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下雪了,曹先生

编辑推荐 【赏析】下雪了,曹先生 ——读《红楼梦》后随想


作者:粉墨是梦 布衣,35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03发表时间:2018-01-23 21:37:25


   前言
   记得上初二偷看《红楼梦》,只是挑挑看看,觉得太琐碎,看不大懂,就搁下了。一晃三十好几年过去了,走过半生,也经验了许多世事,蓦然了悟是该看《红楼梦》的时候了,再不看就来不及了,若让此滑过去放了空,枉为我来世一遭。
   历时半年的阅读,终于静静掩上了最后一页,心头唱了一百多天的大戏的红幕缓缓落下,只觉得大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净。心里沉淀了太多的东西,不是空虚,不是茫然,而是平静。只觉得戏里戏外戏太多,似有许多话要说,却不知给谁说,也无从说起。这真应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刚读罢,冬雪临窗,漫天的大雪妖娆纷飞而至,晶莹、清明。我看见你手执一卷“红楼”,着长青衫,在雾霭中凝雪思吟。隔着三百多年不化的雪,先生,我以雪为敬。我想置一暖阁,邀你红炉煮茶,诉你隐心,感受意气风生的“问其奇谈,娓娓然雄辩终日不倦,处境生春。”
   红楼一曲声声叹!
  
   一
   先生你一生不入仕途经济,住草庵,赏野花,过着觅诗,挥毫,唱和,卖画,买醉,狂歌,忆旧,看书的西山隐居生活,你是闲人,所以你闲赋一部千古一书。
   曹雪芹是没落贵族,没落了,也是贵族,虽被边缘化,但绝不会混迹寻常百姓中,你胸怀块垒,吸纳孵育。那时纳兰已走了,可是曹雪芹这座峰是纳兰奠起。在他的书中有纳兰的词句和意境。
   曹雪芹"补天"之志从未懈怠,其实他的运命里注定,他是一个被皇帝生气抄家的后人,纵然才高八斗,皇帝怎么会用一个犯罪的人,况且你离皇帝那么远,皇帝身边不缺能人。
   直至晚年,友人敦诚劝曹雪芹:"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勉励他专心著书。曹雪芹也已看透,亦不负所望,隐居西山十多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将旧作《风月宝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震烁古今巨著《红楼梦》。
   像曹雪芹这样的大才子,怎样的如花似玉的奇女子才能纳入他的眼内,果不然,第一任妻子梅姑娘,貌美如花,朋友用了“调包计”,才成美眷,所以红楼有了“调包计”。第二任妻子柳蕙兰,歌女,才貌双全。第三任妻子,徐芳卿,名见其人也。
   忽然觉得自己是一柴米俗女子,如果我遇见先生你,一定嫌恶你无治国力邦之能耐,无有经营生计之技巧,厌弃你穷困潦倒,只有嘴上功夫了得,欣赏不了他的才气,断不肯做你的红袖添香。怪的清俗女子难得,知音难觅。我心似君心便是珍品。
   《红楼梦》也只有先生你写得出,旁人谁有你的遭遇。先生家世厚家学渊深,又皇亲国戚富贵锦衣。先生生于花柳繁华秦淮地,长于温柔软玉乡,忽喇喇大厦倾,迁徙生活于皇城,王府市斤你来回走。先生一生兼有贵贱、荣辱、兴衰、离合、悲欢,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可是,再复杂的人生,也是简单的一生。
  
