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鹤叟碎语】鹤语之——读《史记》有感系列之一

精品 【鹤叟碎语】鹤语之——读《史记》有感系列之一 ——玉堂


作者:玉堂 进士,626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34发表时间:2009-12-03 14:24:47
摘要:杂文

【鹤叟碎语】鹤语之——读《史记》有感系列之一 鹤语之——读《史记》有感系列之一
   前几日,逛超市的时候忽然看到一本书,名字叫做《史记》,出自西汉司马迁笔下。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计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其中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估计大多数读者也是对这部书耳熟能详,鹤叟就不多言了。本来要潜心静气的仔细研读,奈何,最近事务繁多,直到昨晚,才有时间开篇通读,这个版本是比较经典的,主要摘取了一些精彩的章节节选,不仅对文字做以注音标记,后面还附有白话文的翻译,看起来很容易读懂,而且有助于读者提高古文的阅读和理解水平,有时候还有一些针对文字或者事件的插图,直观而又通俗易懂,以至于鹤叟不忍释卷。
   开篇就是《五帝本纪》,摘取的是帝舜的主要事迹和功劳。鹤叟认为读这篇文章还是很有启发的,首先是舜的为人,舜的孝道,可谓是无人匹敌。文中讲述到,舜后母的儿子象对舜多次下毒手,每次都是差点害死舜,可是舜不仅没有报复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还是如文中所述:舜复事瞽叟(舜的父亲)爱弟弥谨,他的孝道真的很是令人佩服,估计就是今天,能有如此孝顺,如此度量的人也没有了,更何况舜的榜样作用和领导才能是那么的出色,文中说到: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由此可见一个圣人的榜样作用足以感化周围的很多很多人,由于舜的榜样作用,人与人之间谦让恭和,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反观现代的
   社会,逐渐的走入迷途。人与人之间不再谦和恭让,而是自私自利,冷漠以对,使得鹤叟深以为,今人应该多读读古典,多看看书,学习一下古人先哲的处世态度,那么也许离国家倡导的和谐社会会更进一步。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的确如此,多少智慧的光芒是从古典中放射出来的啊,而如今,社会上很多不和谐的事情不就是因为一时的不智,造成的吗?比如醉酒驾车,撞死、撞伤人;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挥拳相向,甚至拔刀砍去,甚或闹出人命的悲剧一再上演;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而昧了良心的黑心商人,最终祸害了不少国民,最后沦落为囚徒的事情也不断上演;为了所谓的名利,从此走上堕落的不归路的头上光环层层的人,也在一次次上演。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些事情本都应该避免的,只是这个社会的诱惑太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谦让的氛围不再,所以才会有这样那样的悲剧。鉴于此,鹤叟认为,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首先要从精神层面做起,要从根本上割除一切向钱看和追名逐利的社会氛围。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如今社会搞成这个样子,责任不在于所谓的“80”“90”后,论责任应该是在此之前的人,为何?社会的中坚力量和当权者就是他们,他们酿造了一个适合后者生存的社会环境,假如说,八十年代的时候,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他们能够把住阵地,对那些刚刚滋生的拜金主义思想进行打击,那么鹤叟认为也不会造成如今的状况,须知,当年枪毙一个刘青山和张子善,官场至少清静了几十年;如今呢?百万元级别的贪污,已经挂不上号了。而如今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拜金主义盛行,而金钱又是权利和腐败最易发生的道具和载体,君不见,多少贪官污吏的发迹、败落都是和钱字有关,如果没有钱,那么权就不会轻易的青睐,如果没有钱,那么小三、情人也不会滋生。在五帝时代,人们对钱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再加上那时候贫富差距也小,人和人之间没有对立显著的阶级矛盾,所以说社会的发展还是相对和谐的多的。所以从孝道,我们可以得知古人的淳朴和天真,我们也可以对当今社会做以一定的反思。盛世治吏需严,为什么?咱们可以掰着指头算算,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一直到康乾盛世,哪一个盛世的结束,都是在其鼎盛时期不久,故而,鹤叟总是担心,总是对歌舞升平有着一种如履薄冰的警戒感。也许就像一个经常打仗的将军,对于那种和平时期的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总是不适宜,总是担心一旦打仗,会怎么办的问题。
   刚刚读了一篇,鹤叟就觉得,实在是有必要好好读读这部《史记》,还是古语说得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鹤叟也觉得,读史貌似不是一个人的事,只有更多的人读史,才可以明兴替,知兴衰。由于这次没有带书,所以只好胡乱侃来,望读者谅解。下次要针对每一篇,写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共赏析之。

