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端流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云】又见老屋(散文)

编辑推荐 【流云】又见老屋(散文)


作者:冬之蝶 布衣,126.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91发表时间:2018-01-18 19:37:15
摘要:那种思恋,时光不曾带走;那种情殇,岁月为之驻足。

【流云】又见老屋(散文) 离家已二十余载,偶尔带上老公孩子回家看望父母,虽说只是匆匆的几天,但每次总感觉意犹未尽,留了还想留,总是待不腻、住不够。自小读书,长大之后离开家,到那遥远的他乡工作、生活,远离了老屋,唯独那种情怀始终不减,那种情愫始终挥之不去。
   曾听母亲说,老屋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任凭岁月流逝,路过春夏秋冬,尝遍风吹雨打,她仍然坚定地屹立在那里,像一盏明灯守候着风雪夜归人,守着那份仅有的温暖,也守着我们儿时的记忆。走出屋外,体会乡土民风,品味最淳朴的民情,弥漫在心中的是一种浓浓的满足。
   每当听到《回家》的曲子,伴随着绵延的思绪,总能想起老屋,这或许只有离开家的人才能感受。想起老屋,就想起了儿时,每天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跑出去跟小伙伴嬉戏玩闹,有时累的母亲喊遍了村子才找到,每次都是被母亲拉着手,满心的不舍的回了家。
   小学就在我们村的最前头,大概离家一里左右,那时每天天还不亮,便背着小书包,走着去上学。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小学校园里圆形的花池子,里边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下课的时候,与小朋友相约一起去采花籽,因为个子不够高,伸手还摸不到花,几个小伙伴一起帮忙扶着爬上了花池子,有时也会弄坏了花池子的外沿被老师骂,但记忆中还是玩得特别开心。小时候我数学不好,每天下午的数学课,老师都喜欢写满满黑板的数学题让我们做,如果又快又准确的完成就能早点回家,我总是不会做、总是被留到最后的。每当我可以回家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我将仅透出来的微弱的灯光作为向前走的一点点勇气,满心害怕的一步一步的摸回家,记忆中我的小学回家的路很黑……在那幼小的记忆中,我胆儿小怕黑,心中想起老屋的温暖,我要回家。
   每到礼拜天,都会跟着母亲到地里锄草。骄阳炙烤着大地,烤得后背生疼,刚蹲下锄了一会儿,汗珠就“吧嗒吧嗒”地落下来,浸湿了衣服,脸也憋得通红,薅草蹲到最后连站都站不起来,依稀记得母亲常说的一句“眼前是穷蛋,回头是好汉”,只有努力奋斗过,回头看时才晓得自己当时有多厉害。农村的辛苦到现在都还记得,那时的草是一步一个脚印的锄掉的,人生的路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也正那时,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有了感同身受,才真切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农活是辛苦的,但农村却是最接地气的,也正是那些辛勤耕耘、辛苦劳作的农民,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通过下地干活,我品尝到个中滋味,换来对学习知识的理解,更知努力学习对未来的意义,也许这就是我离开老屋的伏笔吧。
   老屋的冬天有点冷,但浓浓的“年”味一直氤氲着、温暖着我记忆中的童年。孩提时代最喜欢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因为过年,能有好多好吃的;因为过年,就有压岁钱可以拿去买糖了;但所有这些,都抵不过,心中最期盼的那一阵阵清脆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那时农村的日子还算清贫,家家户户都还是手写对联。父亲是个老师,是村里唯一一个会写并且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的文化人,每年过年家里自然少不了来写对联的。对父亲来说,写对联是他最乐意做的事。每当年三十前几天,屋里屋外都是人,人们手里拿着略皱裁得还有小毛边的红纸到家里找父亲写对联,他们将父亲团团围住,各个翘首盼望。每当父亲写完了一幅,就有人将对联纸从毛笔底下抽出来,放到土坑上去晾,同时,就有另外一个人将要写的对联纸放到毛笔下;写完对联的乡亲如释重负,被岁月深耕过满是皱纹的脸上顿时挤出了满足的笑,甚至有时墨汁沾染了手指、衣服而不自知……父亲头也不抬,水也顾不上喝一口,原本在阴冷的屋里,额头楞是冒出了斗大的汗珠子来,他依然一手拿着毛笔,一手翻着书,找着吉祥的对子。他那几天经常从早写到晚,甚至有一天写到了年三十的晚上,用强劲有力的笔锋将墨汁流畅自如的落在了红纸上,红纸上的墨汁由深变浅,再由浅变黑,最终与红色融为了一体,灯光一照,毛笔字泛起了亮光。看着一幅幅写有吉祥的对联,想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将被用来妆点乡亲们的门口、窗棱去迎接新的一年,父亲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
   春天再回家,又见老屋,曾经的一过车就尘土飞扬的农村已经焕然一新,老屋的外墙粘了白蓝相间的砖,老式的木窗棱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铝合金的窗户,远远看去老屋显得越发的秀气,院子里晾衣服的铁丝杆上长满了铁锈,偶有喜鹊落在上面,叫着给老屋添了几多惊喜,然后又转身飞去了。走进老屋,还是当初的那种感觉,还是当初那么温馨,父亲母亲的额头又空添了几绺白发。
   每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大抵都有一种老屋情怀。老屋,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她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她凝聚着儿时的回忆,更寄托着游子对父亲母亲的爱,这种爱离家越久情越深、时间越长爱越浓。

