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年末岁尾话年货(散文)

精品 【山水】年末岁尾话年货(散文)


作者:湖北武戈 进士,10579.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33发表时间:2018-02-08 10:56:46
摘要:办年货,最操心的是一家之主,尤其是女人,她们凡事想得细腻,这也得办那也得买,总感觉不把心中所想都买全,这个年就过得不会舒服。

【山水】年末岁尾话年货(散文) 每到年末岁尾,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人们总是忙着备办年货,而且特别舍得花钱。这时候,人们似乎忘记了老人们告诫的“过年不买腊月货”的经验,拼了命地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往家里买,很多平时不舍得花钱买的东西,或者是可买可不买的东西,这会儿也都买了回来,就为的是让一家老小高兴喜乐一阵子。
   办年货,最操心的是一家之主,尤其是女人,她们凡事都想得细腻,这也得办那也得买,总感觉不把心中所想都买全,这个年就过得不会舒服。
   我也是奔六的人了,五岁以前的事情记不得了。从五岁以后到现在,至少也经历了五十余年办年货的喜与愁,碰上这年末岁尾的时刻,用文字记录下来,日后翻出来读一读,或许会有那么一点意思在里面。
  
   一、小时候,鞭炮是年货的主题
   大人望种田,小孩盼过年。究竟盼的是什么呢?吃好喝好自不必说,“呯叭、呯叭”的鞭炮声,那是对小孩子们最有吸引力的主题曲。农村的人家住得辽野,除了大院子,张家到李家至少有半里路程,过年的鞭炮声互相传递着一种喜气,小孩子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主题则是“我爷我爸我叔买了多少鞭炮和烟花”。大人们在买鞭炮的时候,除了三十晚上团年、初一早上出行和上坟、敬土地神必备的鞭炮外,总会额外地买一些小挂鞭炮,用来打发小孩子们。
   我记得我小时候跟着几个哥哥在山上砍柴,回来的时候,听说我爸给我们买了几个“震天雷”,简直乐疯了。趁着大人不注意,就到年货堆里找,找到了便揣进自己的衣兜里,可是,我又经不住同院伙伴的怂恿,掏出一个来试放,结果,“嗵叭”一声响,被驮柴回来的我爸听到了,我爸不仅搜走了我衣兜里剩下的三个“震天雷”,屁股上还挨了好几巴掌,因为,那时离过年还差着好几天呢!
   后来稍大一些,我们不再把过年玩鞭炮的希望寄托在大人的身上,自己想办法“闹副业”挣钱买鞭炮,那时“闹副业”的主要路数是到山上“溜桐籽”,就是捡生产队收剩落的桐籽,一升桐籽粒能买到五毛至一元钱,有一年腊月,我和四哥将溜捡的桐籽粒剥出来,背到距家十来里的北山沟油坊去卖,回来时,顺便在供销社买些鞭炮和底火炮(猎枪用的底火炮),然后从街上往回走,走着走着,天黑了,好在四周一片白雪茫茫,还能看到回家的路。我们哥俩沿着山路往回走,快要翻过梁埂到家时,看到一只老狼坐山路前方,像一只硕大的狼狗,喉咙里发出低哑的吼声。四哥将我护在身后,掏出他自制的火炮枪,按了一颗底火在枪里,对着前方的狼一扣扳机,“叭”的一声响,狼挪了个地方,依然蹲坐在前方路边。正在这时,大哥扛着一根抬水扛来接我们,首先看到了那只狼,他猛地一声吼,把抬水杠在地下杵得“嗵嗵”响,那狼看到我们来了帮手,便怏怏地让开路,逃到很远的地方低吼着,似乎很不服气的样子。
  
   二、新衣新鞋,小孩心中的最爱
   我们小的时候不像现在,想穿新衣,买都没得地方买,为啥呢?因为,那时候买布是要布票的,街上根本没有成衣可买,只有鞋子不用票就可以买到,但是品种有限,就只有那有限的几种,哪家孩子的父母若是给孩子买到一双底纹好看的胶鞋,那家的孩子便乐疯了,感觉到自己比别家的孩子幸福得无边无岸。
   那时候每到过年便会下一场雪,孩子们便会穿着大人或自己挣钱买的新胶鞋到雪地踩脚印玩,看谁的鞋印漂亮,谁便是孩子王,便可以对其他孩子发号施令。
   我们家那时穷得很,父母没钱给我们买新鞋,只能靠自己“闹副业”,主要是挖药材、卖窑柴、溜桐籽挣钱,然后请示父母,说自己想买一双底纹漂亮的新胶鞋。好在那时的胶鞋便宜,才两块多钱一双。那一年,我跟四哥卖桐籽挣了十几块钱,过年便一人买了一双胶鞋,不等过年便穿在脚上,飞快地跑到雪地里踩脚印玩,自己感觉满意了,便穿到同伴跟前炫耀,心底升腾起来的那股幸福劲儿啊,简直是无以言表。
  
