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有奖金”征文】你虽旋落,但留懿香(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有奖金”征文】你虽旋落,但留懿香(散文)


作者:驼影润沙 童生,53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38发表时间:2018-02-06 15:58:22
摘要:那些曾经的无名英雄,最终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绚烂为沃春的香泥。我情不自禁地言语着:你虽旋落,但留懿香!

2017年秋末的一天,挚友易军的母亲病倒了,久治不愈的病情是心力衰竭,医生说属于老病。
   易军的母亲有个好听而年轻的名字:娟秀。娟秀一生命运坎坷。七十年代初,也就是娟秀二十八岁那年,兰州军区在国务院的指示下着手开发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资源。为了保证技术力量的支撑,异军他爸作为骨干从玉门油田抽了出来,来到群山逶迤、人迹罕至的陇东和陕北高原。那时的陇东陕北,气候寒冷,一派荒凉,没有成形的道路,没有照明的电网,设备人拉肩扛,骡马成队负重,而之于食宿,则是“地窝里面干革命,三顶帐篷一口锅。”
   两年后的一天,由于天降大雨,异军他爸等十几个人在抬着一根油层套管上山时滑倒了。悲剧在不可预知的瞬间发生了,沉重的套管朝他们的身上砸下去,使得十多个人不同程度地受了重伤。异军爸在一个礼拜后抢救无效因工伤亡。突如其来的打击,把娟秀这位十分开朗的人霎那间被击倒了,在病床上躺了半个多月,并由此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后来,为了不使孩子受委屈,娟秀一个人带大了易军他们兄妹三个,并看着他们一个个成家立业,没有再婚。
   听到娟秀病重的消息,好多人都来看望这个苦命女人。
   “娟子啊,你怎么病成这样,几天不见人都快脱形了!”我的岳母来了问候道。
   “坐吧,没有事的。”娟秀幽幽地招呼着,动了动自己的身体。
   我岳母拉住娟秀的手说道:“你可要顶住啊,刚过上好日子,孙子还没有长大咧!”言谈中,老人家泪珠儿像断线的珠子,簌簌地落个不停。
   我的岳父曾经是易军父亲队上的技术员,作为队长的易军爸在世时非常照顾岳父一家,因为岳父家有五个孩子,岳母又是家庭妇女,一个人挣钱养家的负担较重。尤其是易军母亲,更是时不时地将家里平常匀出来的面粉、菜籽油等东西拿出接济他们。
   尤其使岳母感动的是,一旦当脾气暴躁的岳父喝醉酒大吵大闹时,她就会跑到娟秀的家里来搬救兵。只要娟秀一出面,火爆的岳父就会念在昔日老领导的面上偃旗息鼓、不敢吱声。
   一日,最让娟秀挠心的小女儿巅着个大肚子赶回来了,是政策放开后怀上的第二胎。
   一直没有流泪的娟秀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灵儿,妈妈的病这次看来过不去了。你现在怀着孩子,一定不要因为我影响了你肚子里的宝宝啊!妈妈看到你们都成家了,我也就知足了。”
   又过了四天,在第五天凌晨两点的时候娟秀陷入了昏迷,神志开始变得模糊。
   据陪床的岳母说,凌晨三点多,也许是回光返照的原因,娟秀的脸色开始变得红润起来。她睁大眼睛断断续续说道:“我看见你们的……爸爸了,他要让我跟他回去……你们,一定要把孩子拉扯好……”话毕,脸上似乎有一丝淡淡的微笑。尔后,又沉沉地昏睡过去。
   一直到早上六点多钟去世,娟秀再也没有醒过来。她平静地走了,她是带着把儿女养大成人的满足去见分别几十年的爱夫去了。她还带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迷徘徊到已经连续保持五年中国第一大油气田的喜讯去见早她而去的姐妹们了……
   易军母亲殡葬的送别仪式上,我在应邀致辞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石油人的母亲是平凡的,平凡的连自己都知道没有骄傲的资本。已经在天之灵的母亲,她应该是一片熟透的落叶,回归到属于她生命轮回的另一个世界。然而,正是第一次随夫参加这块热土石油会战的一万多名母亲,将自己昔日的韶华通过叶脉的管道输送,留给了我们,也留给了大地。没有这数不清的落叶,就不会有满树的绿意翠氤、春华秋实;没有这季节里飞扬的落叶,就不会有伺机喷薄而出的新生,和新一轮鲜活的生命。
   易军,我的好友,请不要太过悲伤!你的母亲走了,在她弥留的意识里走得安然、走得没有缺憾,这从她临终的微笑中已经凝固了。她那一脸安详的表情,是对生命的知足和满意,也是她作为石油人足以自豪的、微薄的收成。看到这么多曾经以大漠为家、以荒山作伴、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信仰慢慢离去的父母们,我感受出这样的一个道理:不要太多地沉湎于秦砖汉瓦的故事,不要执着地钟情残垣断亘的一往情深,不要感叹多少朝古都逝去的烟花风月,不要沉溺缅怀于曾经创造的辉煌,而应在珍爱当下所有的拥有时,那珍存在记忆深处的,则是鄂尔多斯盆地一代代石油人可歌可泣、壮怀激越的历史!
   我很欣赏一位石油的女儿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历史与明天,朴素与辉煌,壮烈与平常,执着与奉献,都在妈妈的呼唤中,太阳在她们的不语中托起,辉煌在她们的朴实中诞生!”
   ……
   拉回思绪,在这个刚刚来临的春日。
   临窗远目,躺在关中平原的秦岭,正在悄然地披上新装。依山峦起伏的松柏,由墨绿渐变为稍带嫩黄的翠色。越山北来的暖流,摇动着它们曾经刺透过冰雪的如针般锋利的叶子,在阳光的普照下闪着明飒飒的光彩。放眼近处的景致,软风呢哝,燕戏杨柳,旱塬薄黛含情,僵土初显温良。此时,流经关中大地的泾渭沣涝、潏滈浐灞八条历经千古的河流,终于润开了冰封的脸庞,将春风柔情纳入怀中,任万千生机漂浮着、升荡着、追逐着,忘情地撒着欢儿,在它们的清波之上。咫尺之遥的白鹿原、杜陵原和乾梁二山的慢坡上,休整了一季的牛马、骡驴,将激情焕发,在漫山遍野吼出的秦腔声中,用身后铮亮的犁开始梳理着焦急的沟峁、旱塬、河谷。风中斑斓的丝巾,就像一朵朵映山红似的,开满了田野、沟峁……
   那些曾经的无名英雄,最终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绚烂为了沃春的香泥。我情不自禁地言语着:你虽旋落,但留懿香!

