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天津印象(家园·散文)
一
当我还是一个村里玩耍的孩童时,天津,这个城市便在我心头深深扎下了根。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我们村里,居住着几个天津来的知青。他们的故事,被村里人反反复复提起,而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外表冷峻的黄叔叔。黄叔叔个头很高,不苛言笑,能说一口地道的普通话。他娶了二大爷的闺女兔姐,兔姐的年龄与母亲相仿。记忆中,她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我特别爱看她走路,腰身挺得直直的,目不斜视,像个模特。彼时的我天真地想,大概城里姑娘也是这般模样。
兔姐的女儿宁宁,比我大一岁,有时会叫我们去她家玩。于是,在他们家,我们总是会发现一些稀罕玩意儿,听说都是宁宁远在天津的爷爷寄来的。最新奇的,当属那个九英寸的黑白电视,那是村里人见过的第一台电视,它在村里引起了轰动。人们总是找各种理由和借口去宁宁家串门,顺道扫两眼电视。
后来,宁宁的父亲回了天津,隔不久,又接走了宁宁母女,他们居住过的房子从此成了大队的库房,直到有一天雨后轰然坍塌。此后,我再未见过宁宁一家。而天津,那个遥远的城市,像一个神秘而抽象的符号,依旧会被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起。
二
2015年,我第一次踏上去天津的路途。在这之前,我已经去过一些城市,见过无数的高楼大厦,看过太多的车水马龙,渐渐有了审美疲劳。城市在我心里,成了浮华与喧嚣的代名词,已经难以再让我激情澎湃或是眼前一亮。
可是当列车停靠在天津站时,我的双眼不由地开始捕捉着一街一景,一草一木,我想像着村里的那些知青,此时皆已上了年纪,正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可能漫步于街头,也可能隐匿于某扇窗后,而宁宁的相貌,突然在脑中清晰起来。
也正因为这样,天津在我眼里始终是亲切的。它不像北京,有一种骨子里透出的雍容与霸气,更不像上海,端着时尚与傲慢的架子。
三
天津是谦和的,它没有过于高大的建筑,街道也不宽,甚至于有的地方略显狭窄,但并不堵车,因为是单向行驶,公交车虫子般穿行在曲折迂回的巷道中,依旧灵活畅通。天津,也不讲究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房子不必拘泥于坐北朝南,路也未必横平竖直,街道和房子建得比较随性自由,很多时候,你难以说清东西南北,只能大概分个左右。
海河,是天津最为著名的河流,玉带般穿城而过,又支生出众多支流,合起来像个扇子面。所以,早年曾有句俗话叫做“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又因为沿海,天津的气候要湿润许多,植物长得郁郁葱葱,一些老街旧巷的树木长得往往超过楼房,我们租住的屋子,窗前便是几棵大树,我们总是伴着喜鹊明快的叫声起床。有时,一天之内会下好几场雨,不过来得快去得也快。像天津人的性格,干净利落。
四
与北京相比,天津的古建筑少之又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些欧式建筑。1860年被辟为英租界后,政治风云变幻,清朝遗老、北洋军阀、民国领导、洋人商人纷纷到天津租界地购置房产,或躲避战乱,或养精蓄锐,天津,以无比包容的姿态接纳了他们。如今这些旧将名流遗留下的老屋伫立在马路边,像一位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始终缄默着。房子大都是中西合璧的风格,有铁门把守的小院,每栋房子,都有着各自的故事,都是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而意大利风情区,紧紧傍着海河,是曾经中国唯一的意租界。景区内角亭高低错落,满眼的圆拱和廊柱,更有广场、花园点缀其间,彰显着浓浓的地中海风情。这些欧式建筑,夹杂在众多的中式建筑中,是如此地和谐统一,一点都不显得突兀,为传统的天津注入了一股洋气。如果说,北京是家世显赫的大家闺秀,上海是开放时尚的妖娆女郎,那么,天津,更像一位既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又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名媛,于谦逊低调中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五
很喜欢听天津本地人讲话,带着尾音和声调,像说相声似的。天津人很热情,公交车上、大马路上,到处是打招呼、唠家常的声音。天津人很朴实,在街头很少看到过于奢华奇异的服装,姑娘们更是素面朝天,极少浓妆艳抹,在我们那里已经难得一见的老式自行车,在天津的街头,比比皆是。天津不乏引人注目的商场大厦,更有小得匪夷所思的门点铺子,窄得只能一人容身,或只是一个窗口,还有一些门店,需上了繁复的台阶或是推开道道铁门才能进入。一个足够成熟的城市,才不屑于作表面文章,才深谙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天津,有着老城特有的淡定与从容。
到了天津,应该到天津劝业场去看看。它像是一个“城中之城”,里面五花八门,啥都有。商场,戏院、影院、茶社、球社、花园,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古今文化碰撞渗透,天津不追求大而奢,而是小而雅,繁而精。像古玩、字画、碑帖、古籍、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等小物什,于“小”中凸显大手笔、大情怀、大境界。天津的小吃也是花样繁多,遍地都是。大到一条街,小到一个窗口,顿辄飘出食物的香味。狗不理包子,煎饼果子,天津大麻花……令人眼花缭乱。而且,天津的食物一点都不贵,一个酥得掉渣的火烧居然只卖几毛钱,让生于偏远地区的我们很是吃惊。因为挨着渤海湾,天津的海产品新鲜丰沛、好吃不贵。当地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自豪地对我们说:在天津,饿不着。
作为一个有几百年历史和重要地理位置的老城,天津,有一种平实的厚重和低调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