   二
   先生是百科全书。具备满族与汉族、江南与京北各种文化融合的特质,综合杂糅音乐、绘画、医学、建筑、饮食、织补……奇辉异彩。
   总以为老北京就是富贵地,金银窝,有高楼阙阁,奇巧珍玩,我这等人一生是见不到。可先生的一个大观园,天上地下诸景具备,人间宝物尽有。
   先生的语言更是拔得头彩。你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红豆曲》、《芙蓉女儿诔》,你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先生的李贺体:语不惊人誓不休。先生的语言平淡朴实却含蓄深远;简洁精美而意蕴丰富:诗情画意且雅俗共赏。这些诗诗化了生活,诗化了环境,诗化了人物。谁能说葬花不美?花冢不美?林黛玉不美?雪芹红楼诗的思想远胜唐诗宋词。
   曹先生的文学心思细密,让人能感到人世间的百态纤毫。你的伤情语无人可复制,你的书我读到了人间的干净,世间的航脏,读出了世家的小天地,更读出了社会的万象,世相的百态,人像的千面。人生无可回避的苦涩和炎凉,让我慢慢啜饮人生的况味,让我明白万事万物都有生、长、盛、衰、殁,人也不例外,家也是这个道儿,一旦爬到最高点,荣至匹泰,就该走下坡没落路,往下走的速度比上坡快。只是人往往能受得住繁华,却奈不住废败,在墟中做惨景,使自己凄凉去了。人活一世实属不易。
   《红楼梦》其实写的就是京城一个公子哥的故事,这个公子哥无谋生计的本事,该他撑事立业的时候,他实无拳脚,只好卖字画,若真有宝玉,他大抵也只有和曹先生的命运有十二分的相似。
   红楼梦虽讲的是大观园中的事,可那些大事小情,大是大非,那个不是小户小院,独门单户所发生的事。贵族人家的生活,除说话雅气点,举手抬足娇柔点,起坐行步作派点,其实所发生的事情和地主大户没什么两样。
   没有哪一部书能让世界人着迷,上千万的人都在仔细琢磨“红学”,就连日本人也想和咱们的《红楼梦》沾亲带故,说《源氏物语》是他们的《红楼梦》。这那跟那儿,能扯上么?它有“红楼”这么丰富的内涵吗?
  
   三
   曹雪芹笔下的女儿们都长着两弯淡烟如黛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就连女公子王熙凤也生的身量苗条,玲珑剔透的娟人儿。她们是大观园里繁花似锦的女儿们,但放在茫茫人海中,又渺小如尘埃,但她们依然美好的存在着。
   曹先生最偏爱林黛玉,她是个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的女子,怎能让她落入污渠陷泥沟。早早的就安排她死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其实最初再浓烈的爱情,变成了约书,被岁月消磨的找不到一点初心,到最后也不过是淡到无味的白开水。曹先生早就看破了这点,不让宝玉和黛玉成眷属,把这个惩罚赠给宝钗。爱情最好的角度就是有点距离,即可做最亲的人,又可作红颜知己,无谓弃,一伴相生终老。这是爱情的大智慧,几人能掌握住这分寸。做不了,这份美丽就让天收去。
   大观园的女儿们,如娇嫩的花,一旦受了风霜的摧残,就纷纷凋谢了芳华。这些女子太容易死了,晴雯、黛玉、香菱、可卿生病死了,司棋、尤二姐自死。那她们一定就是春花了,要成秋花,就要开在树上,如宝钗、袭人,会来事入世的人,沐了世态的腥气,多少有世俗的秽气,自然没有春花的洁净,但却活的舒意。
   女人嫁了人,便无师自通起来,能一环设一环,生出许多曲折故事来害人。我周遭的女人,有王熙凤式,有宝钗式的,有尤二姐式的,也有秋桐式的,黛玉式的。偏就一些男人不管黑的红的,全都想收,女人一旦沾上了男人,就变味了,没嫁人时,多是玻璃玉人,可这会儿,就为了一个男人,就妇人了,设计的,吞金的,撞墙的、剪发的。搏命的,还是张爱玲的好,已然决然的离开,可多半的女子无法脱身,白白受着腌臜秽气。
  