共 21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表达哀思的悼念文章。作者哀悼去世的挚友母亲,用深情的文字,记录了这位母亲坎坷的一生。老友母亲名叫娟秀,丈夫是外调的石油工人,他工伤身亡后,娟秀一人拉扯大了三个子女。娟秀两夫妇心肠很好,生前经常帮助“我”的岳父岳母一家,所以她住院时,“我”岳母尽心地陪床。作为一个石油人,娟秀死得安详而满足,为了为祖国献石油的信仰,做出了很大牺牲,可歌可泣。文章用精美语言悼念这位平凡又可爱的母亲,感情真挚,意蕴深刻,耐人寻味,推荐赏读!【编辑:童霓】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童霓        2018-02-06 16:01:57
  文章写人叙事细腻,成功塑造了一个善良坚韧,通情达理的石油人妻子,形象丰满,有血有肉。
Take my breath away.
回复1 楼        文友:驼影润沙        2018-02-06 16:09:32
  感谢老师编按语和鼓励。已至春天,祝老师春祺如意!
2 楼        文友:童霓        2018-02-06 16:04:45
  有的人虽然离开了,但是永远活在人们心里,默哀。
Take my breath away.
回复2 楼        文友:驼影润沙        2018-02-06 16:12:44
  确实如此。小到对家庭、大到对社会有用的人,或者称之为尽过心的人,都值得珍存在记忆的深处。感谢老师认同文中观点!
3 楼        文友:童霓        2018-02-06 16:05:06
  欣赏美文,感谢赐稿荷塘!
Take my breath away.
回复3 楼        文友:驼影润沙        2018-02-06 16:13:25
  老师不客气。会努力,并请今后多指导!祝好了!
4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8-02-07 09:27:34
  第一次听朴树的《白桦林》时,就被这首歌深深吸引,朴树那深沉的嗓音,歌词里的爱国精神与爱情完美结合,感觉到歌曲似乎触及到了自己的灵魂。第一遍阅读驼影润沙老师的这篇文章,有着同样的感觉。易军父亲为建设祖国捐躯,易军的母亲为爱留守,正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一代人的付出,是他们,写出了我们的历史与今天!是他们的执着与奉献,才有了祖国今天的强盛!文章风格朴实无华,基调沧桑却不苍凉,悲壮却不凄凉,完美体现了作者“朴素与辉煌、壮烈与平常”的思想,读者在感动中获得感知!感谢老师美文投稿荷塘。
回复4 楼        文友:驼影润沙        2018-02-07 16:58:24
  感谢老师用心的、精彩的阅评。大西北区域的石油人是艰辛的,行业以外的很多人并不知情。他们的工区,都是远离城市的大漠荒山。从事石油事业,就意味着和现代文明形成了距离,主要人文环境很难对接现代文化的圈子。而今的石油人,收入也不算高,特别是由于持续不断地减员增效(指退休等自然减员后原则上不补充新的人员,除非部分主体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和国家政策强制落实的少量转业军人),他们甚至连请假年休都无法保证。感谢老师的理解,祝老师愉快!因事,迟复勿怪!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2-07 20:59:10
  读完这篇文章在深深感动中潸然落泪!文中的每一个石油人都让人肃然起敬!石油人是平凡而伟大的,石油人的母亲是平凡而伟大的,她们把青春、生命和一生奉献给了石油人和石油事业,无怨无悔。她们离开了,生命在石油人心中长成了丰碑,石油发展的史册上永远闪耀着她们的名字。作者以沉痛的心情写下了篇回忆散文,悼念中有敬仰,悲伤中有自豪,正如作者文末所说:那些曾经的无名英雄,最终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绚烂为了沃春的香泥。正是因为有易军父母这样无数的石油人,才有了今天石油发展的辉煌!石油的春日已来临!相信,石油人的春天也会到来!最后,向石油人致敬!
回复5 楼        文友:驼影润沙        2018-02-07 21:54:41
  感谢红叶老师对石油人的赞美!我想,面对老师的理解和精美昂扬的讴歌之词,我就能够代表他们向您致敬!
   纵观祖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最苦并功勋卓著的是上一辈石油人,他们真的是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追逐着单一而纯洁的梦想——建设一个大油田。那一代人,是按照军队编制参加油田建设的,翻开当年的档案,基本上是某某军区、某某师、某某团等等。所以,石油文化也可以称之为军人文化。在他们的心目中,报效祖国不是唱高调,而是发自肺腑的心声!
   家里来客,迟复勿怪!顺颂春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