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有奖金”征文】儿时过年的回味(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有奖金”征文】儿时过年的回味(散文)


作者:江北乔木 举人,440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83发表时间:2018-01-23 23:27:54
摘要:现如今,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过年想吃啥就吃啥,想穿啥就穿啥,想玩啥就玩啥,与儿时的过年不能同日而语了。虽然岁月老去,童年不再,但过年所承载的阖家团聚、其乐融融的亲情和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的愿望,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进入腊月门,就开始有年味了。也许是年龄大的关系,总感觉现在的年味越过越淡了,让我深深怀恋起儿时过年。喜庆快乐的画面,便一幕幕地浮现在了眼前……
   记得那时一进腊月门,就爱跟在上了年纪的祖母屁股后面追着问:“奶奶,到什么时候过年?”祖母就会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等过了腊八节后几天,觉得怎么还不过年?心里很着急,就再追着母亲问:“妈,过了腊八都好几天了,怎么还不过年?”母亲耐心地对我说:“过了腊八过辞灶,过了辞灶年来到。”听了母亲的话,我先是盼着辞灶的到了,再巴望着年的到来。那种心情是急切的,对过年是有期盼的,盼望着过年放假玩的时间长,穿新衣裳,吃好东西,放各种鞭炮,走亲戚吃好饭,有压岁钱。
   先说盼过年穿新衣吧。过去那个年代,家庭生活都很困难,平时大都不做新衣服,只是到了快要过年的时候,才会赶做一套新衣服过年穿。我家那时因了祖父在外工作的缘故,生活还相对宽裕一些,记得每年临近过年的时候,祖父都会给我家和叔叔家寄部分钱来添补过年。每每这个时候,母亲就到供销社里买了布,带着我和弟妹到她的裁缝同学、朋友那里量身做衣服。
   每每等做好了衣裳,母亲就拿回来仔细地叠好放到橱柜里,不让我们动,非要等到过年的时候才让穿。到了除夕夜里,母亲就把新衣裳从橱柜里取出来,一一摆放到我们的枕头底下压着,这样第二天穿起来板正,有棱有角的。那时头枕着新衣裳,仿佛枕着过年的梦想,心里特别高兴,高兴得睡不着觉,想象着穿上新衣裳的感觉,总想尽快地穿上新衣裳看看。越是这样想就睡不着觉,一旦睡着就醒不了,十回九回都是父母叫着起来拜年,这时候,就睡眼惺忪地一骨碌爬起来,先从枕头底下拿起新衣裳,急急地穿上,呵,一身新衣,感觉焕然一新了。吃了过年饺子,就一身新打扮地拜年去了。这身新衣裳一直穿着走完所有的亲戚,才能换洗一下,完成了过新年的使命。
   再说说盼过年吃好的。说是吃好的,是与当时的生活条件相比而言的,那时受经济条件所限,大多家庭平时都不舍得吃,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会有好吃的。一般到了大年三十就开始了,中午吃包子,到了晚上就忙着做好各种美味佳肴,也叫“年夜饭”,儿时最企盼的就是吃“年夜饭”了,这是一年来最丰盛的一顿饭,大人孩子会美美地吃上一顿。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美酒,吃着佳肴,欢天喜地,好不热闹。
   到了正月初一中午,饭菜最为丰盛,除了除夕夜的菜外,再炒上几个新鲜菜,吃起来味道鲜美。到了初二早晨,就开始吃年糕,意味着“年年高”,祖母和母亲做的年糕很好吃,很甜、很香。吃罢了初二早晨饭,当过大师傅的父亲就戴上套袖、围上腰布,开始忙着用大锅煮猪肉、猪下货,还要炸炸货。伴着父亲的忙,满屋里飘出了猪肉味和炸货香。记得父亲将大锅里煮着的一块块带肥膘的肉不停地翻动着,一会儿用自制的小抓钩抓起一块给这个,一会儿抓起一块给那个,我和弟妹大口嚼着刚煮熟的猪肉,品味着肉香,这是平日里缺少肉腥味年代的大饱口福啊!足足地吃了这顿之后,就是细水长流式的吃了,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天天都吃好的。
   盼着过年放鞭炮是儿时的一大乐趣。那时候有鞭炮、爆竹、二踢脚,品种好像比现在多。父亲有一朋友就制作鞭炮,每年都会给我家送来大半蛇皮袋子的鞭炮,邻居小朋友见了都很羡慕。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放“二踢脚”了,手拿“二踢脚”点燃后,只听打到地上“叭”的一声,又飞到空中“砰”的一声,真是震天动地。还手拿着点燃的鞭炮往外扔,还把两个、四个爆竹芯子想互对着放,接连“啪啪”的响声震天,似乎爆竹越响越喜庆,心情越好。
