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师(随笔)

精品 【流年】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师(随笔) ————以蒋保华为例并为《教育的林中路》序


作者:姜广平 秀才,1483.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64发表时间:2018-01-27 16:29:04

如皋自古多才俊,当今绿梓林里走出来的青年教育学者蒋保华,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也都可当得“才俊”二字了。蒋氏《教育的林中路》将要出版,蒋兄请我作序。我力推再四,终是无法如愿,遂勉为其难,写上几句。
   我与蒋保华相识于本世纪初,先为文字之交,其后于2003年一同到江东名城宁波教书。相交日深,愈觉保华才气逼人,才力雄健,为当今青年教育学者所鲜见。
   以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而能成为业内翘楚精英,保华的人生,实在令人称羡。
   不可否认,保华与我,多少有那么点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色彩,否则,我们也就不可能交往日深。且不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我时常由我想及保华的教育行走方式,也时常想起如叶老、夏丏尊先生、朱自清先生等大儒先贤的教育行走方式,深觉现在的语文教师,在这样的大师面前,实在应该惭怍有余愧不敢当,甚或,连呼小子罪该万死如张天翼先生谓写作过后当有如此心态。
   当然,现行的教育体制,应试的教学模式,已经使语文教师的人文追求陷入到非常逼仄的空间了。语文教师们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为自己的语文教学无法臻至理想境界而辩护,情形的确如此。然而,可贵的是,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空间里,仍然有一大批像保华这样矢志追求教育理想的语文教师存在着。
   永远不放弃自己的语文教育理想,永远以一个理想的语文教师来要求自己,我觉得这便是保华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
   每每读保华的文章,总使我对语文教师,特别是理想的语文教师有一种言说的冲动。我从保华的为人与为文,常常展开思绪,在想着一个看似平常然而却十分严峻的话题: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才是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师?理想的语文教师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首先,我觉得,保华是清醒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确实必须对当代的语文教育状况有清醒的认知,这样才能高扬起理想主义的旗帜,也才能使自己的理想主义之舟达于理想的彼岸。面对当代的教育,保华明显地带上了庄子式的参悟与博尔赫斯式的理解,就像在本书的题辞中,蒋保华所写到的那样:
   “教育,是小径分叉的花园。尽管芳香四溢,春风化雨,却也绿野仙踪,蜂飞蝶舞。教师,踯躅于心灵的迷宫中,茫然四顾;汲汲于名利的混沌里,若得若失。”
   “教育的林中路,常常看来仿佛彼此相类,然而只是看来仿佛如此而已。每个人各奔前程,却在同一林中。”
   “……这是一次未带地图的饶有趣味的旅行,每走一步都可以发现新的远景和新的道路……”
   新的远景和新的道路,这是保华对自己的期许,也可以理解为是保华的教育理想。但因为在同一林中的限制,便使得保华的教育理想来得非常纯粹,而不会使自己因为远方的召唤而在教育之林中迷失。只不过,虽然身处教育之林,但却努力走自己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或谓之,其实地上已经有了路。不管有路无路,要走出一条新教育之路来,总是非常艰难的。然而,保华却以自己的教育情怀与笔墨,完成了这种开拓。
   这是很令人敬佩的。所以,我觉得,一个理想的语文教师,首先必须要有一种教育的清醒与对教育本身的执着。
   这之后,方可搭建自己的教育理想大厦。
   很多年了,我们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教师博览》、《教学与管理》、《福建教育》、《湖南教育》、《师道》、《教师之友》、《阅读与鉴赏》、《语文周报》、《语文学习报》、《现代教育报》、《成才导报》、《新作文》等报刊上经常看到保华俊逸奔放的文字,在国家或地方各类教学比赛中,也常常发现他挺拔伟岸的影子。
   让文字和影子就这样在教育界有声有色,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谁都知道,现在的教育是如何的不堪,又如何让人难以理解与接受。不堪与理解,无奈与接受,这可能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现实,以一种悖论的存在让更多的人不得不面对了。饶是如此,蒋保华在《增强课程建构勇气提升课程执行能力》、《寻找另一种声音——人文视野中的“非正式性”评价》、《前瞻视野与深度整合》以及《呼唤与生命浑涵一体的生活美育》、《解放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视野外自觉成长》等篇什中,表现了一种教育者难得的勇气与智慧。
