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腊月阳台享清欢(家园•散文)
一
暖生情,暇生闲,腊月阳台享清欢。
此刻,享受寒假的我,暂别了生活的急切,变得随意慵懒。
腊月的阳,停在季节尾端,也如我,少了着急忙慌,多了不急不许。当它用内敛的光,推开阳台的窗时,差不多已上午十点,洒在浸润我心思的阳台上。
约十平米长方形阳台,一分为二,一半抬高,一半保持。斜斜的光线,像打开的梨花,明亮而不刺眼,灿烂而不灼热,闪烁层次高低的美意。
阳台墙砖,藕粉色打底,上飘凉爽的白色雪瓣,像三月的樱花,纷纷扬扬,江南的小雨,丝丝缕缕。
书房敞亮,无遮无拦,直抒胸臆。抬高的阳台,成了书房的平台。地面,白色主打,绿色相嵌,咖色拼接的小水晶砖,在腊月的冬日,依然固守着南方绿雨如丝般灵润的光韵。
一半保持的阳台,让晾晒的衣服,汲取阳光的恩泽,白色地砖,大方简洁,清爽通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树枝状铁艺花架,绿萝,爬山虎般静静蔓延;吊兰,溪水般流淌缓缓。墙壁一角,清风修竹,虚心的竹叶,如打开的绿伞,稳重的橡皮树,枚枚叶片,生机勃勃。另一角,藤条躺椅,藤制茶几。腊月的阳台,意境清幽,让我有临园读书的快感。
我迷恋“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的阳台。在时间的碎片中,在打理心情的欢娱中,在清风朗日下,或远望,或小坐,或品书,或发呆……春天般,精简,干净,送给我身心沉浸的清欢。
二
“哧啦”,打开淡绿色纱帘。擦洗一新的玻璃窗,不带星点瑕疵,镜子般,明光光,亮汪汪。阳光,情不自禁涌来,涌来的光,清浅,节制,像一块黄色绸缎,铺满整个阳台,洒下一地明媚。那温润闪烁的光泽,像父亲摊晒的麦粒,又均匀又不炫目。喜欢这样的光线,让我有一种全身陷入的温暖。
窗外微风吹拂,阳台绿植婆娑。君子兰、长寿花、蟹爪莲、紫百合,花架上云蒸霞蔚,花开点点。柔柔的光线,清浅跳脱,安详恬静。腊月的阳台,绿肥红翠,书写江南淡淡意境,心情爽悦,不醉也难,远离世间的尘,独享静婉而温馨的清欢。
拈一根针,穿一截线。清风玩弄垂落的长发,吹动纱帘的流苏。我坐在抬高的阳台,让时间慢下来,缝缀摇荡的纽扣,缝合开裂的裤边。光阴中绣制光阴,生活中酿造生活,停泊在腊月的阳台,研磨琐碎的馨香,沉溺清欢的温度。
推开窗子,风,携来一袭冬的薄凉,不惊不扰,不寒不栗。晾衣架上淡淡的茉莉花香味,也随风轻吻鼻息。我喜欢这样的惬意,一颗心如此静然,在阳台放牧淡淡清欢。
透窗远望,视线拉长。对面人家,厨房阳台,年的味道,已迫不及待,大红灯笼,喜气洋洋,高高悬挂。刚过门的新娘,发髻蓬松,卷曲成波浪,袭一身红衣,依偎在新郎身旁,她喂他一口馒头,他送她一口米汤,缠绵黏糯成化不开的糖,演绎人间的平常,释放世俗的清欢。
蔚蓝的天,飘荡蓬松的棉。裁一朵腊月的流云,剪几米熙暖的冬阳,就这样沦陷于阳台,坐在躺椅上,将圆圈勾勒的指纹,放在嘴唇,观看光线里快乐舞动的尘埃,聆听绿植上时光的絮语,凝思岁月流年生辉的风景。
三
腊月的阳台,轻盈的光线,不冷不热,像母亲缝制的棉麻衣服,妥贴安适,开在我喜欢的季节,成为我身心的驿站,缱绻的港湾。我剥下生活面具,不再古板严肃,故作矜持。梳洗精致,素妆淡颜,棉裙逸地,绣鞋款款。闲散,飘逸,收了心,却有平淡实在的清欢。
无所顾忌的闲暇,正中下怀的腊月,释放压力的阳台,正是治愈进补的机会。
把心灵打开,让光住进来。暖暖的腊月,静谧的阳台,轻吟文字墨香,就这样陶醉在文字的世界,心静,温暖,无欲,无念。阳台屏蔽了尘世喧嚣,一切美好,都在一卷卷飘香的文字里恬淡。
我对果腹的饭食比较挑剔,厌荤,喜素。可对煮字为药,愉悦身心的文字,却贪婪无比。有时与李白厮磨,感受他俊逸清新,雄奇浪漫;有时与苏轼耳语,体味他对苦难的傲视,对痛苦的超越;醉心李清照,享受她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迷恋林徽因,仰视余秋雨……他们烹文煮字,调和出人间美味,如“红参”,像“防风”,若“远志”,滋补,强身,补气,去疾。
