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老田的故事(散文)
老田是一位军转干部,现在是漳州市一个区人事局干部,在部队时是副团级干部,转到地方工作了很多年后,现在是正处级调研员。
老田小我一岁,属兔的,今年五十四岁,尤其喜爱喝两杯,唱两句,而且最擅长的就是书法和烹饪,只要讲到这个点上,肯定是头头是道,津津乐道,滔滔不绝。
我曾详细地端详过老田的长相,人长得挺文静的,挺秀气,犹如一个娟秀女人的面孔,也不见他脸上长过长胡子。我和老田认识这么久了,从来就没有见他发过脾气。我们常拿他跟他老婆来开涮,据说他的老婆晚上九点钟就不让他出门了,把他锁在深闺,不让他越雷池外半步,可是老田却整天笑呵呵的,从来就没见他长脾气。
老田是龙岩上杭的客家人,一代领袖毛泽东主席填词曾咏到上杭:“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可见,龙岩市的上杭县,肯定是革命老区了!
只可惜这次“作家老区行”,我们龙岩只到过永定的高头和湖坑两个乡镇,分别观赏了福建的土楼王“承启楼”和福建的土楼王子“振成楼”,我留下了洋洋洒洒好几万字的散文游记,却没机会去上杭县走一走,终是个遗憾,这只能等以后另择机会了!
当年还在烟草部门工作的时候,曾到过美丽的山城龙岩市开过一次会,那一次差一点醉倒在客家的美酒中,那次喝的就是上杭客家酿造的红糯米酒,甜甜的入口很柔和的,最后就觉得头晕了,但这就已经迟了,“温柔入梦乡了!”还好,我就是喝多了酒品很好,就会呼呼大睡,一睡醒来竟把第二天的开会的时间迟到了一点钟,还挨了批评呢!
“朱毛红军”曾在闽西南驰骋将近十年之久,我曾在与永定只一山之隔的平和县芦溪镇待了十年,也是在做晒烟收购工作的,所以,我在烟草部门,是整整待了几十年的,直到2007年12月30日,离开这个单位时,我的工龄刚好满三十年。
所以芦溪与龙岩永定,只一山之隔,是唇齿相依,山水相连的邻邦,所以对龙岩的客家人,客家生活我是有大致了解的。因为每逢芦溪镇的赶集日,总是有很多龙岩客家人,也就是永定的湖坑、高头、大溪、下洋这些乡镇的人,拿着山货诸如竹笋、笋干之类来芦溪镇集市赶集,兜售山货,有时还会兜售一些自己捕获的珍禽鸟兽之类什么的,我就经常买来清炖入补了。
所以说,平和的芦溪镇,虽地处边陲,却是闽西南的交通枢纽,直接串通了闽西南的交通大动脉,是红色的革命老区,一九八零年,我在平和县芦溪镇秀芦村当县委工作队时,就亲眼目睹了红军总司令、大元帅朱德、在秀芦村大祠堂做五十大寿的纪念题字,那里清清楚楚地镌刻着这几个大字:“朱德五十大寿纪念。”,这我始终还记得很清楚。
昨天晚上,最难能可贵的还是和老田谈及了《红楼梦》里面的情节故事,想不到老田还真能入道呢,专啃里面的烹饪情节,说的头头是道,“劳燕纷飞”的!
这个老田呀,就是喜欢较真,别看他长得一脸文弱书生的样子,一较起真来,特别是谈起书法来,烹饪来,简直就像一个三岁的小孩子,津津乐道,常常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
所以昨夜之谈,切题就在《红楼梦》的烹饪之上。说来曹雪芹真的很不容易,熟习百科,就《红楼梦》里面的诗词、烹饪、中医的理论包括里面记载的药方——汤头歌诀,到现在都还可延用,所以说曹雪芹是聚天文、地理、历史、文学、音乐、书法、烹饪、中医、古典诗词等等皆精通的大文学家,难怪这部不朽之作《红楼梦》能雕刻于世界文史之林,芳名千古。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做为一代文学巨匠的曹雪芹,在写到《红楼梦》前八十回就在贫病交加中呜呼哀哉了,后四十回是由高鄂续写的,也把原定名为《石头记》誉名为《红楼梦》。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是啊!《红楼梦》第一回就写道:世事混淆,真假难辨,有红楼诗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是啊,“通灵宝玉”原为传说中女娲补天的三万六千五百零一颗石头剩下的一颗遗石,因为女娲补天石头只需三万六千五百颗就够了,唯独剩下这一颗遗石,亦有灵气精魂,所以后来就隐幻为“通灵宝玉”,投胎转世于贾府之中,最后就演绎了贾宝玉在红尘万丈的贾府之中,缠绵悱恻,亦歌亦诗亦泪亦悲亦狂的很多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这红楼梦也真为殊卷,这正合:“真事隐去,假语蠢言!”之隐语,故《红楼梦》在第一回就为我们塑造了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个人,这可见作者在作品当中连他们的名字的构思都是很奇妙和卓越呀!
所以老田和我谈起了文学来,又犯起了书呆子气来了,就像那一次,闽南三大作家海迪(真名叫郑杨海、海迪系其笔名)来探望我,我们酒足饭饱后去卡拉OK厅K歌,大家竟然歌也入了醉梦之乡,直闹得不得解脱,乐不思蜀,欣而忘归了。
昨夜我们还就散文的体裁,叙景散文、叙事散文、叙物散文、叙人散文、夹叙夹议散文等诸多散文形体进行了广泛的交谈、交流,而且还例举出很多当代散文大家的各自文体、依样对号入座的散文范作,如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夏衍的《包身工》;林语堂的《秋天的祝福》和《吾国吾民》;沈从文的《湘西》;冰心的《寄小读者》;周作人的《乌蓬船》;叶圣陶的《藕与莼菜》;张爱玲的《流言》等等名家的范作,进行笔对斟酌,对号入座。
所以说老田这个人呀,远远不止是在文学和音乐、书法和我入道,谈得拢,在烹饪、作曲、声乐上也是我的挚友,可以通融,昨夜还在歌曲创作上的正调七调和副调五调及其代表作进行广泛的探讨,所以说这个爱较真的老田,其实一较起真来,真是包罗万象,涉及百家,而且真的是沉淀厚积,蓄势而发,博观望远,谨小慎微而约取,是不可轻视和藐视的!
前一些日子,老田到福建省的华安县参加书法笔会,还给我投掷来很多的七绝古诗,我品读以后,认为还是写得挺好的,吟之有物,又能托出真情,且又符合格律,看来这个老田呀!真的是不简单呀!
做为《江山文学》的社团《丹枫诗雨》的编辑,我一直鼓励老田多写一些好的作品投递给我,我好把他的很多光辉作品编辑出来,飨食给更多的读者,这也将是我最大的心愿啦!
我真诚地祝福我的文友、乐友、书法友、酒友……老田能青春常在,宝刀不老,永远都保持一股韧劲,永远都和我较真下去!
老田真正的名字叫:田敏仁,系正处级调研员,至今,在我套房的大厅里,还悬挂着他写给我的巨幅毛笔楷书:“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其实,真正的朋友,有时会在敢于勇敢地挑朋友的毛病当中而使友谊更加牢固,更加深厚的!常言道:“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能者为师,虚怀若谷,习人之长,兼收并蓄,努力学习,永远都是文人进取的一种风骨。因为:“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真的是这样!
关于老田的故事,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至于其他更精彩的故事,只能请听下回分解了!
2018.1.18.
生动鲜活,人物活龙活现;环境清晰,描绘如诗如画。
拜读学习,敬呈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