   三、走亲戚,小孩子的最大向往
   我们小的时候,感觉到没有亲戚可走,除了外婆家,好像也没有可走的亲戚。
   我记得小舅因为参加“铁厂暴动”被判刑劳改后,外婆便住在小姨一起。从我们家到外婆家,要翻过城门沟垴,再顺着白岩沟往外走,小姨家的那个地方叫“双庙子”。我们去看望外婆时,小姨特别看不起我们,主要是因为我们家穷得很。不过,我们小的时候,倒也没有什么自尊,无所谓看得起看不起的问题。直到有一年正月,那时我已有十岁了,我去的时候,把我娘给外婆买的糖送到外婆房中,小姨便让几个表哥带我们到地母庙去玩,说是家里那天要来客,怕我们小孩子吵闹。我们在地母庙玩到晌午过了,这才想起来该回家了,因为,从小姨家回到我们家,还有小半天的路程要走。
   我们回到小姨家时,小姨家的客人已经走了,小姨把客人们吃剩的菜重新热了一遍,端出来叫我们吃。小姨用一双筷子,在一碗春芽里挑出一块肉放进我的碗里说:“我外甥家里穷,一年到头见不到一点肉星星,可怜啊。”听了小姨这话,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便生气地搛起那块肉扔到地下,把碗一放就走了,之后,便很少去小姨家。从部队退伍回来后,我也只是去外婆的坟前给外婆烧了一陌纸,放一挂鞭炮便走了。那次,小姨追了很远,问我哪不去她家里喝口水?我冷冷地回应小姨说:“这路边沟里水常流,想喝水是很方便的。”说罢,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自从在小姨家因为“搛肉事件”伤了自尊后,我就再没有去过外婆家,时令月节就喜欢到兰河大哥的岳母家玩,我们把大哥的岳母叫“干妈”,在他们家玩,不存在自尊心受损的问题,因为我们两家都差不多的穷困,不存在谁穷谁富谁看不起谁的问题。那时我就天真的想,要是多几个干妈该多好啊!
  
   四、光阴荏苒,轮到自己办年货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我们长大了,成家了,轮到我们自己办年货了。
   父母和岳父岳母都在世的时候,办年货的首选物件便是给老人置买新衣新鞋,总想着要给他们从里换到外。几位老人也总是一个劲地阻止,让我们不要在他们跟前瞎花钱,并言之凿凿地说:“去年给我们买的衣服还是新的,今年就不用再买了。”而我们也多半没听他们的话,该买的还得买,过年了,要穿出一股新气象才行。再说了,老人穿得好,也是我们后生晚辈的脸面。
   四位老人先后去世后,我们曾一度失去办年货的兴趣,尤其是进城后,街上店铺林立,卖的东西样样齐全,啥时候都能买到,就没有必要去凑那个热闹了。可是,今年儿子从青海大学放假回来跟我说:“爸,今年该买点烟花鞭炮吧,我们都有四年没有真正地过年了。”儿子说得没错,我这几年在防火办工作,每到过年要值班,火情火灾频繁,哪有那个心情过年啊!今年春节期间,正好轮到同事简刚值班,我是辅助性值班,不用坐在办公室守电话了,真的得考虑一下儿子的建议,过几天去办点像样的年货,吃的喝的由老婆负责,我就去买点烟花鞭炮吧,反正过年那三天是允许放鞭炮的。

共 27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着武戈老师的文章,感觉年味越来越浓了,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们随着他走进了多年前年味十足的乡村,那时候生活条件极为匮乏,小孩子自然是盼过年,放鞭炮,添新衣,走亲戚,享美食,唯有过年才能实现平时在内心积蓄已久的愿望。长大后轮到自己办年货时,老人在我们心中成了当年需要照顾的孩子,当我们新年为父母和岳父母添置新衣时,虽然老人们嘴上唠叨不需要花钱,但心里一定美滋滋的,他们稀罕的并不是衣服本身,而是来自儿女的一片孝心啊!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唯有饱含亲情的年味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令人久久怀念的年味!推荐共赏力作,感谢武戈老师赐稿山水!【山水神韵编辑:云木欣欣】【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80213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木欣欣        2018-02-08 11:04:19
  感谢武戈老师赐稿山水,向您问好!
回复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2-08 14:51:51
  感谢云木欣欣老师编辑和鼓励,祝小年愉快,编创丰收。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2-08 14:50:49
  感谢云木欣欣老师的及时编辑和推介,编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写得温馨而又鼓舞人心。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樱雪        2018-02-08 15:55:46
  这篇文章,将画面带回到特定的年代里:跟着大人去集市买爆竹、好吃的、新衣服,以及年节走亲戚,这些场景,任谁看了,都会感动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啊,过去的,终归是过去了,唯有回忆了。欣赏老师美文,期待更多精彩。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2-08 16:02:00
  是的,以往那种亲情浓郁的年味,现在只是心底留的一段美好记忆。感谢樱雪社长一直以来的关注。
4 楼        文友:王友明        2018-02-08 16:19:00
  读着武戈老弟的文章,我已经从字里行间闻到了浓郁的年味了。尤其是对小时候的记忆,更触动了我的心灵,也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那个时候,家里贫穷,父母为了置办年货,还真是费尽心思。即便如此,父亲也会给我们兄弟买来几挂鞭炮,母亲也会自己动手为我们兄弟做新鞋,新衣。拥有了鞭炮和新鞋新衣,只知道高兴,哪里领悟到父母的艰辛呢。如今,轮到我们置办年货了,生活富裕了,要什么就有什么,反而觉得没有小时候的年味了。这篇文章,感情充沛,语言朴实,内容丰富。
回复4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2-08 17:10:15
  感谢友明大哥的关注和高评。很久没写文章了,感觉有点手生了。
5 楼        文友:李桂林        2018-02-08 18:09:52
  品读武戈老师的佳作,回想小时过年的趣事儿,令人回味无穷。虽然那时穷些,但却年味十足!尤其是买鞭炮还要从事”多经””闹副业”,甚至冒着被野狼袭击的风险,这是多么丰富的人生经历啊!可是现在生活富裕了,年味反而寡淡了。时光一去不还,唯有回忆珍藏!
回复5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2-08 18:15:21
  感谢李老师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鼓励。祝小年快乐。
6 楼        文友:高山行        2018-02-13 17:14:32
  迁徙云作品:
  
