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神力
是哪个朝代的事儿,忘了,只记得是个荒春上的事儿。
皇上坐堂,弟弟九千岁带头山呼万岁,文武两班大臣井然有序地分站在金銮殿两边,等待皇上处理朝政。
一位文官怀抱奏折出列:“启禀万岁,老臣收一奏折,事关重大,臣不敢擅自做主,请万岁定夺。”
折子转到皇上手中,皇上看后,盯了总兵孙跃跃一眼,脸色大变。
原来折子上反映的情况是孙跃跃以劳军为名敲诈勒索地方的种子粮,同时列举了孙跃跃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的罪状。那时政通人和,皇上希望通过励精图治,让自己的江山长治久安,就很重视农耕,每年春上还亲自扶犁开播。没想到这个位高权重的总兵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向老百姓口中夺食,这如何容忍得了?
九千岁奏道:“皇上,如果任害群之马恣意妄为,天长日久,势必会威胁到您的统治,后果不堪设想。”
皇上龙颜大怒:“来人,把孙跃跃拿下!”
就这样,孙跃跃被送进了大牢。
皇上却不知这是九千岁的阴谋,九千岁常常抱怨自己福薄命苦,凭什么哥哥能当皇上,让人山呼万岁,而他却要低人一头呢?皇帝轮流坐,明日到我家,这个“明日”究竟是何时呢?九千岁私下里开始了小动作。
在朝堂,九千岁对哥哥极尽殷勤,亲自把关帮哥哥选妃,西南叛乱,亲自替哥哥领兵平叛,外族进贡的美食美酒,他亲自品尝后才让哥哥享用……如此一位知冷知热、推心置腹的弟弟,怎不让当皇上的哥哥感激涕零呢?所以,九千岁每次提出要用银子时,皇上总是说:“国库的银子你尽管拿,你签字就等于我签字。”
九千岁要银子干什么?一方面私下里招兵买马,抢占地盘,另一方面收买一些贪心的小人去陷害皇上的重臣,消弱皇上的左膀右臂势力,其目的就是要伺机夺取哥哥的江山。
孙跃跃,是先王在世时的领兵元帅,曾随先王南征北战,为先王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先王封他是神力将军,有他在,肯定是九千岁篡位的绊脚石,于是,九千岁收买了一个文官,让他出面指控孙跃跃,给孙将军安上了很多莫须有的罪状……
不知道九千岁陷害的忠臣良将有多少,皇权开始向他倾斜。
九千岁看准时机,趁调兵换防之际,发动了兵变,叛军势如破竹,很快占据了半壁河山。
皇上急忙派重兵镇压,但叛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而皇上派出去的军队不是归降了叛军就是全军覆没,皇室岌岌可危。
病急乱投医,乱了阵脚的皇上急忙向国师问计。国师自称自己会法术,深得皇上信任,享尽了荣华富贵,现在,皇上有难,他不能不说说大话,来蒙混过关:“我作法,需要猪、羊、牛头各一百个去请天兵天将,皇上放心,天神下凡,力大无比,皇室江山依然固若金汤。”
国师开始设法坛,摆祭品,故弄玄虚,阴阳怪气地唱道:“天府将军显神威,神力助我杀奸贼,地府将军显神灵,高举利剑斩奸雄。皇上,快下令,天兵天将助战来了。”
皇上信以为真,急忙把预备兵全部押上,怎奈,九千岁的势力太强大了,没几个回合,这些“天兵天将”丢盔卸甲,逃回了京城。
国师见皇上出师不利,连夜逃得无影无踪。
九千岁阳奉阴违的做法瞒得了众臣和皇上,却瞒不了老贤王。老贤王是皇上的叔父,比皇上高一辈,如果他要出面揭露九千岁,让皇上尽早采取措施,皇上不敢不听,但他又担心这样以来,两个侄子会反目成仇,他不忍心看到骨肉相残。老贤王痛心疾首,但犹豫不决,现在祸起萧墙,他追悔莫及。
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老贤王大胆提出了启用旧臣的想法,他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让总兵出山平叛,皇上最好还是委屈一下自己。”
皇上不得不放下皇家尊严,在老贤王陪同下,进了大牢,向狱卒要来钥匙,亲自为孙跃跃打开了手镣。
“罪臣重犯,何劳皇上前来探监?”孙跃跃不卑不亢。
皇上一脸愧色,老贤王急忙打圆场:“老将军,皇上养虎为患,已知错了,希望神力将军看在先王面子上,不计前嫌。”
“臣知,一朝君子一朝臣,这朝不用那朝人,臣请早死。”要在平时,孙跃跃面对皇上和皇叔,必须得下跪,此时,孙跃跃昂首挺立。
皇上屈身道:“寡人已知任人唯亲的害处了,如今叛臣来势汹汹,如不镇压,有多少无辜生灵要遭涂炭,有多少无辜百姓会流血丧命,烦请老将军挂帅出征,如能平定叛乱,寡人将在朝廷之上,负荆给将军请罪,为将军洗清不白之冤。”
孙将军不愧是国家重臣,一听说国家有难,顿时来了精神:“动乱只能给老百姓带来伤痛和灾难,叛贼唯恐天下不乱,为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顾百姓水深火热,是可忍孰不可忍,只要皇上信得过罪臣,臣愿肝脑涂地,效命疆场!”