共 19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为生长在农村的孩子,自己能深切地体会到老屋对自己的含义。老屋对自己来说,凝聚了儿时的美好,亲情的永恒,时代的记忆。儿时上学,成绩不好,总是被老师留在教室里直至晚上。是老屋的光亮给了自己勇气前行,对于自己来说,老屋永远是那最温暖的地方;和家人上地干活,深深体会到农民的劳累,品尝到这其中的不易,立志努力学习,走出农村;在老屋里,过了一个又一个新年,陪着村里唯一会写毛笔字的父亲为乡亲们写对联,意义非凡。也许,正是这些事情赋予了老屋价值。老屋本身不足以让人刻骨铭心,而是这一桩桩一件件美好的事情使自己驻足怀念。作为子女,老屋代表的是无限的亲情,是一生中最需要感恩的地方;作为个人,老屋是家乡情的浓缩,见证了家乡的风雨兼程。文章感情真挚,值得阅读。【编辑:浅语落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8-01-18 20:44:51
  故乡是我们内心深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故乡的老屋里更有一份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归属,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它永远追随着你我,一路前行,永不稍离左右!那魂牵梦绕的故里,那山、那水、那人。是触及心底处最脆弱的柔软;是疼痛,还有最深深的情结和烙印!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2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8-01-18 20:49:19
  感谢赐稿流云,祝在流云创作愉快,佳作连连,期待您的更多佳作。祝冬安。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回复2 楼        文友:冬之蝶        2018-01-19 08:24:19
  感谢!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江山文学网,结识了流云,认识了这么多有着相同爱好的朋友,心里非常的高兴。非常感觉流云的每位编辑、每位朋友。我会继续努力!
3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01-18 22:50:54
  喜欢写老屋的人多,这也许折射出人们普遍的情怀,那就是对故乡、对童年、对父母的热爱。欣赏佳作,欢迎来流云做客。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回复3 楼        文友:冬之蝶        2018-01-19 08:26:38
  感谢!今天早晨上来发现文章在网站上发出来了, 心里甚是惊喜!
4 楼        文友:军杰        2018-01-19 08:23:29
  老屋装有很多故事,满满情怀深留心底!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回复4 楼        文友:冬之蝶        2018-01-19 08:36:19
  谢谢朋友!
5 楼        文友:无悔红烛        2018-01-21 14:53:28
  游子是故乡放飞的风筝,而系着风筝的线另一端就拴在老屋上。老屋里有太多的童年欢笑和美好温馨的记忆。
回复5 楼        文友:冬之蝶        2018-01-22 08:39:28
  感谢支持。
6 楼        文友:临沟听雨        2018-02-12 08:14:03
  无论时光如何流失,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我们身在何方,老屋的记忆总是我们挥之不去的乡愁,老屋的一切扎根在灵魂深处,总会在不经意被触动,因为那里是我们的根
回复6 楼        文友:冬之蝶        2018-02-27 15:45:24
  感谢老师。
7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8-04-23 11:16:31
  “文之制体,大小殊功”,一篇文章的评判,首先是文章的立意,文章的立意是全篇文章的灵魂,决定了一篇文章的品味,反映出作者的生活态度与修养。文章开篇通过回忆起笔,选取记忆之中老屋作为创作素材,叙写对三十年前母亲的爱,儿时的欢乐、同父辈们一起田间的劳作,回忆起父亲写对联的情景。文章睹物思人,以老屋为载体,叙述了人间真情、大爱。文章文笔细腻,语言质朴,颇具《背影》的风格。偶然的邂逅,遇到了一个小校友,问好小朋友。另外,文中“斗大”的汗珠有些太夸张,应该是“豆大”的汗珠比较合适。
回复7 楼        文友:冬之蝶        2018-04-23 12:21:30
  非常感谢您精彩点评,在江山创作能邂逅校友,实乃缘分!您给予的建议我非常受用,学习了。祝创作愉快!身体安康!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