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阳台(外一篇)
一、阳台
住在城市里,大抵都是斗室锁天地,所幸拥有一角阳台,于方寸间俯仰乾坤,享纳风景,聆风听雨。
我家阳台正面便是巍峨俊拔的“笔架山”,以及依偎着它的碧波穿玉带的州河。楼群如巨汉列阵,于楼与楼之间,时瞥青山一角,白云飘浮,亦或夕阳披霞,金光万缕。小区一览无余,树木冠盖鲜翠,花草缤纷肆意,每每一对眼,诗情画意便偷偷地从心间滋长了。
阳台上,我和妈妈精心侍弄的兰草、芦荟、茉莉、百合、多肉等一片葱绿,绽放着生机。闲暇之时,默默相对,几分淡泊,几许惬意。余素爱兰,花开,香逸轩窗,清芬解秽,花谢,叶立正气,常绿斗寒。当然,只要有缘来我家阳台上的植物,我都会感恩,施于照料,绝不厚此薄彼,任其各展风姿,局促的空间就变得无限宽广了,炎炎夏日也变得无比清凉了。
清晨奔赴阳台,直感清风拂面,凉意沁入心扉。州河轻雾袅袅,朝霞濡染,轻云出岫,薄曦中早操的学生英姿勃勃,唤起了我青春的回想,让我精神为之一振;傍晚,暮色融金,“黄昏喋血卷帘红”的佳句,便盘旋于心间;夜深,笔架山“之”字路灯盏盏清亮,与天幕中神秘的星子遥相辉映。兀一抬头,月亮似冰盘,静静悬在对面楼顶,徒然便添了几分莫名思绪来。
春听雨,夏纳凉,秋闻香,冬暖阳,岁岁年年,阳台裹挟着我的千丝万缕,营造了我如临花田月下的翩翩情思……
最使我钟情的,莫过于阳台凝聚了母亲的爱。到县城居住一晃四年了,每个上班的早上,母亲都会倚着阳台栏杆,目送我走出小区;夜幕拉下,母亲在阳台看到我的身影,便欢喜地早早打开了门,迎接着我。每次走到楼台下,都要抬头凝望母亲在阳台上那瘦小的身影。看着母亲那越来越苍老的容颜和佝偻的腰板,我会悄然泪潸。母亲多病,却还分担家务,每天为我上学的女儿做午饭。有母亲的家是最温馨的,一下班,我都急着往家里赶,急着回到母亲的身边。哪怕是受了委屈,但想到家里的母亲,一切都云消雾散了。两年前,母亲骨折住院月余,医生说至少要一年左右母亲才可行走。那段时间,抬头望不见母亲在阳台上的身影,总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为母亲所遭受的痛楚而心疼。母亲是坚强的,出院三个月后,她就咬着牙依傍着家里的沙发等物什锻炼行走,我劝她别那么急,可她说:“我不能动,你就要料理家里的一切,不能好好工作。我一定要早点好起来,替你分担!”我不禁哽咽了。四个月后,母亲已可拄着拐杖在家里慢慢行走了。一天早晨,我在楼台下面惯例向上张望,看到母亲斜着身子傍着栏杆温和地凝视着我,我喊了一声“妈妈”,顿时就泪流满面了……
母亲的腿脚现在不再如以前那么灵便了,但她依然坚持着分担一些家务,而且每天会像往常一样准时地在阳台上送迎我。
有人曾说过:“阳台有爱,世界便也阳光亮堂。”我家阳台有千千万万个牵挂伴随着我,有千千万万个幸福在迎接着我……
二、生命的颜色
满地斑斓,支撑着这个季节最后的婉约。被寒风抚摸过的芳颜呈现几分的憔悴,那些柚黄朱红的衣衫,揉触着空气寒凉的体肤,格外的清越。大地母亲显得如此的沉稳,没有丝毫的慌张,胜似偎红倚翠的陶醉,静谧中的清淡娴雅、温淡素洁……
最惹人注目的当数那些银杏树了,无论是在幽僻的荒野,还是繁华的都市,纵使淹没在繁树丛中,也不能遮盖她那灼灼的风姿。一抬头,一放眸,单株,成片,都是一道耀眼清丽的风景。风来了,那一片片扇叶,若蝴蝶在空中飞舞飘落,姿态是那样的优美,神情是那样的清怡,带给我一片迷人的诗意。地上叠了锦华厚被,金色的地毯,幻化了一世的繁华。无论如何,我也不忍心把脚步踏上去,看着看着就迷醉了,看着看着就有几许沧桑味席卷了柔肠,拨弄了心尖……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于秋叶之静美。”这两句话形容银杏叶的生死,太确切了。春天片片嫩緑的叶子,如同翡翠细软镶嵌,婆娑的树冠丛中,鸟儿蹦跳嬉戏。那清脆的声音如一泓泉流弹奏唯美的乐章,把无数的精灵心扉敲响。
秋季来临,以一场华丽的转身,成就了生命最浓的色彩,在心灵的画布上愈来愈多的灿烂,流淌出跳跃欢快的音符。她虽没有花儿的幽雅沁香,雍容华贵和红艳芬芳,却渲染出最自然的笑容。她最后的美丽,在淡淡斜日余晖萦绕下,是那么的唯美,那么的诗意。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在徐徐隐退的瞬间,这般的凄美,些许的苍凉里裹涵了几抹眷恋。不由想到,这世间至美的时刻,是一种不舍中的无奈,却更是夹系着永远不可亵渎的纯美。季节的颜色五彩斑斓,而仅有一种颜色嫣然于生命的深处。在金黄的梦境里,静静地飘着清香……
一缕秋风,一帘秋雨,也曾把那飘零的清愁,写在相思的风雨中。如今,我凝视她的美丽,研磨,提笔,为她书写一笺秋之深情,为她渲染丝丝离别的感伤。眉头心间,溅起涟漪,在渐入霜季的萧条,怎么也不会遗忘她那一季的美丽。拾起她最美的容颜,将岁月的温情藏在无尽的诗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