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稻城亚丁背包散记(散文)
一
计划到稻城亚丁背包已经两年了,今日终得如愿。行前几日,重庆酷热难耐,不料今日凌晨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故此飞机延误了一个小时才到稻城机场。
刚出廊桥,便觉寒意逼人,脚下像踩着一团棉花,晕乎乎,微醺然。在导游的要求下,穿上毛衣和带绒的两层冲锋衣。出机场大厅(其时很小)就是广场(不广),场中立一三米高奇石,上以汉藏蒙文字书“世界海拔最高民用机场4411米”。广场四周以白石围墙,墙外四野茫茫,稍微的一点生机也是稀稀拉拉的低矮灌木淡淡的绿意。给人的感觉就是贫瘠、荒芜。
一路车行,下午2点,在一藏家客店简单饮食后上车,因缺氧而昏昏然。车窗外也无甚可观之处,好在导游一路讲解藏民风俗逸闻倒也颇有趣味,不至于乏味无聊。车从海拔4411米一路下行到3800米,然后又上行,到了波瓦山,感觉像坐过山车。
至山顶,下车,公路一侧有一水洼,不过数十平米,水浑浊不堪。(这样高的山顶上能有一水洼而不干枯也属难得)洼旁立一石碑,书“波瓦山海拔4513米”。近处有两三栋白石砌成的藏族民居和一简易帐篷。公路另一侧是曲线柔美的辽阔的草地,草地上点缀着黑色的大花----成群的牦牛。它们神态闲适,或立或卧,或三两聚首,或母子相偎,或低头啃食粗砺的草茎,或安静地打量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似乎对这个恶劣的自然环境安之若素,习以为常。
此时,两个小姑娘走到跟前,拿着几朵枯萎的,看不出颜色,又好像蒙着厚厚的积尘如她们的发肤一样的花。问:“叔叔,买雪莲吗?”两个孩子头发蓬乱萎黄如高原上的枯草,脸蛋紫红发暗,布满晒伤的旧痂新痕,藏袍已看不出颜色,像是杂乱无序随意裹在瘦削矮小的身体上,但眼睛里却闪烁着成熟的企盼的光芒。“我不买。”我生硬的拒绝如一盆凉水,瞬间浇灭了那两双小眼睛里的热情。
“那你有本子和铅笔吗?”大的一个女孩仰着头问。
“叔叔没带。”女孩儿的问题让我猝不及防。我哪能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呀。
女孩彻底失望了,牵着那个还流着鼻涕的妹妹的手转身离开了。
望着两姐妹的背影,我不禁有些木然,一任四千多米高海拔的寒风在耳边呼呼而过。
二
早上六点半,匆匆洗漱上车,直奔香格里拉(稻城县)车站乘坐亚丁景区大巴。一路盘山而行,经约一个小时,到了海拔3800米的观光车乘车点扎灌崩。
一下车,顿觉寒意袭人,虽然穿着毛衣、两层冲锋衣,仍然觉得手脚冰凉。脚下轻飘飘的,有些腹空气短,不能急趋。找一平处进食,补充能量后,方有些适应。缓步前行,一路树荫浓密,路旁密林处有淙淙溪声。约20分钟,突见右侧密林深处山腰有寺庙高耸,通体金黄,明亮晃眼。寺庙正后方远处雪峰耸峙,峰顶千年积雪在微曦的晨光中熠熠生辉,不敢逼视。寺庙和雪峰浑然一体,黄白相映,让人觉得神圣而肃穆,不敢有丝毫轻慢。
山曰仙乃日,海拔6032米,意为藏传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寺乃冲古寺,黄教寺庙,始建于元朝,传说为高僧却杰贡觉加措修建。
三
在冲古寺外乘电瓶车直奔洛绒牛场。右侧溪水相伴,珠玉环珮之声不绝于耳。繁枝茂叶的缝隙也可见溪水或奔涌、或低徊,或若脱兔,或若处子,溪岸间或有栈道隐现于灌木水草中。左侧是绵绵不绝的斜坡,直接天际,勾勒出一条淡淡的墨线。斜坡上漫山遍野全是低矮的灌木,枝间凝结着无数的冰晶,晶莹闪烁如无数明灭的眼睛。一层轻似羽纱的薄雾浮在灌木间,萦绕、游走,若有若无,似梦似幻。
