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家家户户挂红灯(散文)

精品 【星月】家家户户挂红灯(散文)


作者:荷锄叟 秀才,2416.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67发表时间:2018-01-29 20:36:00
摘要:待到除夕来临,家乡想必又是家家户户挂红灯了吧?而且,一直挂到正月十五六,元宵节过完了。那才叫红红火火过大年呢!

【星月】家家户户挂红灯(散文)
   “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这是年俗里最古老、也是最持久,且大有发扬光大趋势的习俗。那天还看到朋友圈里有人问:除了满大街的大红灯笼,年味儿都哪儿去了?是呀,年关将近,没有了声声鞭炮响,没了户户宰鸡羊,没了家家蒸煮忙,这年的味道还真就淡了不少。说实话,如今这年味儿的装点,还真就全靠了这大红灯笼高高挂来支撑了!
   说起挂红灯笼的习俗,那得追溯到古时驱赶“年兽”的三件法宝: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挂红灯笼。这是有了过年就已经形成了的,每家每户都要遵从的礼俗。反正我从记事起就知道,除夕夜要守岁,一宿灯火不熄,家家户户挂红灯,整个村子灯火辉煌,红光摇曳。即使在物质资料极度匮乏的60年代,即使是一切封建的都“革”除了的十年动乱时期,这项习俗也没有废止过。一到年节,谁家都是想方设法弄来材料,扎制灯笼,只不过,那时的灯笼都不是花钱买来,而是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
   我的家乡在河北藁城,这是个古老并以生产宫灯而闻名全国的地方。据说,天安门城楼上的大红灯笼,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大灯笼,甚至全国各地大型庆典上的大红灯笼,都是我们家乡制作的。别的我不知道,距离我们村十华里的屯头村,那就是个宫灯生产专业村,家家户户都制作灯笼。这几年更是扩展到了周围的十里八乡,连我们村,我的家人,都参与了灯笼的制作。还有,就连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而歌”里用的缶,也是用扎制灯笼的技法,由屯头村制作的。我的家乡是名副其实的宫灯的故乡,不是吹牛。不信,你就到置办年货的大集上去转一转,大街小巷,只要看见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地方,一准就是藁城宫灯。
   藁城宫灯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家乡人民聪明的智慧的结晶,是家乡人民勤劳致富的途径,是家乡人民的骄傲。
   藁城宫灯种类很多,这样说吧,有人把它们的名字总结为一串有趣的数字,你可以从中了解它丰富的种类。有一团和气灯、哈哈二仙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夺魁灯、六国凤祥灯、七才子路灯、八仙过海灯、九子登科灯、十面埋伏灯等等。从这些灯笼的名字,你就会知道,年节期间,人们通过这些不同内容的灯笼,寄托新的一年心中的愿望,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比如,期盼家庭和睦,就挂上"一团和气灯";家里有人出门在外,就挂一盏"四季平安灯";家里有学生要考大学了,就可以挂一盏"九子登科灯"等等。大红灯笼不仅是年节的装点,还是美好祈愿的寄托,这小小宫灯,大有文化内涵,藁城宫灯也做出了年俗文化的大事业。
   传统的藁城宫灯都是手工制作,形状均为椭圆形,分大小号,大的直径两三米,像天安门城楼上挂的那样,需要爬上房顶才能打开;小的如苹果、柿子大,一挂一串串,别有韵致。这宫灯象征红红火火、圆圆满满、吉祥喜庆。现如今,又发明了"纸雕工艺宫灯",不仅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而且还年年有创新,岁岁有发展,品种、样式越来越丰富,经营规模越来越广阔,早已经走出国门,行销全球了。
   小时候自己家用的灯笼没有现在的那么高大上,也不会那么奢侈,大多是纸糊的,也都是就地取材。骨架用秫秸杆儿,红纸用写春联或者剪窗花剩下的,里面的小灯呢,有的是小红蜡烛,还有的就是杀猪时捞起的香脂油。灯笼的形制也简单,一般为四角框的,也有六角、八角的。如果要糊成大鲤鱼、小白兔或者大公鸡的模样,那得由心灵手巧的大人指导,用竹篾子做骨架,需要煣弯,像绑风筝一样繁琐,但就是好看,令人艳羡。每年年跟前,父亲就忙着给半村子人家写春联,母亲忙着蒸馒头蒸年糕做食品,我们小孩子就凑在一起放鞭炮,绑灯笼。
   我比较骄傲的是,我们家有一个“爬墙虎”灯笼,很是与众不同。我看过,全村只有我一家有,就是到现在,我也没见过第二个。这个“爬墙虎”虽然也是六面体四方框,但骨架是木质的,尤其是它不是挂在门楣上,也不可以提着走,而是像壁灯一样,扣在门洞正面的墙上,就在土地神的正上方。还有,这个“爬墙虎”不用纸糊,而是五面镶着玻璃,一面空着,贴墙。除了上下两个顶角各有一个装灯散热的小口外,几乎全封闭,不怕北风吹,雪花飘。小时候夜晚出门,走进深深的门洞总是匪夷所思,年节里有了这盏灯笼,那就完全不同了,只要一踏进门楼,你就会清楚地看到土地爷前袅袅的香火,心里自然就踏实了许多。
   也不知道是哪年,“爬墙虎”玻璃打碎了,母亲就让我用彩纸把周遭糊起来,虽然不及先前的亮了,但依然管用。再后来彩纸也实在难找了,我就用糊窗户的白纸,但这白色亮则亮矣,却很难与这年节匹配,聪明如我者,就在上面画上几簇兰草,墨绿的叶子,金黄的花朵,再点上几点大红的花蕊,写上“春兰”两个字,就很有些春天的气息了。来我们家串门的人都夸我画得好,我也美滋滋的,并发现了自己绘画的天赋,于是乎,每年就把画灯笼当成了自己的事。后来,我还画过红梅、翠竹、秋菊。再后来,用上了电灯的、像现在一样的大红灯笼,我的那个“爬墙虎”黯然失色,后来便不知了去向。
   近年二环内彻底禁放烟花爆竹了,耳朵里没了一声声的脆响或钝响,鼻孔里没了一阵阵撩人的火药味,春联还没有到张贴的时候,这年味儿,如果没了大红灯笼,还到哪里寻找去呢?
   待到除夕来临,家乡想必又是家家户户挂红灯了吧?而且,一直挂到正月十五六,元宵节过完了。那才叫红红火火过大年呢!

