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青山·溪流·古树(散文)
青山
初夏,去看山,山在小城的一边。二十几里路,距离太近,以至于我还没有欣赏够蜿蜒起伏的山路,便进入大山脚下。抬头看,大山穿一身墨绿色的衣裳,很坚定地挺立在浩瀚的碧空之下。山,没有突兀的悬崖峭壁,更没有巍峨高耸之感,因草木葳蕤,那种劲绿,反而有一股苍迈隐含其中。山脉清晰,层峦起伏,延绵无数,没有尽头。
站在山下仰望,青山如屏,把一个偏远的山区点缀得充满生机。环顾四周,灌木丛生,山花簇簇,路不像是路,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小小山道,从茂密的叶子下,悄悄地延伸到远方。
山,没有泰山之雄,没有华山之峻,它所拥有的似乎除了平凡还是平凡,它默默地占据山城偏远的乡镇一角,世世代代照顾这里的乡民。所谓靠山吃山,山里人家种植香菇、金针菇,稍微平坦的地势,猕猴桃欢欢喜喜地蜗居于此。
也可能是因为这山过分普通,反而有一种真实散播出来。立于平平淡淡的山峦之间,似乎感觉,这分明就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像家,很温暖,很温馨,避开了城市的繁华喧嚣,成就了或短或长的曲径清幽。
山沟里,空气清新,在这里,烦躁不安的心,也静了下来。
伫立的青山,无言沉默着。像耕耘在黑土地上的父亲,斗笠下沉重的爱。是的,浑厚的山,有一种真实的情怀,那情怀里有深沉的爱,抚慰着生活在这一方的子民。
弯弯的山道上麻雀在歌唱,小虫子在啾啾地叫着。慢慢地走在天然铺就的鹅卵山道上,倾听鸟鸣,倾听泉水叮咚,天籁传来悠扬的清音。山中人家土蜂酿造的蜂蜜香甜,随风飘了过来,甜香扑鼻,沁入心扉。
抬头遥望山顶,那是一个无比澄净的静界,有返璞归真之感。在山中慢慢行走,静静感悟着,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回归一颗安静无尘的心。
溪流
在大山的怀抱中,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沿着山涧自上而下,从远方唱着歌欢快地走来。绿草颤抖着身躯,轻轻地触碰流动的溪水,一滴滴珠儿挂在草儿上,晶莹剔透,欲滴未滴。
夏日的阳光照射而来,亮晶晶、亮晶晶,扰乱眼球。轻轻地蹲下,掬一捧清澈的溪水,凉凉的感觉,由手心直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瞬间,一种清凉布满心头,像是一首久远的歌曲回荡在心中。
故乡也有溪流,长年如此流动,流了几百上千年,从来没有停下脚步,灌饱了一代又代衍袭生存的故乡人。眼前这条安静的溪流,和故乡的溪流一模一样。我站在它身边,感受它无声的爱。这爱,像祖母亲切的呢喃,像母亲温暖的叮咛,抚摸我渐去渐远的青春。
清澈的溪水,继续默默无闻地低吟着那首进行曲,与石头呓语,和小草交心,和两岸的青山独白,跟白云星辰对话。
青山不老,溪水长流,山回路转,逶迤前行。沿着溪水向前走,山沟内一行人的欢声笑语,惊醒了沉睡在林中的小鸟,扑棱棱地张开翅膀,叽叽喳喳的叫声,在幽静的山谷格外清脆。
飞溅的瀑布,从高高的石壁上倾斜下来,溪水瞬间转换成一条白色的银龙,舞起了一首全新的旋律,在绿叶的衬托下,瀑布更白了,山花更艳了,绿草更绿了。
溪水,从遥远的地方而来,到遥远的地方而去,一路穿越,在山野中流动,在曲曲折折的磨难中,走过了千山万水,默默地哺育着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哺育着周围的花花草草,哺育着每一个像我一样热爱生命的人。
最终它会流到哪里去,也许,穿越了这段山峰,它就汇流入海,投入到那广阔无垠的怀抱中。
古树
顺着溪水一直向前走,一棵百年古树出现在了眼前。
抬眼望去,斑斑驳驳,满目疮痍。肢体老迈的古树,腹内空空,只有一圈弱弱的外躯无奈地挺着,艰难地吸收着天地的灵气,气若游丝地活着,让人无端地心疼。枝桠上的叶子稀稀落落,不茂密的绿色投射着,它曾经经历多少苦难,又是靠着怎样的毅力,支撑到现在。
因为它体内空空,所以看不出它的年轮,但是,那满身的苍老足以证明,无数的风雨洗礼过它,树皮干黑,树枝稀薄,初夏的阳光照在它身上,似乎想用这样的暖阳,洗去它的一路沧桑。
我站在古树旁,细细地打量着它,抚摸着它干黑的树皮,倾听枝桠上叶子的呢喃。我仿佛听到了岁月的风云涌起,听到了它曾经触及电闪雷鸣的旋律。历年来,它不断吸吮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行至百岁到今天。
古树独自在风雨中,用衰老的躯体和枝桠上嫩绿的新芽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尽管它老了,然而竭尽全力抽枝的新芽,却栩栩如生,它战胜了自己,再一次把绿色播散。
几间土坯房子紧挨着古树,院门敞开,野生的土蜂嗡嗡地飞来飞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似乎就是描述这里的现象。
青山,溪水,古树,还有那些道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尽管这里没有奇山秀水,没有享誉五湖四海的名胜古迹。但是,这里空气清新、民风淳朴,是一处难得的休闲养心天地。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空谷下,溪流旁,辛弃疾的一首词,恰恰把我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万物皆有灵性。看看青山,摸摸溪水,再倾听,倾听那古树心跳的声音……
我沉醉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