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队长娘子(小说)
九队也就三十来户人家,分散住在河的两岸。河东靠南边住着三家,靠北边有一排队房,里面存放着粮草与帐本。屋东头住着下放插队的几位知青小哥们,西头养着几条牛。队里其余人家全在河西住着,房子挨得很近,谁家吃了喝了香的,都能闻到,谁家夫妻干仗都能看到。
连接河东河西的是一座用木板搭成的长桥,约四十米左右。木板桥细长,走上去有些晃动,但村民们走习惯了也就不怕了。
一
九队是一个穷队,队长不好当。年年都是本家的王良叔当选,别无他人。
王良叔读过几年私塾,说话慢条斯理,不急不躁,大人小孩都很喜欢他。他因为长相上有些缺陷,老大不小了才讨得一位性烈的老婆。自王良叔当上队长后,他老婆就有了“队长娘子”的光荣称号。从此她就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为人处事,我行我素。
“队长娘子”,人是不坏的,就是脾气刚烈些,见不得自己吃亏。在生产劳动上,她是一顶一的女强人。家中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人承包,也算是个全能女人了。
那年冬天,鹅毛大雪铺天盖地。
那天早上,雪还在下。“队长娘子”发现自家的田地里,有一串男人的脚印,不难看出,这是昨天晚上田里的青菜被偷了,虽然雪已经覆盖住脚印,但是还能辨别出这脚印不像圆圆大大的雨胶鞋,也不像轻薄的布鞋,倒像是皮鞋踩出来的。皮鞋,当时在农村,极少有的稀罕物,知青们都穿皮鞋,这就让她怀疑起知青来。
于是,“队长娘子”草草地吃了早饭,站在自家的菜地里骂开了。她的声音,不用喇叭,也能传得很远。
“哪个杀千刀的,敢偷到老娘的家门口来了?”一边骂,一边朝着知青屋的方向看。
“算了,别骂了,不就是两棵青菜么,再说了,也不一定是知青呀。人家知青来我们这里已经不容易了,就吃你两棵菜,被你骂得难听。”有人在劝说。
“没偷你家的,是吧?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赔我两棵菜呀,你去家拿呀,去拿呀。”那人看在队长的面子上,也不想跟“队长娘子”吵架,真的就回家拔了几棵青菜来,此事就算了结了。
二
农村的春天来得迟一些,初春的冬小麦已经苏醒开始拔苗,绿油油的菜田长势喜人。而那些小虫子随着惊蛰的一声雷鸣声,都悄悄地爬了出来,这可肥了大小鸡们,一个个吃得饱饱的,长得肥肥的。
一天,早起的“队长娘子”发现自家的鸡窝里少了一只芦花鸡。那鸡屁股圆圆的,肥肥的,每天都能生一只鸡蛋,“队长娘子”可当它是一只宝,一颗摇钱树。
“队长娘子”依旧在家门口骂开了,这次没人接她的嘴了,由她一人发疯。
骂了一整天,还不解恨,傍晚时分,她不顾初春的寒风,河面的薄冰在夕阳里晶莹剔透。她拿了一把切菜刀和砧板,来到桥面上,蹲着。嘴里骂着,手里剁着。“谁吃了我家的鸡,叫他不得好死。死全家,一个不留。”手起刀落,砧板被她剁得“嘭嘭”作响,木屑飞溅。
正是下工放学之时,河东的三户和其他生产队的人,都要经过此桥。“队长娘子”一人几乎蹲去了大半个桥宽,若是有人经过,只能侧身而过。
河东有家小孩,从小没娘,因为没心没肝地每天只知道开心玩,所以别人都叫他“二傻”。二傻并不害怕,要独自过桥,同学劝他,别过去,他说不。顺手拉着一位女同学走上桥头,女同学吓得哭出声来,但是二傻的力量战胜了女同学,女同学只得胆战心惊地一步一步向桥中央走去。
在“队长娘子”旁边经过时,二人小心地侧着身。而此时,“队长娘子”突然站了起来,她那大屁股就碰到了二个孩子,只因她人高马大,力量也大,这一碰,二个孩子都掉进河里了。
二傻和女同学一下子跌进河里,薄冰被砸碎了,冰花溅起了老高。二个孩子不识水性,在河里乱动,眼看着衣服被湿透,人渐渐地下沉。
“不好了,有人掉河里啦!”岸边的人们,亲眼所见,一起喊了起来。“队长娘子”此时也吓得不轻,知道自己闯祸了,便快步地向家中跑去。
“快救人呀,快救人呀。”喊声一声高过一声,但是想到冰冷的河水,大家都只能喊喊了,没有一个肯下河的,有人回家去找长竹竿来。
就在这时,一个会水的知青,一路小跑,边跑边脱外衣。跑到河边,连皮鞋都来不及脱,一下子跳入河心,一把将女孩子托出水面,将女孩送到岸边,再次去将二傻救上了岸。他自己连忙爬上岸来,捡起外衣,一路小跑瑟瑟发抖地回到知青小屋。
