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流年·满庭芳】谁听(征文·外八首)

精品 【流年·满庭芳】谁听(征文·外八首)


作者:喻军 童生,75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56发表时间:2018-01-27 10:15:16

又是晴朗的一天,我听漫捻的弦索
   如何把满树的果子弹落
   我听水流击石
   如撕裂的玉帛
   响彻高旷气贯的秋风
  
   我听世界,世界也在听我
   小到一只蝉、一只鸟
   都可以敛息凝神
   听得我茫茫然、空落落
   于是化身为云,泊于湖光之中
  
   一、七月
  
   七月的沉思执迷于清凉
   七月的音乐,像山间的溪水
   趋向于吟唱,或许
   一种自我的利钝正在转换
   有人趁着夜色,雪藏了刀芒
  
   夏天就是个天才
   它清澈、狂放又本真
   它用两道锐利的目光对着我说
   笔端没有浮尘
   灵魂才是裸神
  
   二、七夕
  
   一支海棠斜映于水
   她萧散如美人
   被我的半月形窗台取景
   想起传说中的江妃,无语含睇
   解佩与郑郎,遂隐
  
   真与幻,爱与恨
   刹那交集,怎堪唏嘘
   我不去春天找你,也不被相思所逼
   只一羽飘落的花翎
   从古至今,让多少人沉迷
  
   三、花容
  
   几番寒彻,感得一片清光
   透进自家的窗格
   它错落如词韵
   裹带丝丝秋气入心
   心啊,无非雨雪和阴晴
  
   山外的世界可供闲眺
   空庭的晚云,去哪里入定
   翻阅这诗中含泪的花容
   仿佛不变的表情
   向我倾述那年的郎君
  
   四、礼花
  
   日子里的萧瑟与秾华
   镜子里的人面与桃花
   甫一梳头,却已白发
   不过是呼吸间的生灭
   前世与今生的落差
  
   正如我遇见你,却找不到你
   正如你遇见我
   我也不在这里,常常是
   我来了,你走了
   擦过时间的铁轨,两朵礼花而已
  
   五、阅读
  
   有只小虫,爬上我的稿纸
   我见它一次次,涉过文字的激流
   在词句的冲撞中幸存
   于是,我悄悄地搁下笔
   以鼓励它的阅读
  
   我如炬的目光,它显然是感觉到了
   它是在巨人的阴影下阅读
   它是在杀生和放生的缠斗中阅读
   它顽强地阅读
   成为我的阅读
  
   六、朱耷
  
   残破也是一种美,我总不能接受
   那些过于光滑和貌似完整的东西
   艺术的伦理
   常在自身的命运中被颠覆
   颠覆却成了不朽的艺术
  
   有个小孩,擎一柄荷盖
   抵达了人间。他满眼都是破败的家国
   他翻开小鸟的白眼
   让它们单腿直立
   瞬时就让所有的花鸟,都闭上了嘴
  
   七、生辰
  
   无关乎四时和节气
   翻开第五十页,秋词一根弦
   诉尽多少悲喜。双手摊开命运
   掌纹一片空空
   镜像的世界里,人只有侧面和背影
  
   是的,流年流水
   天命天意。你手提一双筒靴
   用赤足行走
   向至高的美顶礼,也许
   这就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
  
   八、离乡
  
   又见江楼直送夕阳
   烟雨柳条,有人愁断了肠
   又见世事飘摇
   家事微茫,只能付诸笔墨
   聊发一种癫狂
  
   后来,你作别故乡
   留下两行浅浅的板桥霜
   再后来,你夜宿荒村
   瓦盆滴雨,却硬是装作
   不想再回到她身旁

共 12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能够聆听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这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当然这需要智慧,更需要一颗善心。这是一组意味隽永启人心智的小品诗。我听水流击石,如撕裂的玉帛;我听世界,世界也在听我;小到一只蝉、一只鸟都可以敛息凝神。笔端没有浮尘,灵魂才是裸神。日子里的萧瑟与秾华,镜子里的人面与桃花;甫一梳头,却已白发,不过是呼吸间的生灭。组诗意境优美,回味无穷。诗品既有理智的清醒与深邃,又有情感的纯真与感动。佳作。流年倾情荐阅。【编辑:一海明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28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8-01-27 10:22:59
  我听世界,世界也在听我
   小到一只蝉、一只鸟
   都可以敛息凝神
   听得我茫茫然、空落落
   于是化身为云,泊于湖光之中
   ……
   让我们以一颗善意的心灵,倾听大千世界的交响曲!
2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8-01-27 11:20:21
  诗题外话:
   朱耷(1626—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朱统托,字雪个,号八大山人,汉族,江西南昌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用墨极少。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选择背过身去,与世隔绝,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用他自己的话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3 楼        文友:紫竹聆风        2018-01-29 08:42:23
  欣赏拜读老师佳作!
文字是大海,任我尽情遨游;文字是窗口,让我看到广袤的世界!
4 楼        文友:喻军        2018-02-11 12:28:01
  谢谢朋友们。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