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冰心】我们需要一种药 (随笔)

编辑推荐 【冰心】我们需要一种药 (随笔)


作者:南坡 童生,66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41发表时间:2018-01-23 21:25:48

【冰心】我们需要一种药 (随笔)
   人活在世,免不了要受到伤害:战场上受伤的常常是身体,生活中受伤的往往是心灵。身体之伤医药可以疗救,心灵之伤何药可以疗治呢?
   第一、寄情山水田园。
   我国古代诗歌有山水派之说,其开创者是谁呢?是南朝刘宋王朝的谢灵运。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非常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他便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实,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山水诗的开山鼻祖。“走运”的问题我们不管,单就事件本身也给我们另外一种启示:心灵之伤是可以用山水来疗治的。晋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的理想入仕,但黑暗的现实让他不断失望,终至绝望,于是愤而辞官,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你看,这样的生活有多充实多自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乖乖,这简直就是养生之道了。陶渊明也很“走运”,无意中成了田园诗的开创者。不过,我们关心的是他给我们的另外一种启示:田园生活同样可以疗治心灵之伤。唐代开始,山水田园诗兴盛起来,王维、孟浩然是代表,李白、杜甫也涉足,其后的继承者就更不在话下。这些诗人们创作山水田园诗,一方面是模拟应制,另一方面还是为了寄情山水,从而疗治心灵之伤——而且,这一方面还是主要的。就说王维吧,他虽然做过很大的官,但官场风云变幻,捉摸不透,常常受到伤害,因此,他不得不半官半隐。再说孟浩然吧,他才华横溢,诗名极盛,且又热衷功名,可功名却一点也不青睐他,因此,绝望的他只有完全隐居了。众所周知,隐居者都是心灵受到伤害的人,隐居不过是寄情山水田园,进而疗伤罢了。
   可以说,寄情山水田园是古人发明的疗治心灵之伤的良药。
   第二、入道入佛。
   宗教是最好的灵魂避难所。古人心灵受到伤害,往往要用入佛入道的方式来疗治。李白是个狂人,但现实每每要与他作对。相对而言,李白受到的心灵之伤要比常人痛得多。可是,李白就是李白,再残酷的现实也打不垮他,因为他有“道”这一剂疗伤良药。就说“赐金还乡”这件事吧,放给一般人,肯定是万念俱灰,一蹶不振了。而李白却不这样,他很快进入“道”的角色,甚至虔诚地求仙访道去了。未过多久,一个雄心勃勃的李白又出现在世人面前。苏轼遭受“乌台诗案”以后,很快归诚佛教。他从此戒杀放生,慈悲济世,无私布施,乃至抄经追思荐亡亲,与方外之友谈禅问道。佛抹平了苏轼的心灵之伤,佛给了苏轼东山再起的机会,佛救了这位划时代的文化巨人。大清皇帝顺治爷遭受了情伤,他选择的疗伤良药便是皈依佛门。贾宝玉遭受人生磨难,他的疗伤良药正是出家为僧。高贵者会如此,低贱者更会如此。作为芸芸众生,入道入佛简直就是他们心灵之海的救命稻草。
   可以说,入道入佛是古人发明的又一剂疗治心灵之伤的良药。
   第三、沉溺酒色。
   曹孟德有经验,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不过,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又叹曰:“举杯销愁愁更愁。”色呢?古代文人狎妓是常有的事,但孔子有言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再说,酒色这玩意儿属于珍稀药材,劳苦大众也吃不起。由此看来,酒色已算不得疗治心灵之伤的良药了。
   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人们的心灵之伤往往是普遍而又刻骨铭心的。按理说,我们有古人留下来的药方可以疗治,遗憾的是,我们的药材出问题了。就说寄情山水田园吧,我们的山水田园在哪儿呢?到处都是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触角,我们上哪儿去找可以安放灵魂的净土呢?就说入道入佛吧,现代科技已经把宗教的神秘外衣剥光了,剩下的只是土坯泥胎,谁还会入道入佛自欺欺人呢?沉溺酒色吧,这活儿本身就是一种堕落,更何况,弄不好还会锒铛入狱呢。近代中国倒为我们留下一份万能的疗伤良药——精神胜利法,可惜又让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给彻底毁了。
   唉,我们眼下这个社会根本没有疗治心灵之伤的药,更不要说良药了。
  

共 15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围绕如何医治心灵之伤展开,列举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历史上著名文学家事例,论证寄情山水田园是古人发明的疗治心灵之伤的良药;列举李白虔诚地求仙访道,苏轼归诚佛教,大清皇帝顺治皈依佛门,贾宝玉出家为僧等事例,证明入道入佛是古人发明的又一剂疗治心灵之伤的良药;列举曹操、李白的言论事例证明酒色虽可疗治心灵之伤,可今日劳苦大众已难效仿。作者由此引发我们思考,疗治心伤的药材出了问题,安放灵魂的净土山水田园无处可寻,现代科技已剥光了宗教的神秘外衣,沉溺酒色是一种堕落,近代中国的精神胜利法,又让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毁了。作者由此慨叹现代社会缺少疗治心灵之伤的良药,引人深思。这篇随笔精妙之处在于看似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实则条条道路都不顺畅,引发人们去深层次思索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真正方法措施是什么在哪里?警醒我们爱护环境,重建精神家园。感谢赐稿冰心,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1-23 21:28:19
  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分析论证,引人思索。如何疗治心伤,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都需关注的话题。感谢赐稿,问好文友!
勿忘本真
回复1 楼        文友:南坡        2018-01-24 10:20:28
  谢谢!
2 楼        文友:孙鹤        2018-01-24 05:57:23
  老师所举三件事,其实无非是逃避世俗的办法罢了。悠然恬静也好,苦心立意也好,自甘堕落也好,皆因为世俗所感伤,为自己所感伤。大悲大愤、大起大落之后,势必会以另一种视觉来看待这个世界,同时也改变了自己,让自己不再沉迷于世俗的俗物。
   问候老师,学习好文,遥祝冬祺。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回复2 楼        文友:南坡        2018-01-24 10:17:23
  领悟甚深。谢谢!
3 楼        文友:南坡        2021-06-02 16:31:08
  江山文学网:我于2018、1、23在贵网站发表《我们需要一种药》。今日发现,微信公众号“故事遇上酒”(署名:岊奀)以原创的名誉一字不差发表该文。请问,贵站和我如何维权?谢谢!
因为不会打麻将,所以就写作。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