约半个小时,到了洛绒牛场。远望整个景区,被"日松贡布"三座神山环绕。背靠央迈勇(海拔5958米,藏传佛教中文殊菩萨,智慧的化身,仙乃日、夏诺多吉(海拔5958米,藏传佛教中金刚手菩萨)左右对峙向望,草场四周绿树环伺,小溪(贡嘎河)从草场中潺潺流过,上有木质栈道横贯。草场中有一硕大帐篷,黄白相间,经幡飘飘,在如茵的绿毯上甚是抢眼。
沿栈道而下,进入草场腹地,才发现草丛之间竟然隐藏着无数红的、紫的、白的、粉的、黄的小花。它们花瓣单薄,花茎柔弱,潜藏在草叶间,低调的绽放着。成片成簇,迤逦铺排开去,一望无际,蔚为壮观。有人说,春天花期当季,繁花似锦,更绚烂,更热烈。我倒更喜欢这种似有若无的素净,似开还羞的娇柔。如诗书传家的碧玉,其妩媚清雅之态更比浓妆艳抹的大家闺秀多了几分可人的姿容。
小溪从雪山飞瀑而来,从草场蜿蜒而过,不急不躁,不惊不宠。溪水甘冽沁骨,无纤无尘、溪底沙石水草俱显。雪山掩映,绿草浸染,蓝天白云溶融其间,竟也色彩纷繁,宛如一幅缓缓流动的油画,让人眼花缭乱,意乱神迷。
漫步栈道,举目四望,眼之所及皆景也!
四
沿栈道过洛绒牛场,是一排低矮破败的木屋,供游客休息或骑马进入牛奶海和五色海景区。木屋前有一条坑洼不平的泥路一直延伸进丛林深处。因自觉体力尚佳,便一路前行。其时残月西悬,红日高挂,天空似洗,纤云如絮,日月共辉。小路回环曲折,树木葱郁繁茂,枝叶如筛,洒落得满身斑斑点点的日光,如跳跃的精灵,倒也惬意。两旁山崖笔立,崖底小溪背向而流,一会儿跳下深涧,一会儿滑过险滩,一会儿从巨石背后闪出身来,一会儿从枯枝腐叶下冒出头来,端的是欢欢喜喜,嘻嘻哈哈而去。
行不足半时,已然不如先前气宇轩昂、健步流星。稍有缓坡也觉气喘吁吁,步履维艰。歇息、喝水、吃饼干,再振作出发。背包似乎也越来越沉重,脚也越来越虚软。呼吸急促,虽大口吸气,却所逮无几。有如将竹篮深深伸进井底,捞起来却是除了几滴水珠外一无所有。同行之人也大都拄杖而行,状如久病翁妪,尽显虚羸之态。不一会儿,水杯就滴水不剩了,好在途中时有雪水顺山势湍急而下,得以补充。
休息、喝水、再休息、再喝水……不知歇了几处,正在精疲力竭,无以为继的时候,突然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碧绿的湖水静静地躺在那里,平如明镜,绿如碧玉,静如襁褓中安睡的婴儿。远处雪峰巍峨,四周绿树环绕,岸畔水草摇曳。整个世界仿佛一下子都安静下来了。疲倦、烦躁、俗念瞬时都洗涤得了无痕迹,通体的透明,通体的清爽。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艰辛跋涉,我终于到了小牛奶海。
五
在小牛奶海邻水小憩,时近上午10点,红日高挂,白光刺眼,不敢逼视。觉热气渐重,于是脱下厚重的冲锋衣装进背包,调息理气,轻装前行。
夹道依然树木葱郁,偶有棕黑色的小松鼠奔走于密林,轻快敏捷的身影在枝间忽隐忽现,时而在高枝跳跃,时而在地面疾走。有红嘴黑鸦忽起忽落,或栖于枝巅,或踞于崖石,三五为伴,呼朋唤友。
一路上行,小径渐显崎岖,游人渐多,有踽踽而行者,有轻装健步者;有拄杖的老人,有健硕的青年,也有兴致颇高的孩子;有红袍委地的喇嘛,有神情庄重的藏民。或扶老携幼,或三俩同行,只有我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原以为自己是早行人,不料更有行早者,始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所言非虚。路旁树荫下歇息进食的人也越来越多。行不足半里,背包渐重,喘息益甚,双腿虚乏。于是择一林溪树荫席地而坐,卸重负、饮山泉、嚼干粮,一则补充能量,二则减轻背包重量。这样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陡壁之下。
