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永远的拐杖
北风吹,雪花飘,也没有阻挡有毅力的人之脚步,走着走着摔倒了,爬起又摔倒,再爬起又继续前行……
硕果中心小学,有一位特殊学生名叫王鹏,身患残疾,手脚都不灵便。父母想让儿子放弃学业。
“给我一副拐杖,我要上学!”王鹏坚定不移。
父母拗不过儿子,只好免强答应。
世间拐杖样式很多,高矮不一,但作用却大致相同,为残疾人提供一个支点,帮助他们站立前行。王鹏的这副拐杖是铝合金材质定制的,功能当然不例外,你瞧:他左脚轻轻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这样艰难地缓缓走着走着,数九严寒里额头也渗出汗水,双腿像灌了铅似的,双脚仿佛穿着千斤重的鞋子。无奈地东倒西歪地走着走走着,拐杖不时地敲出轻响。每走一步,人们都为之屏住呼息捏一把汗。
莱辛说过,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徘徊的人走的快。拄拐而行,不在乎走得有多慢,而是你首先要有那一根拐杖,并倚仗它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美好愿望当然美好,然而,王鹏后来病情加重,身体每况愈下,不能拄拐行走,他心急如焚!
“唉……那就辍学好了。”王鹏含泪无助地对父母道。
“不!我来做你的‘拐杖’。”是一个年仅9岁王鹏妹妹王燕的声音。
“啊?”父惊。“这行么?”母叹。
“我行!”王燕意志坚定地承诺。
从此,老师和同学们春秋寒暑每天都能看到这一情景:一个瘦弱的小女孩背着一个坚强的小男孩,从宿舍到教室上课。
校方知道这一情况后,特殊给王鹏王燕兄妹俩安排到同一宿舍。不过从宿舍到王鹏的课堂也有500多米的路程,还要上下楼梯,中间还有一条马路要横穿。虽然哥哥致残,但毕竟是男孩体格比较大,体重也比妹妹重的多,刮风下雨时,哥哥会滋生懊恼和心疼妹妹:“妹妹,明天背我回家吧,不然拖累了你。”
“哥哥,我不累一点也不累。”妹妹别看她小却很善解人意。
于是妹妹就这样从不叫一声累喊一声苦,每天背着哥哥准时岀现在教室里,从来不迟到半分钟。
父母忙于农活,很多时候都是王燕来照顾料理这个家,小小年纪挑起家庭重担。乐观向上的她并不认为在经历“辛苦”,反而觉得照料哥哥是自己的“荣耀”与“使命”。
“我要永远做哥哥的‘拐杖’,永远陪他玩,永远不丢下他。”王燕的话令人生疑竟是出自一个年仅9岁小女孩之口。
无情的命运点缀着这一特种别样“拐杖”的辉煌与绚烂,而辉煌与绚烂将照耀点燃一个希望。
但愿哥哥倚仗这副用亲情铸就的特殊“拐杖”,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