我像一只慵懒的猫,靠在躺椅上,温馨的光线,满台的苍翠。一杯清茶,一本书,就像鼓浪屿品茗读书的舒婷,阳台上的书香气息,像春天的小雨,润物无声。
眼里气象万千,心里娉婷婀娜。
三毛让我在她文字里,将《万水千山走遍》。随着她的文字,跟着她开始中南美十二国之旅,看异国景色,赏独特建筑,体风土人情,品人生态度。读她视金钱如粪土的不羁;读她坚强率性洒脱;读她一意孤行的品格。记住她说的“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那都是流浪”。就这样被她感染,被她击中,旅行和读书,让灵魂永远飞翔。
我在腊月的阳台,遇见《我们仨》,质朴的生活,快乐而艰难,简洁的语言,展示仨人爱与痛的日子。人生不易,苦乐自知,互相关爱,相互砥砺。
我读杨绛先生的文字,就像喝下一碗黏糯养胃的小米粥,舒服,熨贴,凄美,温情,就像落在腊月阳台的旧光阴,有沧桑,有力量。
冯唐让我在他的文字里狂欢。他《活着活着就老了》杂文集,让我惊讶,惊叹。七零后冯唐,思想泼辣,用笔大胆。满世界都是他的素材,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可淋漓尽致发挥。“满街游走着工人阶级,衣着灰暗眼大漏光,怎么看怎么不像这个国家的主人……我长大了,仰面躺下,成为一条木船,阳具竖起,内裤就是风帆,西风吹起,我就扬帆而去……”。赤裸裸的语言,放浪形骸的文字,却表达出对北京,绵厚乡土的关切。
读冯唐的作品,就像吃了一盆热腾腾的火锅,植物蛋白,动物蛋白,营养丰富,刺激,过瘾,热络,壮胆。像严寒之后涌动的春潮,兴奋得颤抖。
腊月的阳台,丰盈的阳台,雅俗俱在。文字的火焰,像一百五十二年才会燃烧的红月亮,释放出圆润幽美的清欢。
四
读书累了,就读植物。阳台的植物,身上结满太阳的光泽,又散漫又泛滥,给我送来明亮晴朗的心境。
无论是高大葱茏的翠竹;还是瘦小薄弱的长寿花;无论是气质高雅的君子兰;还是质朴自然的蟹爪莲;本是家养的绿植,我让它们彰显野性魅力。青竹,冲破竹笼束缚,繁盛放肆,君子兰,打破规矩,在根部生儿育女,绿萝,上蹿下跳,抛枝散叶……所有绿植,没有萎靡不振,只有兴高采烈,一律向着阳光生长,以各自努力的方式,长叶的任性,开花的尽力。在腊月的阳台,各自绽放出最好模样。
就想,人多像花,只要向着光明生长,坚持心中梦想,即使起点不高,出生卑微,依然有出彩的机会,活出平生大美。
无语的植物,是人类的老师,在腊月的阳台,送给我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清欢。
五
腊月的阳台,永远是林黛玉的眉眼,清秀美丽,娴静似水。绿植疏影横斜,花儿张开笑靥。
我舒展久坐的双腿,转动僵硬的颈椎。一块湖蓝色瑜伽垫,放置阳台。我着粉红色亲肤瑜伽衣,盘坐于垫,挺背直立,双手搭膝,眼睛微闭,嘴角上扬。迷离的光线,洋洋洒洒,照满阳台,淋在身上,温暖如春。有风潜入,仿佛嗅到江南烟雨,似粉嫩的柔枝,在心头摇曳,凉爽舒适。我愿意这样安静,清冽。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曲,缠绵悱恻的旋律,把阳台营造的浪漫唯美。袅袅音乐,盘旋萦绕,从身边飘过。我弓腰,扬臂,绷腿,舒展,翘指,吐纳,呼吸……若柳絮飘飞,似蝶舞花间……优雅的瑜伽,抛弃杂念,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喜欢着自己的喜欢。腊月的阳台,我的家园,送给我身心愉悦的清欢。
腊月。阳台。光线清澈,绿植盎然。窗外,人间烟火。窗内,书本、躺椅、清风、瑜伽……诗意和远方,自然和健康,平凡和平淡……构织浪漫图画。沉醉腊月的阳台,享受人间有味是清欢意象。人生苦短,让心安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