   【冰心】七律:海口新海港之春节海渡(古韵外三首)
   作者迁徙云? 阅读:390 发表时间2018-02-08 14:53:01
   摘要:平水韵
  
   一:夜听儋州戏曲
  
   儋曲凄凄夜正愁,一声激荡一声幽。
   方驱寂寞随风淡,又送相思入梦稠。
   月亦彷徨陪屋外,星犹伤感匿云头。
   多情更有檐前露,滴滴呜咽竟不休。
  
   二:旅居岛国
  
   漂泊天涯叹旅羁,每逢佳节倍相思。
   家山故水稠稠梦,岛国他乡切切儿。
   又见梅开惊岁晚,未闻雁返恨春迟。
   明日东风欣扑面,恐是霜花染鬓时。
  
   三:春运海口新海港
  
   倚堤远眺隔朦胧,碧海苍茫路不通。
   新港车临尘浊浊,巨轮笛唤客匆匆。
   欣然起棹别春岛,便可扬帆达广东。
   渺渺云天浪花急,乡心一片寄长风。
  
   四:海渡海景
  
   风卷汹涛滚滚来,流云入水洗尘埃。
   银绸抖雾弥蓝宇,白气缠粼拱玉台。
   碧浪飞花轻叠起,沙鸥引路喜相陪。
   前行约隐舟横港,又了羁愁这一回。
   共285字上一页1/1▼下一页
   【编者按】愁来入夜,儋曲凄凄,在若诉若泣的旋律中荡气回肠,心头掠过的一抺孤寂方被声乐驱离,转瞬又被曲艺的情境氛围而感染,一缕相思入梦,"月亦彷徨"、"星犹伤感",檐露滴滴,呜咽不休!《夜听儋州戏曲》一诗在抒情中将物象融入人格化的艺术手法,与人的思想境界产生共鸣,檐露滴下的拟声写法与幽荡的儋曲融为一体,首呼尾应,写作手法老到,感染力强。而恰在这岁杪年关之际,"漂泊天涯"、"旅羁岛国"的游子未免产生几缕思乡之情,虽然已是"梅开岁晚",只是"雁返春迟",待到它日"东风扑面",也只落得"霜花染鬓"。《七律·旅居岛国》一诗之精妙,犹在一个化句的妙用,"每逢佳节倍思亲"原为独在异乡的异乡的异客写重阳思乡之意,作者用到此处,使中国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与"重阳″节产生强烈的对比,使思乡之情更加浓郁,而尾句"霜花染鬓"句又回归到原诗重阳佳节之中,双重佳节的递进将游子的思乡情感进一步升华。实精妙之至,若易一字,则此双重情感则不能彰显矣!而今,大年在即,漂流在异乡的游子们一个个归心似箭,或车或舟,熙熙攘攘的踏上回乡之途,《春运海口新海港》在景象描写上,无疑就是一轴活灵活现的"海港春运图"。且看海渡港口,正是"风卷汹涛"、"碧浪飞花",冬去春来,碧天流云,好一个"银绸抖雾弥蓝宇,白气缠粼拱玉台"的《海渡海景》。在"轻舟横港″、"沙鸥引路"的海渡回乡途中,游子们又将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啊!作者的四首律诗艺术手法老到,律整仗工,四诗均可独立,又能相辅相成,美妙绝伦!好律,推荐共赏。在这传统的小年之际,送上冰心编辑部的真挚祝福,祝作者及漂流他乡的游子们归程愉快,春节吉祥。【编辑: 凌波微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2090027】
  
   第一首最后一句,‘滴滴呜咽竟不休’。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呜咽’一词,咽,在表示咽喉时是平声。但是呜咽里的咽,在这里表示悲切。就是仄声,属于平水韵屑部。第二首第七句‘明日东风欣扑面’。此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错误用作:仄仄平平平仄仄。属于失粘!问题如此之多,居然能获得精品,不可理解!有没有以权谋私,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嫌疑?或者凭借关系拿精品?希望江山做事光明磊落,予以查处!以解江山大众之惑!也希望江山作者予以监督!给予抵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