   因而,在我看来,理想的语文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第二个特点便是一种面对教育现状的言说勇气与言说的智慧。
   那么,清醒、勇气与智慧从何而来?理想的语文教师如何才能使自己首先具备这样的素质?我觉得,这便要说到爱,一种大爱。
   以这一品质求诸于保华的文字与教育历程,我想,书中的《教师幸福》、《解放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视野外自觉成长》、《解放自己:从课堂技术主义中挣脱出来教师幸福》、《理解就是真理——浅谈师生关系》、《绿色教育》、《停下来,等一等》、《我就是我的教室——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等篇什,自然会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理想状态中的语文教师,在具备了一种清醒、勇气与智慧的同时,还首先必须具备一种大爱之心,方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抵达理想的境界,也方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语文教师。
   当然,光有这些仍然不够。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更是人类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的伟大的精神载体,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与之相应的学术人格与精神品质。这样,一个语文教师,才能成为漫漫文化长夜里的守护人,成为民族精神的撒播者,成为学生人文品质的塑造者,成为文化史上的座标与拐点。这些,都应该看作是一个理想的语文教师的品质存在着。当然,从精神及信仰角度要求语文教师及其教学,可能会让语文教师承载了过多的重负,但语文教师必须是传统文化所陶铸出来的人文大师,是有着一种与民族精神相匹配的精神与品格的综合体,是深得民族文化精髓并愿意这种精髓传播下去的有自己的文化信仰的文化人和一种大写的人。
   不如此,一个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倾听课改的回声,如何才能坚持母语的操守,如何才能在教育的沉思中播种下历史的种子,如何才会有自发的对自己所发动的书斋的革命,如何才能在现时代光影的斑驳陆离中形成自己的文化记忆,如何才能使语文化为一种精神、化为一种生命的律动?
   要而言之,如何才能使自己在教育的版图中,有着自己的文化地位与文化存在?
   而要达成这样的文化诉求,我个人认为,便是真正抵达了语文教师的理想境界。而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保华的语文世界里,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能,聪明的读者也已经注意到了,在我以蒋保华为个案来分析语文教师的理想状态时,是由上而下进行剖析的。
   这样,由此而下,达于第三个层面的,是技术与技能。语文的技术与技能,是一种大的教育理想与教育理念观照下的技术与技能,而另一方面,语文的技术与技能,也支撑起了一个理想的语文教师的理想大厦。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价值判断与这种价值取向引领下的能力自我求诉。或者说,这第三个层面的背后,又有着一种价值杠杆。
   在我写这篇序言的时候,我想起我和蒋保华共同的朋友薛农基先生。农基是我们的长兄,他对我们的关爱,可能在教育圈子里是很多人都能感受到的,他像兄长一样引导着我们向前走。我仍然记得在很多年前,农基兄代表《教师博览》向我约稿时,曾经就我的写作作了评价。他认为,我的手中握着两支笔,有教育的有文学的,具体地讲就是有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也有教育评论、学科科研。我当然愧不敢当。人到中年,对我而言,可能最需要做的是减法。然而,正是农基兄的话启发了我对语文教师理想状态的思考。我觉得,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或者说,一个理想状态中的语文教师,应该手中同时握着数支笔,他方能于语文教学之道做到游刃有余。
   保华的教育教学,符合我的这种文化期待与教育诉求。
   在保华的笔下,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文学世界,特别是近百年西方文学的熟谙。与此相应的是,我们同样能体会到,他对再现代与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教育史的熟谙与认识,也有着自与他人不同的角度。这两者的综合,我们是不是可以作出如下判断:一个理想的语文教师,必须站在一种文化与历史的高度,在广泛却不是浮泛地接受了非常专业的文学与教育的训练之后,形成自己的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坚守自己的价值立场,并在这样的价值立场指导下,努力从事语文学科的建设,努力形成自己的语文文化场,并以之形成当代语文教育与教学的人文坐标点,同时努力使这一坐标点汇入当代整体的语文教育人文坐标系或语文人文图景。
