况家属说医院不给抢救,甚至说成是不交钱不给手术抢救,博得社会同情。这样就不能让人同情了,因为他没有说出事实的真相和实情,欺骗舆论和社会的善良,践踏了良心。去年某县落井儿童不就这样吗?全社会五个昼夜奋力救援,死了说120不给实施救治。
   家属接受不了现实,理智与情感不能自控,出现无理取闹的情况占所有医疗纠纷的绝大多数。
   越是这样突发严重意外事件,家属越不容易接受现实,越容易情绪激动而失去理智,也越容易博得社会各界不明真相的同情,越助长他理智进一步丧失。
   盲目同情和舆论错误导向,无异于落井下石。这样给已经受伤的家属又制造新麻烦和伤害。
   网友讨论的时候问,那个主任是不是很冷漠?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救护室内有别人在进行抢救,他出来和家属做病情沟通和交代,在得不到家属认可和理解的时候,只好沉默,他不能也失去理智,这不是冷漠,是沉默!这个沉默,我经历过许多次,那意思是,“我们尽力了,我们实在是爱莫能助了,我们也只能如此做到这样了,你说的根本不是这样的,你这样说我有什么办法?”
   这个无语的沉默场面我在急诊科的时候经历过好多次,非常熟悉,感受很深刻。
   和家属沟通的时候,你需要慢慢渗透,让他慢慢接受现实,逐渐放弃过高的期望,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艰难过程和环节,一句话说不准确就会招来伤害。很麻烦和无奈。
   当人们总是遇到这样的人和事的时候,医生也和其他人一样,心慢慢的就会真的冷漠了。
   其实我昨天没完全打开那个医院的视频,信号不好,只打开了一部分。今天信号好,全部打开了,看了所有内容。我昨天在和网友讨论,是在没看完视频的情况下说的。即使如此,我说的内容也不会远离实际情况,因为医疗纠纷基本上出不了我说的这些内容。家属值得同情,但不能因此就去伤到别人,疾病和事故导致了她的痛苦,医院不是她患病和事故的原因,恰恰相反,医院在帮他,是他不懂事理。我敢肯定这个视频里的家属说的一些情况是事实有背离的,这样的情况见过的太多,不可能医院不给她退钱。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因为一些危重病号一旦抢救不成功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给医院交欠费。最后的只有在开一些证明或者复印病厉的时候才被迫的勉强交上费。所以,根本不可能是他说的那样,人死了,医院不给她退费,没有缴费,何来退费?可以说,凭此就能断定他在说谎。
   正是因为很多数这样的情况都不交欠费,只有在抢救的时候催他交费还容易一些,一旦病人死亡,再让他交费会非常困难的,所以,医院都是边抢救边催费,这也是无奈的真实情景。
   给她免费你都不敢,因为她会说,你没责任,怎么会给我免费?所以,免费的时候,都是让她填写“照顾”申请,这就是医患现状。
  