喘息甫定,抬眼四望,央迈勇雪峰连绵兀立,赫然眼前,山顶积雪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更显纯洁、庄严、肃穆。雪线以下是光秃秃的青黑岩石,山腰有一瀑布直坠深涧,如银链飞泻,又如素缟倒悬,侧耳细闻,似有天籁之音隐隐响于耳畔。左侧是深谷,谷底升腾起迷濛的水雾,有水击石穿的雷霆之声。右侧是陡壁,危峰耸峙,乱石穿空,让人顿生威压之感。壁上有一小道,宽不足二米,道侧或有粗砺的碎石,或有嶙峋的根蔓,石壁的缝隙有细泉涌流,浸漫而下。小道呈S形回环,循崖石而上,左凌深涧,右依悬崖,既无护栏,又无阶石。上还是不上?心中不禁有些犹豫,有些怯意。
六
站在山脚仰望,极不规则的s形小道如一条褴褛的、打着深深浅浅各色补丁的赭色布带,扭扭曲曲地搭在高数百米几近九十度的坡面上,布带上蠕动着来来往往的各色人影。“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先生所言极是!
行已至此,如中途而返,岂不虚此一行。
双手向上推了推背包,肩背重负稍减,又振奋精神,迈步向前。山道坑洼不平、坎坷崎岖,宽不盈米,左临深壑,右傍陡崖。或有巨石阻遏夹道需侧身而过,或有砾石散积、雪水浸洇需攀附而上。时近正午,登山之人络绎不绝,上行者众,下行者少。遇有逆行者,须侧身相让。偶有藏民马夫牵着大马相遇,更须早早闪躲,唯恐避之不及。一路攀缘,头在别人的脚下,脚又在别人的头上,前后呼应,首尾相连。我也无暇他顾,只是喘着重气,埋头而行,不敢稍有疏忽。
登了百余米,更觉呼吸局促,心肺有深深的空虚感。寻一稍平缓安全处依岩歇息,深深地吸入一口气,肺叶大张,却感觉空空如也。如久渴之人见一水壶,仰面捧壶,不料摇了半天也只有三两滴落入焦渴的口舌,倏忽即逝,更添焦灼之感。亦如拼力从水中拉出一张巨网,除了几朵水花,一无所获。回望身后,远处的雪峰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闪烁着跳跃的光芒。浓密的丛林铺满山谷,如一张巨大的绿毯。左侧谷底深不可见,隐隐有轰然之声。
遇有从山顶返还之人,便急切地询问:“还有多远?”,答曰:“还早。”失望之意顿生,乃继续前行。如此歇息两三次,终于见头顶数百米处有一悬崖壁立,转角处露出一方湛蓝的天空。或曰:“转过那里差不多就到了。”闻此,心中大喜,信心倍增,沮丧之情顿消,决意一鼓作气,欲登顶而后快。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到了刚才所见之“顶”,这才发现所见非然也,此“顶”之外更有天地:眼前又有一山,山上灌木荆棘丛生,有五彩经幡呈放射状悬挂。山脊有便道直通山顶,顶上有五色海;山脚往左也有一小径,蜿蜒千余米,直通牛奶海。临崖而坐,前不足一米就是深壑,举目远眺,山风猎猎,衣袂飘飘,颇有慷慨之意。曹公“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之雄视天下、君临万物的胸襟当如此也。央迈勇雪峰雄踞眼前,庞然耸峙,仿佛触手可及。天空湛蓝如洗,了无纤尘。也许是不忍心天空太过单调,白云如丝絮薄薄地敷衍,苍鹰如点墨在极高远处骄傲地滑翔。
天地间一片静寂,除了游人的谈笑和红嘴黑鸦的啁啾。
(注:本文最早发表于作者QQ空间https://user.qzone.qq.com/383051759/blog/1500041880/https://user.qzone.qq.com/383051759/blog/1500126240/
https://user.qzone.qq.com/383051759/blog/1500173072/https://user.qzone.qq.com/383051759/blog/1500216799/
https://user.qzone.qq.com/383051759/blog/1502074205/https://user.qzone.qq.com/383051759/blog/1502854623)
遥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