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冰心】作文教学有“秘诀”(随笔)

编辑推荐 【冰心】作文教学有“秘诀”(随笔)


作者:南坡 童生,66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67发表时间:2018-01-30 12:00:43

【冰心】作文教学有“秘诀”(随笔)
   有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噫嘘戏,困乎难哉!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作文有这么难吗?其实作文是有“秘诀”的,这个秘诀便是“内容形式分离法”。
   何为内容形式分离法?大家知道,要写好文章,有两个条件是必备的:一是要有话可说,即有信息内容可写;二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写,即掌握作文的形式技巧。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掌握了作文的形式技巧,而没有信息内容可写,这样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文章来的。这个道理比较简单——不是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说法吗?作家都是很好地掌握了作文的形式技巧的人,可是,他们有时也写不出来文章!为什么呢?积累的信息内容用完了,无“米”下“锅”了——哪怕他是“巧妇”!不过,作家毕竟是作家,他们会立马去“蹲点”,去找“米”、去体验生活,以便补充用空的信息内容仓库。中小学生怕作文,作不出像样的文章,家长便把他们送到所谓的作文辅导班学习。辅导了一轮又一轮,辅导老师讲了许多人云亦云的“好方法”,可就是不见学生作文有起色——殊不知,中小学生怕作文,关键问题是无话可说,无信息内容可写,你传给他再好的“方法”又有何用呢?没米如何做饭呢?中小学生为什么会无话可说,无信息内容可写呢?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便是学习,中国封闭式的传统教育又使他们只能闭门学习,哪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中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便是嚼教科书,啃复习资料,哪有时间去读“闲书”?生活圈子小之又小,你让他们写什么?老师还动不动要求学生作文立意要新、材料要新、语言要新,他们能“新”起来吗?
   有信息内容可写,而不掌握作文的形式技巧,也是写不出来好文章的。一个老农(假定不是文盲)是有相当的生产生活经验的,如果让他写文章的,定然有话可说,有信息内容可“写”;可是,他写不出来,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如何照应,如何运用修辞……一句话,他不懂的作文的形式技巧。一位来自乡下的走南闯北的包工头,讲起他的人生经历来,自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真正一个有话可说者,有信息内容可“写”者。他想写“自传”,以便告诉正上贵族学校的儿女:老子挣钱不容易。可是,他写不出来,他“不知道从哪达儿写起”,硬着头皮写,又觉得像一份“账单子”,于是,他只好请人代写。这是怎么回事?包工头不掌握作文的形式技巧嘛。
   现在的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要让学生写好文章,首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信息内容可写。如何获取信息内容?渠道有三:一、无意识获取。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接触各行各业的人……见多识自广。二:有意识获取。专门观察、调查、采访……积少成多,积腋成裘。三、间接获取。用“拿来主义”把数理化语政外等教科书上的“视而不见”的信息内容“拿来”;多看学生杂志;多看看“新闻联播”等电视节目;把打题海战的时间挪出一部分读读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这样的“间接获取”或许才是真正的读书呢。当然,无论从哪个渠道获取信息内容,我们都必须做一个“有心人”,即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情思饱满——这甚至是一个做人的问题。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我们现在要解决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形式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获取信息内容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教师的外力作用不见得很凑效,真可谓“读书全靠自用功,教师不过引路人”。可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教师的主导性很大的,也是最能见效的。因为这一教学活动在教室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几乎没有时空限制。通过作文课上教师的理论指导,再加上平时阅读教学中的“艺术特色”分析,最后进行作文实践,那么,如何立意,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运用语言等形式技巧问题,又有什么神秘的呢?如此而已。
   “米”也有了,手也“巧”了,何患无“炊”?可是,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信息内容和形式技巧总是混在一起,缠绕在一起,教师不能从科学的认知角度认识这两个带有哲学性质的概念,教学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立足点不高,科学性不强。面对纷乱如麻的“作文方法”,学生老是“老虎吃天无法下手”,充其量不过雾里看花,朦朦胧胧而已。所以,现在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提出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为获取信息内容还是为掌握形式技巧。内容形式本不可分离,但为教学科学、方便、有效,应对二者分离教学。在作文评改中,教师也应明确表示对学生作文内容的评价意见和形式的评价意见,并要分别下评语。
   理论分析证明,“内容形式分离法”是科学的认知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内容形式分离法”更是高效的作文教学法。
  

共 19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从学生作文难的慨叹引出作文“秘诀”: 内容形式分离法。在传授这一秘诀前先论述写好文章,需具备有信息内容可写和掌握作文的形式技巧两个条件,并举例子讲道理分别论述了它们对写作的重要,分析了封闭的传统教育导致学生很少接触、了解社会,无暇读课外书,生活圈子狭小是缺少写作内容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要让学生写好文章,首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信息内容可写。从无意识、有意识和间接这三个渠道获取信息内容,做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情思饱满的“有心人”。 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形式技巧。作者最后针对实际,提出要有明确目标,从内容形式两方面给学生下评语,作者认为“内容形式分离法”是科学认知,教学实践证明是高效作文教学法。这是一篇思路清晰,论述严密,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作文教学随笔,值得学习借鉴。感谢赐稿冰心,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1-30 12:04:17
  一篇很接地气的作文教学随笔,内容形式分离法值得一试。感谢赐稿!
勿忘本真
2 楼        文友:妩媚儿        2018-01-30 14:49:26
  文章有理有据,切实可行。为中小学师生作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值得学习!感谢老师分享!
3 楼        文友:孙鹤        2018-01-30 20:18:19
  看得出来,老师是搞教育的吧。内容形式分离法,看起来确实不错。其实呢,法可以有,但不能全都秉承,不然作文就显得刻板了。百花齐放才是文章的本性,自与科学的严谨郑重是相对的。一些浅谈,还望理解。问候作者,金安冬祺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4 楼        文友:沙漠之魂        2018-03-15 11:06:12
  有理有据,言简意赅,易读易懂,通俗易行。学习并问候南坡老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