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冰心】经验科学与实验科学(随笔)

编辑推荐 【冰心】经验科学与实验科学(随笔)


作者:南坡 童生,66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42发表时间:2018-01-26 09:20:02

【冰心】经验科学与实验科学(随笔)
   “科技打假”英雄方舟子爆料:“中医不科学,经络不存在。”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当即回应称:“说中医不科学,方舟子太绝对!”方舟子的说法也许真的太绝对,但中医的尴尬处境却是人所共知的。
   中国古人的思维历来都是简单的直线思维,他们关注的是宏观世界,发明创造无非是一些生产生活经验总结,所谓的科学也只不过是一些经验科学而已。就说国人引以自豪的筷子吧,这个简单餐具充其量也就是经过砍削的两根木条或竹条罢了,发明创造的智力因素比猿猴实在高明不了多少。再说我们所谓的民族乐器吧,无论笛子还是二胡,无论三弦还是芦笙,都是就地取材而来的“丝竹”罢了!中国古人还造过“飞机”,当然,“飞机”不叫飞机,叫“木鸟”,用的材料是随地可取的木头,模仿的样子就是司空见惯的飞鸟——还是伟大的发明家鲁班先生的杰作呢。中国古人也造“汽车”,“汽车”当然不叫汽车,叫“木牛流马”,用的材料同样是随地可取的木头,模仿的样子也是和人天天打交道的牛和马——还是盖世天才诸葛孔明的专利呢。
   西方古人的思维绝不是简单的直线思维,他们关注的是朴素的微观世界,发明创造并非“眼见为实”的生产生活经验总结,科学不是经验科学,而是主动探究的实验科学。就说西方人吃饭用的刀叉和音乐演奏用的管弦乐器吧,这些器具都是用铜铁一类的金属制造的,而铜铁的冶炼和铜铁器具的制造无疑是带有“微观”思想的实验科学。
   中西方古人的思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第一、古代中国的冶铁技术比西方迟了四五百年。不论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国家,冶铁都是从冶炼陨石开始的。可是,也许中国古人运气差了点,发现陨石竟比西方古人晚了那么多年!一定要归怨于谁,我们说,归怨于上帝最合适。不管怎样,西方古人已经进入金属时代,中国古人还保持着“竹木时代”的思维。第二、古代中国进入文明期过早,“竹木文明”太发达。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的“竹木时代”,古代西方还是蛮荒世界。可是,因为偶然的好运气,后来者居上,处在蛮荒世界的古代西方人一下子就进入了“金属时代”,起始思维就定格在“微观”世界,起始科学就是“实验科学”。而“竹木思维”本就很发达的古代中国再经过四五百年的发展,关注“宏观”的思维不光早已定格,而且早已凝固,即便进入“金属时代”,“竹木思维”惯性还是碾碎了带有微观色彩的“金属思维”。这样,古代中国的科学只能是经验科学。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三大”是经验科学。指南针不过是对磁石磁铁的指南特性的直接应用;印刷术其实就是一个盖章原理;造纸有所进步,但仍然没有达到化学的认知水平。唯有火药的发明带有真正意义的实验性质(还是炼丹过程中的偶然发现),可惜习惯了“竹木思维”的古代国人并未深入研究,反倒让“天生”具有微观认知能力的西方古人获得了认识世界的又一大窗口——后来就用装着火药的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经验科学”是很难“深化”的,但勤劳的古代中国人就是要进行“深入”研究,于是阴阳八卦玄学之类的伪科学就出现了。
   中草药确实能治病,治病的真正原因是其中的一两味草药含有杀死病毒或细菌的化学成分。一副草药用十几种乃至几十种药材配伍,还要搞些什么辩证施治原理,实在有些故弄玄虚。诚然,辩证施治以及经络学不是伪科学,但也不是实验科学,充其量也就是经验科学。经验科学的“科学性”往往达不到80%,人们怀疑它或诋毁它是无可厚非的。
   这里还要指出,近现代中国人已经突出了宏观式的“竹木思维”的重围,科学也不是简单的经验科学了。相反,近现代中国人的思维不光很快走过了“金属时代”,而且大踏步迈入了电子时代——科学甚至超越了实验科学。
  

共 14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为阐明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内涵和不同,先从中医是否科学的论辩说起,再列举中国古人就地取材靠直观经验发明创造与西方古人关注朴素的微观世界以主动探究的实验科学发明创造的事例进行对比,既富有说服力又突出了这二者的不同。作者再深入探讨导致这些不同的原因:古代中国的冶铁技术比西方迟了四五百年;古代中国进入文明期过早,“竹木文明”太发达。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三大”是经验科学,唯有火药的发明带有真正意义的实验性质。作者最后回到开头的中医是否真伪科学辩题,认为辩证施治以及经络学不是伪科学,但也不是实验科学,充其量也就是经验科学。同时赞扬了近现代中国人已经突出了宏观式的“竹木思维”的重围,不光很快走过了“金属时代”,而且大踏步迈入了电子时代——科学甚至超越了实验科学,令人振奋。这是一篇思辨性与学术性很强的随笔,作者严密的论证思路,让人叹服。感谢赐稿冰心,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1-26 09:23:32
  读着这篇随笔,有醐醍灌顶之感。感谢精彩论述!老师的随笔每天编发一篇,这样更便于读者更好地阅读领悟,望理解!感谢赐稿冰心,期待老师的小说和散文也能发到社团,以飨冰心文友!
勿忘本真
回复1 楼        文友:南坡        2018-01-26 10:57:51
  好!谢谢!
2 楼        文友:孙鹤        2018-01-26 09:51:13
  好一篇洋洋洒洒的杂文!掷地有声、发聋振聩。经验科学说白了就是改,实践科学说白了就是造。而在中国,改的科学很多,造的科学却很少,直至今日,尚且如此,但比之前,似已有了很大的改观。究其原因,可能跟我们一贯秉承的教育体制,学习态度有关吧,学的都是老旧的东西,那么只能改。如此说,思想层面的超脱和妄想还是很有必要的,天马行空的创造,是傻,是疯,是天才,造出来才知道。感谢作者,佳文一篇,论证思辩,读之有味。遥祝、金安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回复2 楼        文友:南坡        2018-01-26 10:57:24
  感谢评点!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