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有奖金”征文】跋《柳州罗池庙碑》(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有奖金”征文】跋《柳州罗池庙碑》(随笔)


作者: 白丁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28发表时间:2018-01-21 07:42:06
摘要:至于(团团)初刻作(团圆)也许倒是沈传师的笔误。类似的情况,在同是韩愈撰文,沈传师书写的《黄陵庙碑》中也有。据赵明诚《金石录·唐黄陵庙碑》说:“退之(韩愈)自潮移袁,入为国子祭酒,实三年,而碑云‘三十年’盖书碑者误尔。”看来,这位大书家是很粗心的,有时会把碑文写错。

《罗池庙碑》原刻于柳州罗池庙(今为柳候祠),系韩愈撰文,沈传师正书,陈曾篆额。由于文章,书法包括篆额,都极精美,所以也被人称之为(三绝碑)。石早佚,传世仅清何绍基旧藏宋拓孤本一册。
   沈传师(七六九——八二七年)字子言,苏州吴人。唐徳宗贞元(七八五——八零五年)末举进士,历太子校书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宝历元年(八二五年)入拜尚书右丞,吏部待郎。工书法,朱长文《续书断》把他和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等并列为妙品。并说他的书法:(正、行书皆至妙品,存于翠琰,爽快骞举,如许迈学仙,骨轻神健,飘飘然欲腾霄云。)宋代的米芾对别人的书法很少许可,但对沈传师极为推崇。说沈的书法(如龙游天表,虎踞溪旁,精神自若,骨法清虚。)在米芾《自叙贴》中还自述他的(书壁)(写大字)就是(以沈传师为主)云云。传说米芾曾游湘西道林岳麓寺,向寺里的主持僧借观沈传师所书的《游道林岳麓寺诗》。他看得爱不释手,竟(一夕张帆携之遁去。)寺僧知道以后,急忙去向官府告发,才得追回。可见(米颠)酷爱沈书的程度。
   黄庭坚论唐代书法时说:“唐初字学劲健得晋宋风,开元后变为肥厚,元和后柳(公权),沈(传师)之徒复尚清劲。”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也有类似的叙述,他说:“唐世书凡三变,唐初欧(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王(知敬),陆(谏之),并辔叠轨,皆尚爽健;开元御宇,天下平乐,明皇极丰肥,故李北海,颜平原,苏灵芝辈,并趋时主之好,皆宗肥厚;元和后沈传师,柳公权出,矫肥厚之病,专尚清劲,然骨存肉削,天下病矣。”可见沈传师和柳公权在当时都是以(清劲)的新书风,(矫肥厚之病),从而使人耳目一新,以至改变了书坛的风尚。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们都是属于富有创新精神的书家。
   《罗池庙碑》是沈传师五十三岁时的作品,书迹清劲圆润,近虞世南。王铎在此碑拓本前题云:“沈书寡觌,本虞永兴,柳诚悬,欧率更,合为一家。”实际上柳诚悬(公权)的年纪要比沈传师小九岁,恐怕不是沈传师(本)柳公权,倒是柳公权曾经受过沈传师的影响。据《旧唐书》柳公权本传谓:“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看来这(近代笔法)中,就包括有沈传师在内。如柳所书的《李晟碑》,其用笔与结体与《罗池庙碑》是颇为相近的。
   罗池庙,是柳宗元在柳州刺史任内去世后,他的下属和州民为纪念他的政绩而建造的祠庙。建成后特地派人到京师,请柳的好友韩愈撰碑文,并由沈传师书写。碑后纪年为“长庆元年正月十一日立。”
   此碑何氏旧藏宋拓本后有一段翁方纲的题跋:
   沈传师书《柳州罗池庙碑》,世久无其拓本。宋人《宝刻类编》有《沈传师墓志》而不载是碑,可见知者少见。朱子《韩文考异》云:“石本(团团)字初误刻作(团圆)后镌改之,今尚可见。”以此拓本证之,良然。朱子所见,即此本也。然朱子谓“传师为中书舍人史馆修撰,韩迁吏部,并在长庆二年,碑书元年,盖传抚者误也。”今验拓本,“长庆元年正月十一日”明白无疑,惟(左卫长)下脱(史)字,则装册时所失耳。
   按,柳宗元卒于唐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年),碑文中说:“(柳宗元)谓曰:‘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后三年,为庙祀我’及期而死。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其日景辰,庙成大祭。”这里的(三年孟秋),应是柳宗元卒后第三年的七月,即长庆元年(八二零年)。后文又说:“明年春,魏忠、欧阳翼使谢宁来京,请书其事于石。”可见韩愈此文,实撰于长庆二年,沈传师书碑,当在同年,与朱熹说的“传师为中书舍人史馆修撰,韩迁吏部,并在长庆二年”合。“碑书元年”者,可能是因为罗池庙建成于长庆元年,所以沈传师在书写时特地倒填了年份。至于(团团)初刻作(团圆)也许倒是沈传师的笔误。类似的情况,在同是韩愈撰文,沈传师书写的《黄陵庙碑》中也有。据赵明诚《金石录·唐黄陵庙碑》说:“退之(韩愈)自潮移袁,入为国子祭酒,实三年,而碑云‘三十年’盖书碑者误尔。”看来,这位大书家是很粗心的,有时会把碑文写错。

共 16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跋〈柳州罗池庙碑〉》这一篇随笔,作者文写几多资料查询,带着对历史碑文探究的心态撰写,将自己对柳州罗池庙碑考究所得一一叙述,以说明文的形式展示。先以《罗池庙碑》原刻于柳州罗池庙(今为柳候祠),系韩愈撰文,沈传师正书,陈曾篆额引入,从而层层剖析与解读与柳州罗池庙碑相关联的人与事。本篇跋文,主题清晰明了,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碑文深入的探究的执着精神。欣赏了,推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8-01-21 07:44:49
  作者深研碑文,撰写内容层次清晰,有依有据。赞!
2 楼        文友:程南        2018-01-21 07:46:34
  跋语写得不错!学习了!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1-21 09:14:18
  文章详细介绍了罗池庙碑,行文流畅,逐层说明,让读者对于相关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在读历史中学到了知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