   盼过年还有一件喜庆事,那就是走亲戚了,这是儿时我乐此不疲的一件事儿。走亲戚就是去为姥姥、姥爷、姑舅、姨们拜年磕头的,不过后来磕头一说都免了。记得那时走亲戚时,表兄表弟的都提前打声招呼,商量好先走谁家、后到谁家。到了这天就开始准备了,母亲就忙着给找个竹篓子、椭圆形小圆斗什么的,里面放上馒头、酒、饼干、点心之类的,差不多放满了,上面就盖上一条红色的包袱或新毛巾,这就是走亲戚的“篓”。我挎上竹篓,和四五个表兄弟一起,串了这个村,串那个村,走了这家走那家,一般都是每天一家,即便有的亲戚相隔十几里,也都是结伴走着去,这走亲戚真是“走”的。到了哪家,先问一声:“过年过得好!”不像现在说声:“过年好!”这么简捷。亲戚家一听有小客来拜年了,就赶紧出门迎接热情接待,忙给几毛钱压岁钱,那时候这几毛钱也很管用的。接着亲戚家的人就忙开了,我们就在家里或到大街上玩去了。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一看饭菜安排得都很丰盛,因过年都准备了省事的菜肴,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顿饭,等到吃好了饭,亲戚家该留的东西留下了,回去大都不空着篓子,就这样满载而归了,再商量着明后天去谁家。
   儿时过年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看跑高跷、跑狮子的,玩捉迷藏、打瞎胡游戏的,听戏、听盲人说书的,等等,这些都是最美好的过年记忆。
   现如今,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过年想吃啥就吃啥,想穿啥就穿啥,想玩啥就玩啥,与儿时的过年不能同日而语了。虽然岁月老去,童年不再,但过年所承载的阖家团聚、其乐融融的亲情和人们向往美好幸福的愿望,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共 21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充满欢乐的叙事抒情散文。作者用幽默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小时候过年的热闹情景,最开心的是小孩子。小孩子喜欢过年,急切盼望,无非就是想穿新衣裳,吃好东西,放炮,收压岁钱。那时候,家庭生活都很困难,但母亲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孩子过得高兴。作者抓住典型的几种场景来描写。一是穿新衣服的快乐,虽然有时是旧衣服改的,花样翻新。有时去买布,母亲做些新衣服。母亲做好后叠放好,只为春节那一天,让小孩子穿上新的鞋子和衣服去拜年。其次就是过年吃好吃的食物。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天天像过年,却没有了年味。第三就是过年放鞭炮,这是儿时的一大乐趣。值得一提的就是过年走亲戚,串门子,走的是个情义。过年的趣事说不完,让人难忘。文章思路靖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语言妙趣,情感细腻,表达了作者对过年往事的回忆。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8-01-23 23:35:00
  老师的文字充满了童年的欢乐,语言诙谐,忆苦思甜,童真童趣,耐人寻味。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8-01-24 00:08:07
  文章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把小孩子喜欢过年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刻画得惟妙惟肖,为作者点赞。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8-01-24 00:08:45
  问候老师!创作开心!佳作纷呈!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1-24 06:45:46
  过年,最高兴的就是孩子!文章妙趣横生,描写细致真实,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年扑面而来!
5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1-24 11:20:42
  过去过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还有压岁钱和鞭炮。可是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最开心的也就是假期了,因为生活条件的提高,他们什么也不缺了,反而是老人更喜欢过年了,他们期盼着过年一家人的团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