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相
周旭前额有一肿块似鹅头,包着汪汪的紫红血丝。他用头发尽力遮掩着,可还是被壮硕的母亲发现了。
儿子,咋被打了?同学打的,还是老师打的?母亲沉下脸来喝问。
周旭支吾着摇头,匆匆喝下最后一口稀饭,逃也似地上学去了。
母亲十分不安,尾随儿子到学校,向老师、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问了个遍,大家都说不知情。母亲脸色铁青,但没真凭实据,不好发作,像吞了个苍蝇,咬着嘴唇,瞪圆了眼珠子,悻悻地回了家。
当晚,网上有个贴子疯传:实验一小一位周姓学生被老师殴打,致其前额受伤……
跟帖繁多,同情学生,声援家长。
第二天,晚报刊登题为《素质教育的基地——实验一小学生又受伤》的新闻:学生因违纪被老师带到休息室,遭击打,受伤严重……
声讨的贴子如雪片。
第三天,电视台播报题为《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实验小学学生受伤新进展》的新闻:受伤学生一度昏厥,可能造成终身残疾……
贴子满天飞,迫切要求对施暴老师绳之以法。
第四天,教育局紧急磋商,形成《关于实验一小学生挨打事件的决议案》:严查违规违纪者,还学生一个公平,给家长一个说法,致社会一个公道,让教育的天空回归蔚蓝,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讨伐教育的贴子汹涌澎湃,咒骂之词不绝于屏。
第五天,专家发表题为《教育之殇——再议周旭之伤》的评论:教育是培养孩子良知、启迪学生心灵的殿堂,是塑造孩子行为习惯、孕育孩子道德情操的圣地,而不是惩罚和摧残的刑讯室……
民众欢呼——惩戒那个丧尽天良的老师是有良知的人们的共同呼声,刻不容缓,众人拭目以待。
第六天,周旭的父母发声:孩子受到巨大刺激,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干扰。为了保护孩子,也为了保护那些类似被欺辱的孩子,我们保留对老师和学校的追诉权利……
大众齐刷刷点赞,愿伸出援手,为道义的回归而呐喊。
第七天,官网发布: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实验小学,依法依规督查督办,绝不姑息养奸……
大众欢腾,相信拨云见日的时刻很快就要到来。
调查组对涉事班级的师生逐个盘问,对学校领导隔离询问,对外围人员明察暗访……
激情满怀的大众对调查寄予很高期望,调查组的电话被打爆,人们的正义感似滔天波浪,“周旭”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高频出现的词条,人们每天都在淋漓尽致地传播着自己对事件的评估、预测和想象,努力推动着事件的发展、演变和升级,都在义正词严的声讨中宣泄着自己的愤怒、展示着自己的能量、寻觅着自己的位置,也都在急切地静候着佳音。
家长们开始忧心忡忡,他们审视着孩子的身体,从头到脚仔细排查,一遍又一遍,没有发现异样也不放心,还是不耐其烦地询问孩子有没有被老师击打过。孩子摇头否定,可家长们终不放心,干脆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全身电磁扫描。一时间,检查身体的学生排起了长龙,蔚为壮观。
第二周,周旭不愿上学,离家出走。老师、班主任和学校领导惊慌失措,急急忙忙分头寻找。
实验一小忙不迭地致歉,可非但没有平息事态,反而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诅咒。学校为表诚意,赔偿精神抚慰金五万元,并做出内部处理:对当事班级的班主任和老师扣发绩效工资、不得评级调资,教务主任停职反省,校长主动向教育局申请处分。
两个月后,调查结果出炉:实验小学有惩罚学生的情况,如罚站立、罚作业、罚劳动、罚跑步等,这严重违背老师的职业道德,对相关老师通报批评,扣发绩效工资,不得晋级升职。对校长和主任就地免职,党内记过,调偏远地区工作。但并没有证据证明周旭前额肿包是老师击打所致,不过,全体老师应该防微杜渐……
舆论哗然,众口唏嘘调查组偏袒老师,糊弄大众,有失公允。
月余诅咒声平息,众怒如潮水,进疾退也快。
最近,人们的关注点又起:二小老师在办公室被学生家长围殴。网上爆料,此事因老师惩罚学生而遭家长报复所致,老师有错在先,家长过激情有可原……先前短暂平息的愤怒波涛再一次被激发,大家又兴奋了好一阵子,再次过了一把纵论教育评析教师透视教学的瘾,在这姊妹篇的慷慨激昂中,他们觉得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尽了“教育兴亡,匹夫有责”的义务。最后,也确如舆论期待,那个涉事老师向学生及家长赔礼后,被调离教学第一线,泯灭在了人们的视野外。
有位哲人说过,没有关注点的社会是寂寞的,没有兴奋点的人生是无聊的,而寂寞和无聊不是生活。
诚如是。
几年后,在澡堂里曾经的班主任邂逅周旭,两个赤裸的男人尴尬之余打了个皮笑肉不笑的招呼。不知道出于关心还是好奇,班主任注视着周旭的前额问,没留伤疤吧?
没……没有。周旭有点结巴。
噢,没疤就好。班主任放心地点点头。
“唉!怎么没有疤痕,疤痕刻在我心里啊,不然我何以会辍学而在此作个搓背学徒呢?”周旭内心在哭诉。
其实他自己清楚,那天晚上玩游戏太久,浑浑噩噩地去卫生间时滑了一跤,头磕到了水池边。父母硬说是在学校出的事,于是就尽情地演绎出那悲戚又煽情的故事……
谢谢海淼老师的精心的编按,谢谢你精准的评析,辛苦了。
木春遥祝安好。
拜别。
谢谢海淼老师,其实你更辛苦。
木春遥祝工作愉快。
确实如您所言,现在的网络发言有人是忒随意了,甚而是扰乱视听,制造矛盾。
谢谢您的关注。
希望今后得到你更多的指导。
木春拜别。
谢谢你的关注,正如你所说,一些时候舆论常常产生“谬误”,我们有共同感受。
你我是老朋友了,感谢你多次的关爱、指导和支持。正是有你的鼓励,我才蹒跚前进着。
木春遥祝安好。
拜别。
你每次的光顾都给木春很多的鼓励。期待你更多的指导。
遥祝安好。
拜别。
谢谢你的光临指导。
现在罔顾事实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你的关注和木春一致。
你作品丰富,向你学习,期待你今后更多的指导。
遥祝安好。
再见。
你的提携和帮助是木春必须感谢的。
遥祝安好。
再见。
确实如你所言,但愿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我们的想法一致。
期待你今后多多给予指导。
遥祝安好。
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