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四季的故事】李家山,黄土高原的奇葩(散文)
要说黄土高原最原始、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当属李家山窑洞。
去年九月,我来到这个距山西碛口镇向南五公里,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的世外桃源。
走进李家山村给我的第一印象,这是一处具有浓厚黄土高原特色的窑洞村。从山上到山下,从沟壑到山坡,完全被窑洞所盘踞。独特的土地,独特的窑洞布局,独特的四合院,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真不愧为黄土高原的民居奇皅。
跟随当地导游的脚步,走在高高低低的石板路上,尤其是走在没有栏杆的险坡路段,令人心惊胆颤。因为山下便是幽深的谷底。
因我患恐高症,在上下坡时神经总是处在高度紧张之中,在临登一处75度斜角,山道不足半米,外侧便是谷底的坡路时,脚有些发软,不敢向下望,只能慢慢地挪动,终于到了缓步的空间。
据导游说,以往在黄土高原的民居窑洞建筑,只有一层或二层。而这里的窑洞建筑有十一层。这在黄土高原的民居建筑史上绝对是个奇迹,也是乡村窑洞构造风格的奇皅。由此可见当年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足以见证李家山村历史的厚重感。
一路走来,给我的感受,李家山虽然地处贫瘠、干旱,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带,但是宽敞的院子和考究的建筑风格如今依惜可见,这又足以说明窑洞主人当年气派和生活气息。
站在十一层窑洞的房顶,可以鸟瞰李家山村全貌。
此情此景,窑洞风情原汁原味。导游在我们的请求下,高歌一曲陕北民歌:《兰花花》“说四十里那长涧羊羔山/说好婆姨出在那个张家畔/说那张家畔起身刘家峁站/说峁底里下去我把朋友看/兰花花/兰花花……”那正宗的陕北花腔,高亢的男高音,响彻山谷。我开始钦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他们不仅勤苦而且勇敢,不仅善良而且智慧,不仅能歌而且能舞。
眺望远处的山坡,多像一幅陕北高原的风俗画:窑洞层层叠叠,山道弯弯曲曲,绿色的植被覆盖着裸露的黄土地,这里的山水养育了一方人,这里生活着朴实勤劳智慧的山里百姓。
在村子里有个传说,相传李家第十七代后人中,有家养了头牛,竟生产出一头麒麟,这是旷世奇闻,也预示这个小村的吉祥好兆头。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从风水角度看,李家山村肯定是风水宝地。在《李氏宗谱薄》记载,说风水先生都说好,那就好吧!
从窑洞的顶层往上坡走,看到一位老者挑着担子正坐路旁歇着。我看了看桶里的清清水,瞧瞧挑担的老者额头的汗,便与他聊了一会儿。他说,山上人吃水要到谷底挑,年纪轻的往返两个小时,而老者担一次得半天时间。就是这种艰苦的环境,磨练了山里人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知难而进的品格。
从山顶我们下山了,我在想,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段路有每段路的风景,每段路有每段路的担当。一路上会有风和日丽,也有雨雪风霜;会有艰难险阻,也会有一马平川。有人相伴也罢,一人独行也罢,人这一辈子,总有些事情需要你去面对,总有些无奈需要你去承受。无论怎样,都要守住自己的心。人生无常,心安即是归处。
车回到了碛口,我结束了李家山风景区的游览。