   三
   我在医院急诊科工作过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有一个问题非常担忧,也经常遇到,就是危重病人家属始终不放弃抢救。心肺复苏的时候,医护人员用手臂按压胸廓要深度达到5厘米以上,频率不能少于每分钟100次,因此,每个医护人员按几分钟就需要轮换一次。抢救三十分钟不能建立自主心跳与呼吸就宣布救治无效,要停止抢救,这是国际急救指南规定的。这些都在病例上做记录的。但是家属不同意停止心肺复苏。时间长了虽是无效抢救,但还是要求继续进行。医护人员体力坚持不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医院打报告申请,花了十一万块钱买了一台机器,心脏复苏按压机。这样呼吸由呼吸机带动,心脏由按压机带动,都是机械化操作,你家属只要不说停,那就继续进行,但钱必须交。费用肯定高。
   这样,白班夜班都不用担心人力的问题了。
   第一步,心脏复苏按压胸廓。
   第二步,通畅气道,呼吸机支持呼吸。
   第三步,维持血压。
   这个视频就是,本来三十分钟就应该停止的抢救,结果进行了一个半小时,还说不给抢救,机械化医疗抢救器械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机械化,抢救多久都没问题。
   到目前为止,全国二级以上医疗单位没有一家医疗机构没有发生过医疗纠纷和闹医事件。北京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各大型三甲医院平均每天一家医院有一次以上医闹事件记录。笔者一九九七年学习进修期间,某大城市医大二附属医院一个月的时间去法院应诉二十九起。同一个月,该市总医院的相同案件正好是它的一倍,五十八起,全国各地分分告急,“要想富做手术,做了手术告大夫”成为一个时期以来非常热门的流行语。
   某一流氓集团,先到医院急诊肌肉注射,然后自己在臀部扎进细钉,去医院滋事,成为大部分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都等经历过的一幕。
   他们一般不多光顾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因为那里给工作人员发工资都很困难,闹了也得不到什么,因此,越是大型医院,医闹事件越频发。而这些大型三甲医院本来多是我国技术最好的国家级省级医院,从技术层面上讲不该有那么多的医疗事故发生,地方基层卫生院在技术上是根本没办法和京津沪相提并论的,可他们的应诉事件发生率却远远少于大医院,不是他们技术高,而是他们没有油水被医闹揭油。
   你想到过医闹成为中国一个职业吗?某医院2015年6月停止营业一天,进出医院的几个路口被堵塞,医务人员与家属双方各形成一个对峙的人墙。之前这帮“家属”已经在这家医院敲锣打鼓折腾了半个月了,120通道被堵塞,医疗工作瘫痪半瘫痪,派出所来了之后,发现这帮“家属”的身影在这个城市的各大医院中,都在不同的时间,相同的事件当中出现过。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2015年5月,某小区一五岁儿童从13楼坠落,当场死亡,这么高空坠落,抢救能成功吗?家属不接受现实,楞在医院闹了十天,在公安派出所的持枪驱赶之下收场。
   2016年夏,某市一民营医院内有一个九十多岁老年患者在家发病二十多天不给治疗,因呼吸困难病情十分垂危的情况下来住院,入院时医生当即判断病情异常危重,及时对病人家属交代病情,告诉病危,并进一步检查,待检查结果回报后随时与家属交流。入院四个小时时患者呼吸困难的同时出现呼吸节律变缓,随之呼吸心跳不整,停止。家属立刻以没有告知病情,治疗有误为由殴打值班医务人员,提出赔偿,医院为了息事宁人,给了一万元埋葬费,收尸回家。作为子女,自己拿一万元钱给老人发丧送终不行吗?拿着别人的钱给自己老人送终心安理得吗?

共 1080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医闹”事件频频发生在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中,对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医疗秩序,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等构成了极大威胁,造成了巨大损害,到了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和足够重视的时候了。本文划分了“医闹”和医疗纠纷的定义与区别,明确医闹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应该严厉打击。文章呼吁舆论媒体保持良知,社会群众不要盲目跟风,让经历不幸的家属恢复安宁,让死者伤者得到安抚和慰藉。法律法规与协商沟通是正确解决医疗纠纷的唯一途径,任何通过“医闹”行为获取不正当收益的做法都是触犯法律的。文章利用很大的篇幅寻找我国医疗纠纷和医闹太多的原因,在寻找原因的时候,批评了行政部门和公安司法部门执政能力和不作为,执政不利而引发了医闹事件在全国蔓延的情势。文章例举了一些医闹行为和结局,提醒大家引以为戒。作品的最终目的是呼吁我国恢复过去健康正常的医患关系,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编辑:老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01-16 10:19:38
  法律法规与协商沟通是正确解决医疗纠纷的唯一途径,任何通过“医闹”行为获取不正当收益的做法都是触犯法律的。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临窗听雨        2018-01-16 19:23:40
  谢谢老师热情洋溢的点评
2 楼        文友:济宁宋丽鹃        2018-01-16 11:02:55
  已经认真拜读,欣赏作者的美文佳作,和顾问老百的精彩无限的编者按和点评!
回复2 楼        文友:临窗听雨        2018-01-16 19:24:07
  谢谢老师的支持鼓励
3 楼        文友:极冰        2018-01-16 16:26:31
  拜读听雨老师的急诊日记,医患纠纷一直是个难以调和的矛盾。医闹更是恶劣的丑恶现象。文中举例生动,分析精辟入里。
  
   我记得前两年补充了刑法医闹入刑的条款的,同期一个视频里,病人家属持刀挟持医生,直接被武警狙击手击毙了,击毙免责的。
极冰
回复3 楼        文友:临窗听雨        2018-01-16 19:23:02
  极冰老师所言极是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8-01-16 21:12:33
  干什么都不容易,哎。面对一些不讲理的人,只有生闷气。
回复4 楼        文友:临窗听雨        2018-01-16 21:46:40
  为什么人类要自相残杀?
5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8-01-17 06:08:23
  若尘身为医生,亲历医闹现场,对之感触颇深,写文未涉及,是因寒心而尘封往事!感谢听雨大胆写下,问安
浩渺若尘
回复5 楼        文友:临窗听雨        2018-01-17 07:55:22
  心痛
6 楼        文友:临窗听雨        2018-01-17 14:46:43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把用名“临窗听雨”改为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