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那年那月,我的秋日少年游(散文)

精品 【山水】那年那月,我的秋日少年游(散文)


作者:孔夫子门生 童生,96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35发表时间:2018-01-21 15:31:31
摘要:荏苒的时光送走了一个个春夏秋冬,三十年的轮回,把我送进了不惑之年,而那年,那月,那个秋日下午的少年游,却成为了我不灭的记忆,日久弥新。


   很是喜欢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小的一首诗,形象生动地把读书的益处写了出来。
   少年本是读书时,可是,现在的少年书生,对读书的喜好淡了。因为,他们钟情的“方塘”,是拥有着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的手机,书籍已经不能够吸引他们了。有时候,看着他们对手机的痴迷,我总是会想起我的少年时代,那个和书有关的时代……
   入学之始,就读的是一所村小,老师所教的内容有限,启蒙读物主要就是小人书了。
   对于那时的小学生来说,小人书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手机。小人书的种类很是齐全,有名著类的,有神话类的,有抗日题材的……每拿到一本小人书,我总是爱不释手,眼睛先是盯着上面的图画,然后视线转移到下面的文字,图文并茂,很快就把一本小人书读完了。读完后,总是感觉不过瘾,于是,就拿着小人书,和小伙伴们交换。可这样的交换也是解一时之馋,毕竟,每一个小伙伴的小人书也不多。没有小人书读了,就渴盼着,渴盼着卖小人书的小贩的到来。
   终于,小贩摇着拨浪鼓来了,货品很是琳琅,可我全部的注意力都盯注在小人书上。有《铁道游击队》,还有《武林志》,还有……这些小人书,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看过的。于是,我就飞跑回家中,拿出积攒的几毛钱零钱,再气喘吁吁地跑到小贩的摊位前,理直气壮地挤到前面,伸出手,在放小人书的摊面前左挑右拣了一番,拿起了这本,又盯着那本;拿起了那本,又盯着这本,哪一个都想买。可是,就那几毛钱,只够买一两本的,导致每一次的抉择,都是那么地艰难。在小贩的催促中,我最终选了最心仪的小人书,像护着珍宝一样,抱在胸前,回家了。
   我多想痛痛快快地看一场小人书啊!可终究是不能得偿所愿。因总是这样想着,有时在夜晚睡觉的时候,我会梦到自己来到一个放满了小人书的店中,躺在小人书上,随便看,还不花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时,少年的我,拿云般的心事,都飘渺到了小人书上。
   有一年的秋天,听大一点的上了初中的同村伙伴说,位于我所在村北面的小合隆站有一家小卖店,因为靠近中学,在卖货的同时,兼做一些租书的生意,书很多,小人书也很多。看一本小人书,据说只需要两分钱。听说有这样的一个好去处,我的心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时时惦念着想去看一看。
   终日这样想着,心中的渴望愈发地强烈。终于,一个秋日的午后,在家中百无聊赖的我,终于决定要把这个理想变成现实了。
   我所在的东道村到小合隆站村有四里地的路程,需穿过一条水库大坝,还需穿过一个叫作大田家洼子的村庄,在折转,一路向北,才到小合隆站村。
   这是一个黄沙漫天的日子,那轮高悬的太阳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芒,惨淡地挂在天空。我穿着单薄的衣裳,在风中瑟瑟地走着。我不敢直视前方,把手垂直放在额前,看着脚下的路。一不注意,被风扬起的灰尘就会调皮地钻进我的眼中,粘在眼角膜上,刺痒得很。当走到水库大坝上的时候,风更强劲了。蜚瓦拔木一般,呼啸着。我躬下腰身,顶着风,勉力前行。
   大坝的西面是浩淼的水面,那时水库里的水还有很多,在夏日的时候,是顽童们嬉戏的绝佳场所。而那日,它却怒吼着,翻卷着水浪,一波一波地,击打着岸边的岩石。在与岸石接触的那一刻,迸溅出无数的水花,有的,飞落到我的脸上,我的身上,凉凉的,但舒服得紧。
   而在大坝的东面是一片芦苇荡,在风的吹拂下,时而弯身,时而挺直,摇曳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前几日刚学的诗,题目叫《蒹葭》,是在一位邻居大哥的笔记本中见到的。因为喜欢,所以留意,因为留意,所以记诵了下来。那时的记忆力真是好,看过的东西,无意中就记住了,哪像现在,费力地去记,也记不住几句话,记住了,很快就忘记了。所以,当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是应该多记忆一些东西的。那时,记住了就记住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在经过大田家洼村的西侧村口时,会见到一所中学,这是一所坐落在乡村中的中学。一南一北两排红砖红瓦的房子,北面是教室,南面是老师的教研室和校办工厂。这是我初中的校园,很是简陋,可当时的我见到它的时候,却感觉很是雄伟,想象着,当我上初中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呢?想着,想着,看见小合隆站村已经近在眼前了。
   当我走进村中的时候,一阵火车的汽笛声响起,一列火车如长长的巨龙,停在火车站。我远远地望去,在朦胧中,我望见一些旅客从站台上走了下来,有的向南,有的向北,有的向东,有的向西,四散开来,进入各个村屯。这样的景观,是我以前所未见的,我呆呆地看着,出了一会神。当觉知到此行的主要目的后,才凝聚心神,寻找着那家租书的小卖店。
   少年的我,很是羞涩,最害怕的,就是和生人说话。可是,人地生疏,我真不知道那家小卖店在哪儿,为了尽快看上小人书,我厚着脸皮,问了两个人后,终于见到一处人家的门口的牌匾上写着“食杂店”,也就是当时我们所说的小卖店。
   这家是用红砖砌成的院墙,院落很大,前面有两间瓦房,是卖货的地方,后面是四间瓦房,应该是住家的地方。我走进食杂店,迎面是一个曲尺形的柜台,里面被分成了三层格,摆放着各种商品。当我说明来意后,店主人,一位中年妇女站起身来,拖着肥胖的身体,把我引到里间屋中。这间屋和外屋相比,小了三分之一。一半放着店中的存货,另一半就是读书的地方。在读书的区域,有两架自制的木头书架,摆放着各种书,小人书只有两层书架,但对于我来说,也是丰富得很了。
   交了押金钱后,这整个的下午就属于我和书的约会时间了。我躲在这里,开始了半日的读书时光,读了许多小人书,也读了几本大书,名字已经忘记了,但那日,我是第一次嗅到了浓浓的书香,至今忆起的时候,还令人回味无穷。
   荏苒的时光送走了一个个春夏秋冬,三十年的轮回,把我送进了不惑之年,而那年,那月,那个秋日下午的少年游,却成为了我不灭的记忆,日久弥新。