   四
   当读到宝玉执着琉璃绣球灯笼,在街头流离时,被衙役推翻,打碎了一地,我终于串串泪珠滚下,一滴泪万种思绪,我为碎了一地无法捡拾的纯真爱情祭悼,此时的宝玉定是万念俱灰,世态凉薄难当。可真应了“欢情薄,世情恶。
   人只有一生,许了你爱的人,就负了爱你的人,若要两相不负,就谁也不许,可能又负了自己,又觉虚来此生。倒是宝玉好,爱了自己爱的人,又守了爱自己的人,最后了悟,离去,给自己和别人有个好的交代,不留遗憾。
   宝玉的情多情广。宝玉好像爱着所有的女孩儿,为晴雯做赋,遇见姐姐又忘了妹妹,湘云又常唤“爱哥哥”,见了妙玉就发呆,做痴想。但他是“任它弱水三千,只饮一。”自认黛玉是知己,所谓多情也不过如此。后来孤身一人,踩着白雪去了,到底是情深终了,还了他对所有女孩的好,看似薄情却是情深。
   偏就宝玉不是贾琏好色之流,宝玉无经济,无权力,自身难保,只能眼睁睁无奈何,仍质洁的姑娘们沦入社会下层碾作尘,他只有流泪的份。
   宝玉最后的人生路无非有二,要么跟道人和尚做道人和尚去,要么就是像曹老先生那样,一生不得意,靠卖字画糊口,“举家食粥酒常赊,卖画钱来付酒家”的困苦生活。穷困潦倒悲切而死,死时无有银两买棺屋,只穿家衣入尘。果真是赤条条来世无牵挂,酸了世人的心。震烁古今
   宝玉不想走正经世人之路,只想做个纨绔游耍子弟而已,这又与他人何干?最后怎样的生活不堪,也是他自己的事。可是世人偏要强制他走“正路”。或许就应该这样,你不过就是一个凡夫,就该随了众,入了正经路,刻苦读仕途书,学治国安邦才,过锦衣玉食之日,死后居庙堂高处。
   贾琏对女性无半点欣赏,只是肉欲,只要是平头齐脸看的过眼的,收了去,图个鲜,过三五晌,扔一边,让王熙凤设计某死。王熙凤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搁在现在也是少有的,她是一种稀世罕品,爱着自己的丈夫,命运不济,遇到贾琏一味好色,可又不能离婚的时代,自己又贪多恨少,又不能把贾琏怎样,所以设计害了二姐,把一个无辜的人,送到阎王殿。
   薛蟠整个让人恶心的呆霸王。欺男霸女,不学无术,骄奢淫逸,走狗斗鸡,鄙俗粗野,典型的浪荡公子一个,腹内无半星文墨,作个诗,便只会薛蟠体“哼哼韵”。但他的性格却也丰富,为人义气,性格爽直。可见先生的洞察世事心慧颖,敏瑜生活,生活中的人决不是公式化的单净。
   贾家也有全不像贾琏之流,比如贾芸就在之外,生的俊朗正骨,得了丫头小红的贴己,在贾家落势之时,找朋友施力搭线倾尽全力寻找小红,搭救宝玉。
  
   五
   湘江旧迹已模糊。
   我想起了仓央的诗:
   “……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先生后来虽然背转身,给我们一个背影,只是给世间许了一生的情深,此生虽短意缠绵。
  
   2018.1.21

共 38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先确定一点,就是作者这篇赏析具有独特的味道,名字不仅仅是下雪那样简单,而是同作品里的情节相关联,从下雪了开始写把时隔三十年没看的一本名著重新拾起,而这一读便是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真可谓:红楼一曲声声叹!作者从四层意思去进行赏析,先分析《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这个没落贵族开始,他的历史背景,创作历程,层层递进,从语气中充满了敬佩,更是对曹雪芹人生经历的一个概括。其次,作者从《红楼梦》的语言描绘内涵深刻,又带有几分凄婉,然后对曹雪芹的语言、文学思路进行分析,从曹雪芹的笔下读出人生百态。再次,又对曹雪芹笔下的那些美人儿和宝玉之间的情爱来分析,最终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打破。鲜明个性人物的评析到位。最后用一段仓央的诗做结更有些凄惨之情跃然纸上,紧扣主题,看你出作者行文流畅,用词准确,分析到位,把人物的命运和时代联系在一起,更让人明了。感谢赐稿,推荐共赏。期待更多佳作!祝笔丰!【编辑:秋日枫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日枫红        2018-01-23 21:40:32
  好似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一次对话,让人觉得近在咫尺之间,娓娓道来,流畅自然,层次清晰,赏析到位,概括性强。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祝笔丰!
2 楼        文友:粉墨是梦        2018-01-24 09:06:08
  谢谢编辑,评论深刻。辛苦了,问安。
3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8-01-24 11:04:38
  很独特别致的红楼赏析文字,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情”,一篇有思想,有真情的文字。问好老师,学习了。
倚天观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回复3 楼        文友:粉墨是梦        2018-01-24 16:57:59
  谢谢老师来访。拙作见笑。
4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8-01-26 09:35:10
  问候朋友,欣赏你的文字,祝福愉快!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4 楼        文友:粉墨是梦        2018-01-29 16:00:48
  谢谢老师。问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