   说穿了,这就像一个杰出的作家一样,一个杰出的语文教师,必须以自己的方式与自己的人文成就,向整个当代语文教学与当代教育发言。
   而我认为,在保华这里,他是做到了。
   正因为有了这两者的综合,保华无论是于一节课的挖掘还是于一篇文章的解读,都形成了自己的视角,也无论是于一种教育思潮的评价还是一种语言学意义上的文章风格,保华也都有了自己的话语方式。
   如果我们愿意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蒋保华,我想提请更多的人们注意一点:蒋保华从走上教育岗位开始,一直努力耕耘在乡村学校的讲台上,只是在决意到宁波之后,蒋保华的价值才为当地领导发现,并得以调任至现在的县级实验初中。
   我当然不会兴“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之叹,然而,事实上,一批从乡村出走的青年才俊,支撑起了当代教育的独特的人文景观却是一种事实。
   其实,有很多人已经论述过关于理想的语文教师的问题,然而,在我看来,多数只为书生迂阔之论。我在这里,尚无法涉及到理想的语文教师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然而,论其大者,蒋保华作为一个杰出的个案,与他的同时代人相比,可能便具备了更多的人文性与历史感。而人文性与历史感,在我看来,恰恰是当代很多教育名家、青年才俊、后起之秀所缺失的。
  

共 38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众所周知,当代教育景况的不堪,的确让人难以理解,也难以接受,并且,这种“不堪与理解”、“无奈与接受”也已成为一种不争的教育现实。甚而,无论现行的教育体制,还是当下的应试教学模式,都使语文教师的人文追求陷入到了非常逼仄的空间。基于这样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背景,深入探讨理想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一个语文教师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成长为一个理想的语文教师等问题,就显得尤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育随笔《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师》,恰恰从一个具体的个案出发,正面回答了这样一系列的疑问。作者从绿梓林里走出来的青年教育学者蒋保华邀约他为即将出版的《教育的林中路》作序入手,在简单交代两个人相识、相知到同气相求的历程后,笔锋一转,开始着力探讨“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才是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师”、“理想的语文教师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两个重大问题。作者以如皋青年才俊蒋保华作为个案,由上而下细细剖析,并明确指出,一个理想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三个特点或能力:其一,是要有一种教育的清醒与对教育本身的执着;其二,是要有一种面对教育现状大胆言说的勇气与言说的智慧;其三,是还要具备一种大的教育理想与教育理念观照下的技术与技能。在作者看来,出身于乡村学校的青年才俊蒋保华,无疑已经做到了以上几点。而这,不仅仅是蒋保华个人勤于思考与不懈努力的结果,而且也为当今教育界树立了一个理想的语文教师的成功范例。文章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语言凝练,论述以点带面,深入细致,既全面阐释了一个理想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也高度肯定了青年才俊蒋保华所作的探索与取得的不凡成就。这样的论述,对当今语文教育界,乃至于对立志成长为理想的语文教师的后来者,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指导意义。感谢作者赐稿流年,也感谢作者的精彩分享。佳作,流年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80131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8-01-27 16:40:06
  姜老师作为全国知名的语文教师、作家、文学评论家与教育学者,自然对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篇教育随笔思想深刻、观点鲜明,论述更是深入细致,鞭辟入里,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师”这一问题。读后使人深受教益!感谢姜老师赐稿!编按若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思绪飞扬淡墨痕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