共 23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那年那月,我的秋日少年游】整篇文章充满了回忆,讲述作者少年对小人书的喜爱,更是少年时代对知识的渴望。进而引出了,那年那月那秋日的出游。这段记忆一直陪伴着作者至今,成为了我不灭的记忆,日久弥新。作者饱含对小人书的无限热爱,穿梭小合隆站村,行走在大坝上,寻找着那家租书的小卖店。那时这些小人书就像一把燃不尽的火种,浓浓的书香给作者带来所需的能量。现在人们使用的智能手机无所不能,速食文章又多的很,导致阅读书籍的人越来越少,真是件让人担忧的事。文章文笔细腻,文字朴实优美,质朴流畅的文字,处处充满着生活气息。感谢赐稿山水!力荐赏阅!【山水神韵编辑:gaogao高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2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gaogao高原        2018-01-21 15:36:47
  小人书情节一直在我们的记忆里。现在的孩子们,想看啥书,都能得到满足,居然阅读量上不去,真是令人担忧。问好孔夫子门生友!新年快乐!2018年吉祥!
爱好文字 喜好写作
回复1 楼        文友:孔夫子门生        2018-01-21 22:24:39
  一篇粗陋小文,能得高原老师褒扬,幸甚!
2 楼        文友:云木欣欣        2018-01-24 19:32:44
  一个还在读小学的孩子,独自顶着漫天黄沙,穿过水库大坝,还要经过另一个村庄,目的只是为了痛痛快快看一场小人书,可见小人书的吸引力有多大,在那物质条件十分匮乏的年代,小人时成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受到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格外的青睐。品味学习美文,问好孔夫子门生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孔夫子门生        2018-01-28 09:26:25
  现在的诱惑太多,已经让现在的孩子无法静心读书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