共 21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火红灯笼,高高挂起,灯火通明,欢天喜地,年的味道,方能更浓。 古老传统,千年不变,文化民俗,辈辈相传。作者笔下,为何点灯,娓娓道来,忆古思今,年年挂灯,时代不同,灯笼各异。跟着作者, 回到往昔,藁城宫灯,文化遗产,经久不衰,种类繁多,名字有趣,数不胜数。历史传承,不应忘记,风土人情,乡俗文化,文中齐全,应有尽有,下笔有情,描述详尽,灯笼模型,收集较多。中华灯笼,更应高挂,起笔平常,寓意深刻!好文佳作,倾情推荐![编辑:红尘一莲]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31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01-29 20:38:33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柏丫        2018-01-29 21:32:55
  家家户户挂红灯,欢欢喜喜过大年。想到了欢天喜地过新年的场面!
回复2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1-29 22:17:52
  请柏丫老师指教!
3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1-29 22:17:13
  多谢红尘一莲!你的精彩编按就像一首诗,美不胜收呀!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8-01-30 23:09:36
  红色,象征着温暖和希望。红灯笼,预示着吉祥喜庆。红红火火过大年,家家户户挂红灯笼,是一种对春节的仪式、庆贺,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待和向往。伴随着贾老师的这篇喜气洋洋的文字,年的脚步也正在向我们慢慢靠近。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4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1-31 05:50:02
  谢谢彩蝶老师留评!年味儿渐浓。
5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01-31 18:21:47
  恭贺荷老师获得精品!
网名,香山红叶,太统烟雨
回复5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1-31 18:24:53
  谢谢香老师!
6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8-02-01 14:54:12
  过年,挂上大红的灯笼,就有了年的味道。如今吃的喝的全是现成的,很多年俗,在日子的匆忙和简化中淡化了,唯有这大红的灯笼,挂在年俗的门楣中,就这么红彤彤地与年共舞。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6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2-01 15:42:55
  嗯,最具生命力的年俗之一。多谢留评!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