孙跃跃一出来,就调兵遣将,组织御林军征讨叛军。
两军阵前,九千岁拱拱手说:“孙将军,皇上如今已是强弩之末,若你识时务,倒戈到本王部下,等本王坐了江山,让你官复原职,世代永享荣华。”
孙跃跃冷笑:“叛贼,你倒行逆施,残害良臣,何德何能竟敢称王称霸,想让本帅饶你不死,趁早放下武器。”
九千岁老羞成怒:“只怪本王心慈手软,没有把你置之死地,少说废话,看剑。”
兵对兵,将对将,双方混战开始,御林军个个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叛军都是亡命之徒,坚不可摧,喊杀声、呻吟声,武器碰撞声不绝于耳,双方越战越勇,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大有不把对方吞并誓不罢休之势。
阵地在一条小河前,一直绵延数十里,河岸边的沙土已经成了用鲜血和成的稀泥,旷野里横七竖八的全是尸体,阵地一会儿被御林军占领,很快叛军反扑过来,又把阵地抢回手中。
九千岁使剑,孙将军用刀,二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打得难解难分,谁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但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场恶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双方才鸣金收兵。
第二天,双方都无力再战,但局势比作战更糟糕,因为双方都想到了要断对方的后路,都突袭了对方的粮草库,再督办粮草吧,叛军要经过御林军的阵地,御林军也要经过叛军的阵地,运来的粮草都会落到对方的手里,退兵吧,叛军已无退路,御林军也不敢贸然把阵地拱手让给叛军,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此时正值青黄不接,小麦已经抽穗,却没灌浆,叛军只好去刨当地人种下的玉米、花生种子充饥,九千岁给他的下属鼓劲说:“咱还有地下的种子充充饥,你们看御林军那些鸟人据守河岸,只能喝水。坚持就是胜利,咬一咬牙,你们以后就会有享不清的荣华富贵。”
九千岁说得没错,御林军这边真的已经断顿好长时间了,所有的马匹杀完了,凡是能吃的全部都填进了肚子里,最后实在没东西可吃了,将士们饿得天旋地转,眼冒金星,孙将军对天叹道:“天杀我也。”
突然,一个士兵惊喜地叫道:“快看,河水浅了,水中的鱼儿乱跳,快下水捞鱼。”
御林军纷纷下水,捞出来很多鱼儿、泥鳅、黄鳝和老鳖,有了这些东西,将士们填饱了肚子,浑身是劲,孙将军冲锋在前,以猛虎下山的气势扑向敌阵,向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叛贼们举起了正义之剑,叛军兵败如山倒,九千岁被乱箭穿心射死,御林军大获全胜。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老百姓所盼的是国泰民安,对叛乱恨之入骨,都希望这一次御林军好好教训一下丧心病狂的叛贼,他们见御林军断了粮草,有心给将士们送干粮,但叛军的外围却像桶箍似的严密,没办法,百姓们一商量,纷纷拿起镐和锨,绕道小河上游,用石块、干柴、沙土等东西修了挡坝,截流了小河,同时开了引渠,把水引到了别的地方,河里的鱼儿自然就成了御林军的最好食物。
当孙将军知道这些情况后,深深向前来慰军的百姓鞠了一躬。
御林军凯旋,老贤王和皇上亲自出城迎接,皇上动情地说:“孙将军,你不愧是神力将军啊!”
孙将军一脸愧色:“皇上,这次平叛让臣明白了一个道理。”
皇上问:“什么道理?”
孙将军十分严肃地说:“世上真正的神力还是天下百姓啊!”
皇上也动情道:“寡人记下了: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