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在人间】相对而言(征文随笔)
一、退化还是进化
看纪录频道《人类星球》,描述的是巴西原始森林中的原始部落搭建树屋的故事。一群衣不遮体的原始人,凭借着最原始的器具,在35米高的树上,竟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树屋。他们的身体如同猴子一般敏捷,爬树对于他们来说,如履平地。他们靠狩猎为生,他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几十米开外的东西,他们的耳朵可以捕捉到百米以外的动静。
他们用最竹管发射带有毒液的木针来射杀动物,他们的生活是原始落后的,但他们自身却拥有着超乎寻常的本领。
与他们相比,我们显然进化得更加彻底,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社会,我们创造了大量的科技产品,依靠这些产品我们似乎无所不能。
可是,试想一下,如果离开了科技,将我们放逐到这样的原始森林,我们究竟该如何生存,离开了眼镜,还有多少人能看得清,离开了助听器,又有多少人听得清,离开了车子,能有多少人走得了路,离开了计算机,还有多少人拥有逻辑思维能力?
因为过于依赖,其实我们自身已经丧失了很多本领,离开了科技,我们也许根本就无法生存。
那么,所谓现代文明,究竟是让我们进化了还是退化了?
二、错觉还是真相
一直都以为自己的声音应该还算得上是温柔,某一天翻看一段录象,竟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沙哑中带着粗俗。我吃惊地问母亲:这怎么不像是我的声音啊?母亲认真地听了一遍:怎么不像,和你说话一模一样啊。
或许是因为长得太大众化了,总被人说和某某长得一样。令人吃惊的是,这其中竟有一两名人。今天早上吃早点,又被同事的媳妇反映,和当前播放的电视剧中一女子长得相似,不禁窃喜。转念又想,也不知是啥模样的女子。细打听下,竟然是我先前刚刚看过的一部连续剧。同事媳妇惊呼:那你没觉得你们相像吗?我拼命摇头。同事一边帮腔:怎么能没感觉,你们俩长得的确是太像了。
原来,我们自己的感觉和别人的感觉有时并不尽相同。或者说,很多时候,我们感知到的未必是真相。难怪会有“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这样的成语,而《两小儿辩日》中“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更是错觉的典型例证吧。
如此说来,人生的错觉时刻都在发生。等待时,总觉得时间格外漫长;恋爱时,会觉得他比任何人都可爱;自卑时,觉得全世界都在嘲笑自己;轻狂时,又总是自我感觉太过良好。
错觉,难以预知,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也只是跟着感觉走吧。
三、欲望还是爱情
看了一本关于爱情的闲书,书中一女子为了争夺自己所谓的“爱情”煞费心机,甚至用身体来诱惑昔日男友与自己成婚,妄图拆散男友原本幸福的家庭。结果,弄得两败俱伤,黯然离开。
在我看来,那不是爱情,只是贪欲。
年轻时,我们常常将欲望和爱情混淆,其实,真正的爱,让人平静宽容,只有欲才让人疯狂冲动。
纯洁的爱如泉水,能净化灵魂,引导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让我们高尚,让我们升华。泛滥的欲,则似烈火,它颠覆原则,蛊惑我们不择手段,令我们自私,令我们沦落。
完美的婚姻,应该是爱与欲的和谐统一。我痛恨,爱与欲的貌合神离。
无欲之爱,可以是沉甸甸的爱。无爱之欲,也只是赤裸裸的欲。
很多时候,有些人打着爱的名义满足欲,其实只是为了欲的满足背弃爱。
谁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进入婚姻,爱情又有几个能笑到最后?爱,不进入坟墓暴尸街头,结局岂不更惨?
所以,我倒以为婚姻是爱情的最好归宿。进入婚姻,褪色的只是原始的本能与欲望的冲动,而那些原本就不是爱情本身,只是爱情奢华的附属。
爱,渴望从一而终,让我们有归属感。欲却带来三心二意,令我们无所适从。
没有爱的婚姻,可悲;没有婚姻的爱,可怜;没有爱情的欲,可耻。
寻爱不做潘金莲,爱就爱得阳光灿烂。节欲当学柳下惠,淡就淡得洒脱自如。
年轻时,我们将欲当爱,年长后,我们用爱消欲。
一个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欲念得不到满足。
一个人之所以幸福,常常是爱意常蕴含心中。
爱传播爱,欲滋生欲。所以,我们,要做真爱的使者,不做贪欲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