共 17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学习了解中国历史,对于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加民族自信,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的史书浩如烟海,有正史、野史、杂史。读史,要先读正史。野史、杂史可以作为参考。从整体上讲,正史的记载,比野史、杂史相对更系统,更真实。当然,也不排除野史、杂史中在个别事件、个别人物的记载上,比正史准确、丰富。至于历代文人创作的各类历史小说,可以启发读史时的某些思考,但切忌与史实画等号。历史毕竟是历史。我们在读史时可能还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点“影子”,但一定不要做机械的比附。“影子”只能是“影子”。借助历史对今天的社会生活进行反思无可厚非,但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绝不会是昨天的简单重复。   读史,一定要独具慧眼,学会思考。“我思故我在。”毛泽东读史,高屋建瓴,融会贯通,透过纷杂多变的历史风云,看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人民,从而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鲁迅读史,目光深邃,从“仁义道德”的字缝里,看到了“吃人”两个字;季羡林读史,体会到“天人合一”的真谛。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体会到的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有独到的见地,给人以启迪。【推荐理由:从读史中去探究社会的痼症,亦未始不是一种思路。】【编辑 夕霭烟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1203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夕霭烟岚        2009-12-03 14:26:37
  自己算了算,大概有两年没进书店了。今天去看,似乎变化不大。迎门最显眼的位置,仍然被诸如《经商之道》、《人生智慧》一类东西占据着,标题一律文化得让人肃然起敬。花上32元,俨然智慧到手,岂不美哉。
  
   所以智慧也有价格,并且不比麦当劳便宜。但这一类速成总有些让人疑心,特别是发现里面最多的居然是读史。光是名叫读史悟人生的书就有两本,不同出版社、不同作者,却是相似的装桢、相似的厚度,并排放在一起。此外也有叫读史通世故的,还有叫读史学做人的,林林总总。翻了翻,虽非千篇一律,也多是大同小异。一点烂熟的历史故事,加上一些现代的圆滑解释,立刻点金成石,化神奇为腐朽。
2 楼        文友:夕霭烟岚        2009-12-03 14:28:27
  不久之前我还说过,历史应当平民化,但为何当真平民化之后,反而不能接受?根子还是功利。读史本是一件最不功利的事情,了解过去,寻找那些埋藏在时间长河中的足迹,是人类生存的自然需要,而不是装点门面的所谓智慧。这两者区别类似于考古者与盗墓贼。拼命要从历史中挖掘点什么,
3 楼        文友:夕霭烟岚        2009-12-03 14:29:12
  每个活着的人都将死去,每段存在的时光都将变成历史。生命是沙滩上的大厦,无论如何辛苦经营,如何庄严华美,必将在下一次潮头涌来的时候毁灭,消失无踪影,而历史将是我们寻找他们、同时发现自身的唯一线索,也是人类用短暂对抗永恒的脆弱武器。
4 楼        文友:ran.t        2009-12-03 16:50:43
  呵呵,玉堂为文有种可爱的随意,但随意而不随便,自有严谨在内。
5 楼        文友:玉堂        2009-12-03 17:31:50
  呵呵,夕兄的按写的太精彩了,真的佩服编辑的严谨和热情,受教了。
江山群豪多壮志,巨匠擎天椽如林。
6 楼        文友:凝冰        2009-12-03 19:57:29
  人到中年为儿读书,现在读来为时不晚。读史去……
只画烟云,不写春秋事。
7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09-12-03 21:32:32
  史记确实不错,但要读透,其实要下一番苦功夫,玉堂心境颇不错,能钻进去,是一件幸事。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8 楼        文友:缱绻鱼儿        2010-04-03 15:18:39
  今天读《史记》,就是让后人记住历史,或许让我们更成熟,少走弯路。拜读了,好文!
鹿鸣碧草幽,萧起绕水流。浮云晴万里,青峰锁岚岫
9 楼        文友:玉堂        2010-04-03 19:15:23
  呵呵,感谢鱼儿来这里参观,呵呵。
江山群豪多壮志,巨匠擎天椽如林。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