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王壬秋楹联轶事

  【赏析】王壬秋楹联轶事 ————家乡名人札记


作者:湘水楚风 秀才,1023.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34发表时间:2018-01-17 07:57:35
摘要:清朝末年,湖南出了个著名才子,名叫王闿运。他17岁进学为秀才,24岁(咸丰年间)中举,是曾国藩非常倚重的幕僚。后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国史馆馆长,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号湘绮先生。 王闿运字壬秋,是我的家乡湘潭县云湖桥镇山塘湾村人。湘潭两个著名的大人物齐白石和杨度都曾是他的学生。

【赏析】王壬秋楹联轶事 清朝末年,湖南出了个著名才子,名叫王闿运。他17岁进学为秀才,24岁(咸丰年间)中举,是曾国藩非常倚重的幕僚。后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国史馆馆长,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号湘绮先生。
   王闿运字壬秋,是我的家乡湘潭县云湖桥镇山塘湾村人。湘潭两个著名的大人物齐白石和杨度都曾是他的学生。著名的《湘军志》,即是王闿运的得意之作。上百年来,家乡流传有许多关于王壬秋的轶闻趣事。
   据说有一次,王壬秋坐着轿子(当是没汽车火车,有钱人和文人多坐轿)到湘潭街上办事访友,经过一座麻石铺成的石桥时,他触景生情,随口念道:“麻石搭桥石搭石……”却苦于没有下联。他也很想把这个对子对起,但一时半晌想不出来,便坐在轿上边想边念。
   殊不知两个轿夫中有一人也很会对对子,走了一阵,这个轿夫听见王壬秋还在轻轻地自言自语,便好奇地问:“壬老,您老人家是要对起这个对子来么?”王壬秋随口“嗯”了一声,便又开始冥思苦想。不久,轿夫对王壬秋说:“我想了一句,您老人家看要不要得?”王壬秋一下来了兴趣,说:“你念念看。”轿夫说:“我看可以这样对,穷人抬轿人抬人”。王壬秋听后,既高兴又惭愧,连声说:“要得要得,对得很好!看不出你这个抬轿的比我这个坐轿的还强些,你们快把轿放下,休息一下吧。”
   轿夫把轿放下后,王壬秋从轿上下来,边走边说:“你们歇歇肩吧,我自己走。”轿夫忙说:“这哪成啊,您老人家还是坐轿,不要走路。”但王壬秋怎么也不依,他笑着说:“你刚才对上了对子,应该奖励奖励,让我老人家陪你们走走吧。”
   王壬秋有许多朋友,其中包括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不少达官显贵,但也有和尚道士。其中他有一个朋友,靠做道士为生,虽然也有些才学,但他很爱财,视财如命。他帮乡人安神、谢神、念经、化屋、驱病除邪,总是索取重资。因此,乡邻对他颇有非议,王壬秋也与他渐渐疏远。后来,这个道士不知得什么病突然死了,有人请他给道士写一幅挽联。王壬秋于是写了一幅这样的挽联送给他:吃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的饭,穿老子的衣,一生到老,全凭老子;求天尊不灵,喊天尊不应,四脚翘天,莫怪天尊。
   乡邻们看了这幅挽联,都佩服这幅挽联写得好,说它如实反映了道士的一生和最后的结局,既恰当地讽刺了道士,对仗也十分工整。有个老人看了之后私下议论说:“这幅挽联写得真正好,他骗了老子(老人自称)不少钱财呢!”
   有一年深秋,天出着大太阳,却刮着西北风。王壬秋从云湖桥桥上(古石桥,横跨云湖河,在云湖桥老街旁)走过,看见有人在桥上晒的一些荞麦被风吹成很多小堆,突发灵感想出一边对子来:“云湖桥,桥上晒荞,风吹荞动桥未动。”却苦于没有下联。他把这个对子告诉他的学生,让学生们对,学生们也想了好久,曾对过几个下联,都有些牵强附会或不工整。
   第二年春天,他因办事来到湘潭街上(现湘潭市区),经过十八总(湘潭老市区一地名)时,望见杨梅洲春汛水涨,洲畔停数条小船,触景生情,豁然开朗,立即把这个对子对上了。下联是:杨梅洲,洲前停舟,水涨舟浮洲不浮。不仅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字字句句对得天衣无缝,他心里得意无比。
   王壬秋活了83岁,于1916年在湘潭家中病故。他主张“学贵有本”,提倡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敢于独标新见。他一生门墙极盛,弟子众多,著有《礼经笺》、《礼记笺》、《春秋公羊何氏笺》、《谷梁传笺》等书,著述之众,用力之深,影响之大,在近代罕见,被时人推为“儒宗”。他的传说很多,在家乡广为流传。最近,湘潭县文化旅游部门计划在我的家乡兴建一个关于王壬秋的、以历史文化为题材的旅游景点。
  

共 14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著名才子王闿运。作者在摘要中叙述详细,使读者对这个才子有了初步的认识,给后面我们读者更加明晰的印象。他17岁进学为秀才,24岁(咸丰年间)中举,是曾国藩非常倚重的幕僚。后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国史馆馆长,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号湘绮先生。 王闿运字壬秋,是我的家乡湘潭县云湖桥镇山塘湾村人。湘潭两个著名的大人物齐白石和杨度都曾是他的学生。然后叙述加议论在我们面前展示出这个才子的文采和风貌,娓娓道来,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才子精湛的对联,相对来说叙述多了些,评析少了一点。感谢赐稿,祝笔丰,期待更多佳作。【编辑:秋日枫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日枫红        2018-01-17 07:58:30
  感谢赐稿,感受情怀,祝笔丰!期待更多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湘水楚风        2018-01-17 09:31:44
  谢谢老师的指导与支持。
2 楼        文友:湘水楚风        2018-01-17 09:31:55
   欢迎常来湘水楚风的江山园地逛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文必合为时而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