三
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好心的人们总是劝说“队长娘子”嘴上积点德,她总是不听,认为自己家好着呢。
队长家有一女三儿,女儿没读过书,那时候的女孩子不读书的有不少。她一副傻乎乎的样子,但嘴巴勤快,见人就喊,深得大家喜爱。
大儿子有些木讷,不常说话,但肯干活,长得壮实,十五六岁就能顶得上一个壮劳力,只读了小学,就早早地务农,为家里挣工分了。
二儿子长得十分精明,小小的眼睛,一转就是一个主意,常常拿同学当炮灰,让人家上当。别人因为他是队长儿子,都让着三分。他连自家的哥哥姐姐都要欺负,有好吃的就自己一人吃饱,哪管别人。
三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个子不大,脑袋不小,一双机灵的大眼睛,一张永远笑着的脸,人见人爱。
三儿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了,“队长娘子”给他缝了一个漂亮的书包,亲自送他上学。
三儿是个乖孩子,听老师话,认真做作业。每天将铅笔削得尖尖的,用纸做了个笔套放入铅笔盒里。
一天,“队长娘子”心血来潮给三儿削铅笔,不小心将铅弄到了三儿的嘴里,三儿调皮地嚼了起来,越嚼越起劲,越嚼越感觉好吃,“队长娘子”好奇地看着他。他将已经削好的几支笔一一咬断笔尖,慢慢在嘴里嚼了起来,感觉在吃着什么好吃的东西,边嚼边笑。“队长娘子”觉得不可思议,动手打了自己的小儿子。
第二天,上学后,三儿去垃圾堆里找别人丢弃的铅笔头,然后用小刀将木块削了,抽出笔芯,放进嘴里,跟吃糖果一样地嚼了起来。同学们围成了一个圈看着他,一传十,十传百的,他就成了学校里的新闻人物。放学后,陆续有同学告诉了“队长娘子”,她又将儿子狠狠地打了一顿,说是再这样,就不让上学了。
三儿依旧改不了吃铅笔芯的习惯,于是“队长娘子”将他锁在家中。待回家时发现,三儿的手臂上全是鲜血,他自己用小刀割破,说是不让出去就一直割,一直流血。
“队长娘子”只能放了他,他继续上学,继续找寻铅笔芯吃。
时间过得很快,不到一年,三儿的脸渐渐肿了起来,身体越发地瘦了下去。无论家人给他吃什么,都没有他能找到一小段铅笔芯来得开心。终于有一天,老天爷收了三儿去了。
“队长娘子”哭得死去活来,边哭边说:“我作了什么孽呀,老天爷,你惩罚我吧。”她就一直哭,一连哭了好多天,怪自己不小心让孩子吃到了那笔芯,认为是自己害死了三儿。怪自己平时嘴上不积德,才有此报应。
“队长娘子”明显消瘦了,人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她常常站立在垃圾桶旁抹着眼泪,一站就是一个半天,大家都怀疑她疯了。
四
初秋,中季稻还没有成熟,一股小台风却来了。
下午,队长王良叔在田里看完了庄稼,来到了队房,他想出了墙报再回家。
他的一手毛笔字无人可比,出墙报自然就由他一人负责。
正认真抄写着文稿,一阵风突然将林某的像吹开了二个角,在空中飘飞。他急忙找来浆糊,拿来梯子,准备重新粘上去。他一手扶着画,一手蘸着糊。这时一阵大风将一根树枝折断,正好掉在了队长的手臂上,他本能地松了那只扶画的手,树枝便将林某的画像一撕为二,林某的头像成了二张,这下他闯了祸。立即被人带到大队部,说明情况后,写检查,关押了起来。
“不好了,出事了,队长被人抓走了。”有人将消息告诉了“队长娘子”。
她一路狂奔地到了大队部,要求见自己的男人,别人不让她进,她哭她闹她下跪,但是还是没用。
她披头散发地回到家,然后给队长带去了毛巾、被子等日用品。
她一晚没睡好,哭哭睡睡,等着天亮。
天终于大亮了,她赶紧烧好了粥,送到大队部。
因为队长为人好,所以那一夜,大队部的人并未为难他。
到了傍晚,队长回了家。因为林某飞机出逃之事,队长就幸运地逃脱了牢狱之灾。
于是村里人都来家安慰着队长,“队长娘子”热情招待大家。
“好好地对待队长吧,好好地过日子吧。”“队长娘子”认真地点着头。众人劝说了一番,一一散去。
队长自始自终一言不发,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前方,目光很空洞的样子。
大家说:“队长娘子”正常了,队长却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