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信仰危机和“混”得怎样(随笔)
人类要生存,吃穿住行不可少,信仰也不可或缺。物质匮乏人类无法生存,信仰危机人类便会迷失生存方向。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国人们一共出现过两次大的信仰危机:一次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一次出现在晚明时代。
东周中后期(亦即春秋时代),由于生产的发展,奴隶制开始解体,旧有的一切秩序非但不能令人信服,反倒令人生疑。于是,信仰出现了“真空”。然而,历史注定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灿若群星的思想家们如上帝派来拯救人类的使者一般,都争先恐后地播洒着信仰的甘霖,甚至以雷霆之势滋润着华夏大地,滋润着国人们饥渴的心田。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是公开兜售其思想学说的思想家,有的甚至如现代广告一般进行思想的“狂轰滥炸”,搞得国人们几乎“无所适从”——由此出现了无法抉择信仰的“信仰危机”。这种“危机”一直持续到大一统的秦汉封建王朝建立乃至巩固,才算结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实上,这个时期的信仰危机是由“真空”到眼花缭乱的危机,是新型社会关系建立前的危机,是值得亿万华夏儿女永远庆幸的危机。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信仰危机”,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才有了深厚的“源”,才有了广博的“流”。这么说来,春秋战国时代的信仰危机不能叫危机,应该叫信仰过剩。
晚明时代,中国也如西方国家一样,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出现了反封建的浪潮。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思想同样不能令人信服,同样令人生疑。显然,信仰又出现了“真空”。不过,上帝是公平的,他为我们派来了李贽,派来了黄宗羲,派来了王夫之……遗憾的是,反封建反礼教的思想信仰还未大面积播撒,传统农民起义就爆发了——最终,天下居然被满清王朝取代。你看,历史和中华民族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可以说,晚明时代的人是真正缺失信仰的,甚至可以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封建思想已经动摇,资本主义萌芽思想奄奄一息,外来蛮荒民族正在不遗余力地强制推行落后和愚昧。试想,如果晚明时代的新派思想家能像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一样,主动与政治家靠拢,李自成之类的政治家也能如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家一样,虚心求教思想家,满清王朝这段严重拖了中国后腿的封建历史或许不会出现,中国也许会向英法等欧洲国家一样早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当今时代,人们的信仰又是什么呢?
信仰共产主义吧,共产主义距我们那么遥远——更何况,社会主义都在全球受了阻。不但如此,中国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也令人对共产主义反思不断。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信仰儒学吧,儒学被我们批了上百年,批得体无完肤。现在,尽管有那么多学者重新解读孔子,世界上也建起了那么多的孔子学院,但遍体鳞伤的孔子实在无力回天。信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吧,我们多少年的革命又如何解释?当然,有人会说,我们现在搞得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我们的信仰。可是,我们有强大的令人心悦诚服的理论作支撑吗?我们有令人景仰令人崇拜的伟大思想家吗?实际上,如果不进行真正的民主改革,即便有强大的理论作支撑,即便有伟大的思想家作后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不可能成为人们的信仰。你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人们似乎只关注这样一个令上帝也心酸的问题:“混”得怎样?
以上所谈是一个社会信仰问题。其实,当社会无可信仰,人们往往会热衷宗教信仰。眼下中国便是如此,人们是佛也信,道也信,山神野鬼也都信(西方宗教也是乘虚而入,邪教也粉墨登场)如见官就跪一样,见神就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从城市到农村,我们一共修了多少宏伟的庙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